青島東方電影拍攝地點(青島東方影都是東方的)
2023-08-05 03:04:03
青島,和中國電影產業,向來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1907年9月4日,在中國電影誕生的兩年後,青島水兵俱樂部售票放映了一部電影,這在後來被認定是中國最早進行商業電影放映的場所。
如今這裡已成為1907光影俱樂部
百年後,青島黃島區的海面上,填起了一座星光島,2018年,帶著成為東方好萊塢願景的「東方影都」正式建成。如今,這裡拍出了《流浪地球》《刺殺小說家》《獨行月球》,及還未上映的《封神三部曲》《流浪地球2》——細數自2016年以後的國產片,5億投資以上的商業大片,大多都有東方影都的身影。
讓我們走進東方影都,帶著探索本土影視基地、窺探電影工業的出發點,尋找符合產業未來想像的某個註腳。成立四年,這個集合高新、兼具國際標準的影視基地,正努力攀爬,過程中的經驗,讓它有了自己的故事、逐漸長出了本土的模樣。
中國科幻
從園區主入口進入東方影都,穿過綜合樓進入影棚區,這一條主幹道上就分布著15個攝影棚。
右手邊的1號攝影棚,是《刺殺小說家》楊冪訓練動作戲的地方;左手邊的2號攝影棚,搭建了《流浪地球》裡的太空艙;往前開一小段的6號攝影棚,《瘋狂的外星人》裡破舊的商店就在此搭景……
《流浪地球》中的太空艙(置景:海好影視)
像這樣的攝影棚,園區一共有40個,總共佔地面積約376萬平米,約等同於500個足球場。2017年東方影都還未完工時,《流浪地球》在這裡拍了近一年,啟用了8個攝影棚;2018年,《刺殺小說家》啟用16個攝影棚,拍攝近一年;此番《獨行月球》,則啟用了15個攝影棚。我們走訪的那幾日,攝影棚和置景車間的出租率在70%以上。
《獨行月球》裡的月球基地,對影棚的工作人員來說,就是6000平方米的20號棚。美術組為了最大程度接近月面效果,先在表面雕塑出隕石坑的造型,再將足足200噸石頭磨成沙子,撒在表面當作月塵。
在硬體上,東方影都在規劃之初就意圖比肩國際。40個攝影棚裡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一萬平米攝影棚,還有水下製作中心等硬體配套。這給有特殊拍攝需求的劇組提供了場景可能。愛奇藝製片人張妍說,選擇青島影都的項目,對攝影棚的硬體設置及配套往往都有高標準。
最近在東方影都開機,索尼IP授權改編的網絡電影《鯊灘》,就用上了水下攝影棚。也只有這樣大小的攝影棚,才能安放進尺寸驚人的機械鯊。去年在此錄製的綜藝《戰至巔峰》,場景是逼真的電競館,這也需要場館有足夠的縱深才能實現。
導演們泡在攝影棚裡,而在美術做完置景、道具圖紙後,置景和道具常駐的,則是每個攝影棚旁標配的置景車間,那是他們把圖紙變為現實的地方。目前,東方影都共有32個置景車間。
影都的置景車間內景
5號攝影棚內景
《獨行月球》中袋鼠的扮演者郝瀚,想必對這裡分外熟悉。正式開拍前,導演張吃魚花了3個月的時間,帶著郝瀚和一眾武行演員,在這裡拍了近4000條、完成了影片近八成的視效,而這個製作環節,讓影片有了更多調整的空間,奠定了《獨行月球》大部分視效的基礎。
在20號棚搭建的「月球基地」裡,沈騰孤獨地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無實物表演。穿著厚重太空衣的他想回看一下表演效果,不需要艱難地走到導演監視器前,只要在工作人員的IPAD上就能看到。
這項技術,是《流浪地球》拍攝時沿襲下來的。拍攝前,主創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拍攝太空行走的部分,演員都穿著非常沉重的衣服,體能消耗非常大,很難往返於現場和監視器帳篷之間。
於是,負責數字影像管理和分發的三界影業,便藉助東方影都目前擁有的全國影視基地唯一的一朵獨立「雲」——華為雲,還通過園區全覆蓋的wifi信號,研發了一項新技術:只要有園區網絡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在電腦或移動端實時監看現場的畫面。這也讓後來諸多穿著複雜設備的演員們,實現了「監看」自由。
一部部科幻電影和大片之後,一批像三界影業這樣的幕後團隊,開始在青島活躍。
《流浪地球》中,有一段救援團隊在運載車上的戲份。電影中,團隊屢次遭遇危機,運載車常處於顛簸狀態,演員也在車內跟著左右搖晃。這樣的表演,需要藉助「六軸平臺」。過去國產片要使用這個裝置,都要請韓國團隊,《流浪地球》則用了國內電影特效工作室希娜魔夫研發的六軸平臺。
