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故事國外十大經典電影(白富美愛上窮木匠)
2023-08-04 13:06:52
愛電影的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今年拿下一票奧斯卡大獎的電影《愛樂之城》也是美好的不切實際的愛情電影,卻好評如潮;
國產校園電影裡的愛情明明也是場景、演員顏值都在線,為什麼就一片罵聲呢?《左耳》、《萬物生長》、《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明明都是純美的校園愛情故事。怎麼就不受影迷的待見呢?
(PS:「17歲該愛了」這樣的口號,真的和被學業壓力壓迫的中國青少年們沒有半點共鳴!)
電影採用了首位呼應的敘事方式,兩位已經垂暮之年的老人坐在養老院前的長椅上。老先生一遍又一遍講述著灑滿昏黃的筆記本上的記敘的故事。老太太像一個單純的小女孩一樣好奇新鮮的聽著,這樣的場景養老院每天都會上演。
故事隨著筆記本上秀美的字跡展開,艾莉是一個富有人家的漂亮千金小姐。在炎熱的夏天,她隨著家人來到一個鄉下的小鎮避暑,在一個充滿夢幻的遊樂園,她邂逅了英俊的窮小子諾亞。諾亞對她一見鍾情,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兩個人在海邊、在馬路邊、在小舟山,度過了屬於他們的浪漫美好的夏天。
他們終於在夏天結束的那一刻,隨著艾莉的離開結束了這段美好的愛情。諾亞堅持在分別後每一天都寄信給艾莉,而艾莉的父母因為諾亞並不高貴富裕的身世,將信全部偷偷藏了起來。等待了七年的艾莉終於放棄,決定投入全新的婚姻生活。
就在艾莉穿上婚紗,準備步入教堂的前一天。她突然在報紙上看到了諾亞已經建成了曾經許諾給自己的白色房子。是選擇富裕的未婚夫還是曾經深愛、無奈錯過的諾亞?艾莉在愛情中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這也是一個美好的幾乎不真實的愛情童話故事,可是《戀戀筆記本》卻在豆瓣上有8.5的高分評價,在imbd評分也有7.9分。為什麼它就是一部優秀的愛情電影呢?
不同於國產愛情電影打著懷舊、校園、青春的口號,卻一直走著「懷孕」、「墮胎」、「出國」、「前女友」這樣爛俗的套路。
《戀戀筆記本》的立意很簡單,它要用美好的場景、好看的男女主角、浪漫的劇情、理想化的結局、真摯的情感,滿足所有相信愛情的人對愛情的誠摯的幻想。因為一開始的立意就這麼單純,所以觀眾們自然會被影片中童話般美好的愛情打動。
而國產青春愛情總是打著「十年過去了,你身邊的誰誰誰還在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十七歲該死了」,這樣企圖和觀眾們達成共識共鳴的口號,拍一些觀眾們根本沒有體驗的「套路青春故事」。
故事裡的普通的女生往往都是倪妮、陳都靈那樣氣質出眾的美人,她們的青春總是那麼熱烈,墮胎啊、懷孕啊、被人瘋狂的追求啊、男朋友沒有通知就出國啊......
這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但這些國產青春電影卻打著「懷舊」的口號,所以我們才會有一種「被騙了」的感覺。
而《戀戀筆記本》裡所有的劇情幾乎都是不切實際的,一見鍾情的表白竟然支撐了英俊優雅的木匠的一生。
這是童話故事一般美好的感情,導演和演員們從一開始就不追求和觀眾們的共鳴,只是想滿足觀眾們對愛情的幻想,讓觀眾羨慕、感動、痛哭流涕然後對愛情充滿希望。
電影裡瑞秋穿著紅色的泳衣塗著紅唇在海邊活潑的衝向高司令;兩個人坐在小舟裡泛舟湖上,黃昏將湖面染成了橙色;
高司令和瑞秋坐在浴缸裡一起洗澡,瑞秋閉上眼享受著;時隔多年再次相遇的高司令依舊記得瑞秋的夢想是做一名畫家,準備好畫家和顏料讓她畫畫;兩個人躺在馬路上聊天,等汽車來臨,就起身逃離,兩個人邊跑邊牽著手大笑.....
不好意思,這樣美好的不切實際的愛情在生活裡幾乎不可能看到了。
正是因為這些美好不能真實的出現在生命裡,我們才更希望它會真實的發生在電影裡,也算是一種遙遠的慰藉。
可惜,國產青春電影總是在表面上做足了功夫,當紅的男女明星,披著青春懷舊的外衣,內核卻總是套路,既不浪漫,也脫離現實。
那樣既不令人憧憬,也無法讓人真切感受的愛情故事,實在不倫不類。重點是在電影的宣傳期,一眾導演、演員還要拼命吹捧,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影片真實呈現和宣傳期的差距,使觀眾感到巨大的欺騙感。
才使《梔子花開》、《小時代1》、《左耳》、《匆匆那年》、《同桌的你》這些有著光鮮外表,內核空洞的青春電影票房、口碑都撲了街。
畢竟電影和愛情一樣,最重要的是——真誠。
到最後已經老去的艾莉認出了陪伴她一生,在垂暮之年每天都會給她講述他們年輕時的故事的諾亞,周圍布滿皺紋的眼睛裡又散發出年輕時燦爛的光芒。隨後兩位老人在床上相擁著一起走向天堂......
這樣首尾呼應、理想化的結局是獻給所有相信愛情的人的,
也是為了讓所有懷疑自己、懷疑愛請的人重拾對愛情的美好幻想。
祝天下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