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後一名雲南王(民國時期四任雲南王的最終結局)
2023-07-19 07:44:49 2
文/簡南俊
導讀:本文系真實歷史故事,在中國近代史略有記載,作者簡南俊在尊重歷史,立足歷史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以歷史為線索,將世人鮮為人知的四任雲南王歷史,於細微之處,闡述人物往故,融合民國時期的革命史和抗日戰爭史,四任雲南王的命運和中華之興衰鼎盛緊密行相連。
志士仁人奔走八方,將士官兵徵戰沙場。民國風雲,波瀾壯闊,跌宕起伏。雲南作為民國時期的戰場之一,在滇系軍閥首領的領導下,護國雲南和昆明起義上演得異常激烈,成為歷史長河中揮之不去的時代記憶。
天下英雄群集,軍閥混戰林立。民國是一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是人才輩出的年代,時勢造就英雄,亂世鑄就人才。東北軍大帥張作霖,坐擁三十萬東北大軍,沿海一帶盤踞著吳佩孚孫傳芳勢力,滇南有蔡鍔將軍坐鎮指揮,可謂百家徵戰,異常輝煌。
縱觀雲南民國史,先後四任雲南王。蔡鍔,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人,是民國時期雲南第一任雲南王。是中華民國傑出軍事領袖,在《中國近代史》教科書中均有記載。蔡鍔任雲南王時做過兩件大事,響應大元帥孫中山號召,領導雲南推翻清朝政府新軍起義為其一,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為其二,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因為喉癌醫治無效,於1916年病逝,享年34歲,北洋政府感懷護國之功,在長沙嶽麓山為蔡鍔舉行國葬,蔡鍔也是民國時期的國葬第一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繼堯,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人。是民國時期雲南第二任雲南王,是滇系軍閥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唐公繼堯為人氣宇軒昂,倜儻有大志,在日本留學期間,曾有「不速使中國富強,凌駕歐美,俯視列強,枉為二十世紀之中華男兒,生何如死!」的理想政治抱負。他一生馳騁疆場,毀譽參半,在護國運動中與蔡鍔宣布雲南獨立,參與雲南著名的重九起義,昆明起義,捍衛民主政權,在主政雲南期間,做了很多利民興滇的大事,歷史評稱「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奇功」,在後期由於暴烈無道,民間怨氣甚重,高唱「反共」「討赤」的調子,後被屬下龍雲聯合討伐,實行兵諫,威逼下野,同年1935年病逝於雲南昆明,享年44歲,葬於昆明圓通山,唐繼堯逝世後,國民政府感懷護國之功,改公葬為國葬。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是非功過任人評說。龍雲,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人,雲南第三任雲南王,唐繼堯歸天后,龍雲順理成章,坐擁雲南。成為雲南省政府主席,雲南陸軍講武堂校長。龍雲是唐繼堯的老部下,早在護國雲南時,龍雲就一直追隨唐繼堯,在唐繼堯遠赴重慶就任八省靖國軍總司令時,龍雲命令全城戒嚴,鳴禮炮二十一響迎接唐繼堯,當滇軍顧品珍率部奪回雲南政權時,龍雲誓死護衛唐繼堯暫離昆明,後來實行兵諫,取而代之,成為第三任雲南王。1937年龍雲率滇軍在昆明巫家壩舉行誓師大會,集合四萬官兵,開赴臺兒莊參與抗日戰爭。1945年龍雲率領滇軍主力遠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見解決雲南問題的時機已到,於是命令杜隸明將昆明滇軍繳械,發動「驅龍事件」,龍雲歸來,被困於省政府五華山,後下山接受命令,喪失雲南政權。1949年新中國成立,龍雲被毛主席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後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62年龍雲在北京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78歲,周恩來,陳毅前往弔唁,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跨過歷史長河,淡看過往雲煙。盧漢是雲南最後一任雲南王,當龍雲在雲南政權被架空後,曾經龍雲的部下盧漢被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改革開放後,盧漢先後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4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
縱觀四任雲南王的命運,蔡鍔和唐繼堯英年早逝,龍雲和盧漢相對長壽,自新中國成立後都位居要職,不禁讓人驚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