六軸平臺從六個角度,模仿飛機、太空船的運動,經過工程師編程之後控制軌跡,裡面可以實現晃動、加速、運動和震顫。「六軸平臺的編程技術有較高的門檻,看似簡單的失重動作,想要做的真實非常難,國內懂得操作平臺的工程師比較稀缺。」技術人員介紹。
鍾偉的永譽傳媒所擁有的六軸平臺
在《流浪地球》的拍攝過程中,國產科幻電影的工業體系完成了從0到1,積累了科幻電影的拍攝經驗,《獨行月球》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完成國產科幻從1到2的邁進。
在東方影都拍過的戲,似乎總帶著些工業探索和創新,戲與戲之間,似乎也完成了一種流動。
電影工業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東方影都,燈壞了、沒電了,或者需要什麼別的服務,我隨時都能聯繫上負責人員,我記得他們有個口號是顧客不打烊員工不休息,真的是這樣的。」
如果說影棚是劇組選擇東影都的最核心訴求,那麼,硬體之外的服務就是劇組們「二刷」、甚至在青島留下的另一個原因。而這套屬於影視基地的服務系統,則成了中國影視工業化路上的一塊基石。
在勘景現場的影都外聯製片丁澤
製片人王懷宇的項目《她們的名字》去年在東方影都殺青,在她的印象裡,青島對於影視劇組基本是一對一服務,有時會上門追蹤,主動服務。「首先能保證我籤了合同就能有棚,有住宿,出了問題我知道找誰。」
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是地方設立的專門從事影視管理服務的黨口工作部門。除承擔區域影視產業發展規劃、政策、活動職能外,某種程度上,他們像是劇組與政府公共機構之間的橋梁,負責劇組的疫情防控和公共事務協調。
為了更好地履行服務職能,從2018年開始,影視中心從就陸續捋出了劇組所需的20餘項內容,如涉及到佔路拍攝、拍攝所需文件、文件何時申請等政府相關事務,中心都建立了一套標準模式。
「我們會給雙方都提供合同模板,把雙方責任都界定下來,比如免費的場景裡,要防止劇組們在拍攝過程當中造成損害,場景方要對劇組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等等。」趙芳說。
有了政府參與到影都配套服務的鏈條中,過往的散亂的資源也慢慢聚攏。
不變的系統,也要適應環境的變化,眼下,疫情防控便是影視中心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2020年疫情後,中心制定了一個影視劇組復工指南。到了今年,每一個到中心報備的劇組,中心都會和劇組建一個微信群,確保有服務專員為劇組服務。而劇組來青島前需要的疫情防控細節,比如下載什麼APP、各地防疫政策如何互通解決等,都能得到為劇組量身定製的防疫方案。
青島西海岸新區衛健局、靈山衛街道、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及影視產業園召開了春節期間劇組疫情防控專題會,向劇組發放了《疫情防控明白紙》
劇組的人員龐雜,中心建立了信息臺帳,對每人的來處進行登記,行程軌跡、工作會涉及的生活場景也每日更新。「一旦有狀況,臺帳能為流調提供最基礎的保障,我們也會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同時在協調一些公共場景如學校、醫院時,我們也可以將臺帳給到場景方,打消顧慮。」
在一系列防疫舉措下,在今年的東方影都裡,一批苦於找不到拍攝地的劇、綜劇組來了,他們是東方影都的新老朋友。包括《怎麼辦!脫口秀專場》《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等熱門綜藝在內,在這裡開機的劇綜項目就有8個。
派克特的微博
這種影劇綜共同拍攝的熱鬧場面,是東方影都所期待的。
過去,在很多劇組的印象裡,東方影都是「國際大片標配」「造價高昂」。事實上,在2016年運營初期就入職影都的Amanda看來,東方影都從未定位「只做大片工廠」,只是在東方影都初創期間《長城》《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等大片在此拍攝,以及《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國產科幻大片聚集於此,才會給大家這樣的印象。
時間久了,影都與影劇綜廣告各類型劇組建立起了朋友圈。Amanda習慣性地向毒眸說出那句期待,「希望全國各類型的劇組都能來到東方影都拍攝製作。」
車澈則在《獨行月球》路演映後交流現場感慨,「感謝青島可以容留我們」。而作為一個多功能影視基地,東方影都正在被越來越多國內劇組看到。
回到青島
東方影都的員工們有著鄰裡街坊般的熟稔。辦公樓下的711便利店只有一名店員,顧客多的時候,影都的員工們都自助結帳,有時還會自己從冰櫃裡取出冰塊,用咖啡機做一杯好喝的冰美式。
變化正在東方影都內外同時發生。
從休息室的窗外往外看,正是高樓林立的融創公館,在東方影都剛運營時,融創公館入住率很低,樓下也只有幾家商戶星星點點地入駐。
如今,融創公館周邊遊客和劇組工作人員絡繹不絕,每棟樓的底商幾乎都租出去了,不少商鋪與劇組息息相關,連幾家水果店門外也都會醒目地張貼著「劇組送水果服務」的電話。
開在公館內部的酒店,承接劇組業務
為了適應不同劇組的工作時間,影都的員工常常忙得找不到人。他們當中,有許多漂泊在外多年的電影人選擇回到家鄉。
選擇回到青島,也和青島身後的電影底蘊有關。
1907成為首個電影商業放映場所後,電影的商業行為,就在青島延續了下來。在1907年到1914年的德文版《青島新報》上,幾乎每周都有水兵俱樂部電影放映的廣告。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後,建起了多個日資電影院,在這些劇院裡,中國人開始參與電影院的服務工作,出現了首批職業的「電影人」。
1927年,中國第二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孫瑜在青島創作了《青島之波》,是最早出現在青島的電影文學劇本;被譽為「中國電影藝術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的電影《劫後桃花》在青島取景拍攝。
早年在青島拍攝過的電影(拍攝自東方影都影視Peng-BOX遊園)
漫長的歷史走到現在,一批眼下電影產業裡的中堅力量,已從青島走進了大銀幕。唐國強、黃渤、夏雨、郭帆……一眾山東籍電影人,都正活躍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中心。他們正延續著電影和青島的關係。
2016年,東方影都尚未建好時,青島人黃渤就把他首部自導自演的作品《一齣好戲》放在了東方影都,後來還引薦了《瘋狂的外星人》劇組入駐。濟寧人郭帆不僅把《流浪地球》落在了東方影都,也在片中加入了很多山東元素,如頻繁出現的「濟寧派出所」「濟南」。
到了2017年,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第九個電影之都,這給青島帶來了一些資源的傾斜,如各電影之都的學術交流、國際電影節參展等等
《流浪地球》製片人王鴻落戶青島。由於《封神三部曲》在青島工作了近兩年的末那工作室,也在2020年把整個團隊都搬到了青島。
人才的回流,帶來的不僅是人才本身,更是電影和產業逐漸回到青島的大浪。
本土
「您是黃島人嗎,這裡是不是變化挺大的?」結束在東方影都最後一天的探訪,記者打了一輛計程車,問起了前幾天打車都會問的問題。
他指著窗外一片高樓林立的房產、大手一揮:「10年前,這一片全是爛海灘,啥都沒有。」
2014年,西海岸新區成為國務院批覆設立的中國第九個新區,其覆蓋區域為青島市黃島區全部行政區域。從地圖上看,青島猶如山東省一隻伸向海洋邊的靴子,而黃島正好處在靴子的腳趾處。
由於集結了重工業,在2012年,黃島區全區就完成生產總值1365.01億元,總量繼續居青島全市首位,但對青島人來說,黃島始終不是首選。一位曾在半島都市報工作的青島人告訴毒眸,「2014年半島都市報上很多房地產廣告,那時黃島的樓板也就五六千吧,但大家還是不會心動,因為那時對黃島有刻板印象,覺得荒、交通不方便。」
改變源於規劃。
2012年12月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組建新的黃島區,以原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島區的行政區域。2014年6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
據證券日報報導,在規劃招商階段,政府將土地出售給萬達集團,並負責基礎建設與填海項目,萬達則承諾將一個與電影有關的文旅項目落戶青島。後來我們知道,這個項目就是東方影都。
「東方好萊塢」,是萬達最初對東方影都的規劃。
2013年東方影都正式啟動前,王健林留下一句名言:「大多數行業都有天花板,唯獨文化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萬達算過一筆帳:從2017年起,東方影都每年將拍攝150部以上的影視作品,每部作品以4位男女主角計算,就有超過600多位影視明星常住,億萬的粉絲蜂擁而至,將帶來巨大的商機。
對照好萊塢,萬達請來英國松林製片廠,為東方影都做設計顧問。作為「007系列」等大片常年的拍攝基地,英國松林認證標準之嚴苛,目前全球僅有4家影視基地獲其認證。
彼時的萬達,瞄準的是國內高新影視基地的空白。於是,一個自出生起就帶著野心的影視基地,從黃島誕生了。
棚租收費是大多數影視基地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原先,東方影都更多面向國產大片。但2017年,萬達遭遇「股債雙殺」,承載著萬達對「沒有天花板的行業」野心的文旅項目,賣給了融創。如今,青島市資產規模排名第二的國有資本投資平臺海發集團與融創合作,成立東方影都產業控股集團,東方影都迎來全新發展生機。
東方影都和附近的融創茂
易主後的東方影都,不變的,是助力國產影視工業化的大方向,改變的是開放的態度。
正是從這個節點開始,東方影都開始積極地向劇綜和廣告項目敞開懷抱。於是,根據不同的劇組和項目,他們開展了梯度收費。據記者了解,東方影都的攝影棚,按照不同周期、體量及所需要的配套服務,不同項目和類型所對應的棚租價格標準也有所不同。
不過,「東方影都影棚價格有補貼,算下來不算貴,而且配套服務的價格,如劇組盒飯、置景材料等也基本與市場價格持平,劇組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一位劇集製片人介紹。
遊園會的項目之一:體驗擬音師的工作
但做到像橫店、象山等實景城,擁有遊客打卡的底色,東方影都還有一段路要走。
標西方的標準,也在與本土影視人的相處裡,逐漸長出了本土的樣貌。
戲裡,劇組在東方影都裡的故事正如火如荼地拍攝。戲外,東方影都作為影視基地的探索,正向前繼續攀爬。而這背後,不僅是一部部國產片,也是一個匹配國內產業現狀的本土影視基地,也有機會成就屬於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未來。
最後
讓我們再來看看還有哪些作品
是出自東方影都
由李易峰主演的《號手就位》,
70%的戲份都是在
青島東方影都拍攝的!
該劇根據小說《畢業了,當兵去》改編,劇中李易峰領銜的一群大學生火箭軍新兵投身軍營,在身懷絕技老兵的帶領和感召下成長為「王牌號手」。作為東方影都首部軍旅題材大戲,《號手就位》將展現影都的「硬派」風採。
△圖源:電視劇《號手就位》官方微博
該劇製片人張伯輝表示,
「作為首部描寫火箭軍題材的劇,
《號手就位》劇中場景都是在地下洞庫裡
進行操作和作業的。
我們所使用的37號棚和23號棚
分別用來搭建了洞庫地下城和豎井兩個場景,
相應的這兩處場景也佔這部劇70%的體量。」
△圖源:電視劇《號手就位》官方微博
《號手就位》拍攝難度大,機密度高,
也讓東方影都的硬體優勢得以體現,
張伯輝說:「這個戲的難度
比普通電視劇難度大,
首先是所有的景地和設施都是機密的東西,
然後就是把地下『洞庫』搬到地面上,
東方影都的條件非常健全,
它的整體的長寬高以及
它的面積、設施、硬體軟體
都符合我們這樣比較大的體量和製作。」
△圖源:電視劇《號手就位》官方微博
愛奇藝口碑大劇《警察榮譽》,
前幾年的青春片《最好的我們》、
已播出的綜藝
《中國說唱巔峰對決》
和新劇《天才基本法》,
都不約而同選址青島。
「只要來到這個城市,各級政府都給予劇組特別大的支持。從公安到廣電、文旅部門,合作總是開心愉快。山東的影視扶持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對影視行業的敏銳度和扶持程度都很高。」新興影視基地往往有道具庫較少、特約演員和群演基礎薄弱的短板,戴瑩認為,隨著劇組不斷增多,道具庫不斷充實,解決短板都只是時間問題。隨著膠州電影公園、萊西青山湖等頗具特色的影視基地對劇組開放,青島形成了外景優勢與影視政策、協拍服務等多重複合的特性,「愛奇藝的劇集《我要逆風去》《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等也是在青島錄製,未來我們希望把置景量較大的項目帶到青島、建在青島、留在青島,一起合作運營。」
內容來源:青島新聞網、毒眸編輯部、觀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