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向幸福出發(無錫積民生微幸福)
2023-07-19 12:21:42 1
江蘇無錫向幸福出發?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本報記者朱國亮,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江蘇無錫向幸福出發?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江蘇無錫向幸福出發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本報記者朱國亮
優化公交地鐵換乘標識,為老小區引入「紅色管家」,將「點菜服務」融入民生工程建設……今年以來,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江蘇無錫全力推進「微幸福」民生工程,以群眾「點菜」、政府「做菜」的方式辦好群眾身邊小事,積民生「微幸福」為城市「大幸福」。
「微改造」製造「微幸福」
中秋假期前,在無錫市觀山路公交站換乘地鐵的市民馮先生發現:該站所屬的快3線、155路兩條公交線路的停靠站牌上,清晰加注了地鐵換乘標識,還用圖示「畫」出如何從該公交站臺步行至最近的地鐵口。「一目了然,不必再找人問路了。」他說,「城市的溫度一下就提起來了!」
優化公交地鐵換乘標識「辨識度」,是無錫市第五批「微幸福」民生工程的一個事項,雖然只是一點微小改造,卻實實在在提升了市民乘坐公共運輸的便捷度,也提升了城市的幸福感。
無錫市公交集團場站建設管理公司負責人周宇明介紹,截至記者採訪時,這項「微改造」已推行到全市230條公交線路、4000餘個站點、12000餘塊站牌,預計9月底前全市所有站牌將完成更新。
2020年底,為逐一化解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無錫市政府開始推行「微幸福」民生工程,多批次「微改造」項目實施,給群眾帶來一個又一個「微幸福」。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無錫市進一步提出,以「微幸福」民生工程為抓手,把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工作的「毛細血管」中,暢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積民生「微幸福」為城市「大幸福」。
「紅色管家」幸福「老舊小區」
紡工大院是無錫市梁溪區20世紀80年代建設的一個老舊小區。由於長期沒有物業管理,小區環境一度髒亂差。
「自打『紅色管家』來了,小區環境大變樣。」73歲的宋琳說,她在這個小區住了35年。
近一年來,這個小區不僅環境乾淨整潔了,還設置了活動室,搭建了涼亭,安裝起智能助老設施……昔日髒亂差的老舊小區現今成為文明社區。
無錫市原有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共計494個,涉及業主25萬多戶。生活環境差,居民不滿意,物業費難收,商業物業不願進駐,無物業管理,環境愈加髒亂差,形成惡性循環,是這些小區共同的難題。
去年以來,在推行「微幸福」民生工程中,無錫市住建局創新實施「老小區·新管家」工程,推動國有物業進駐全市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並與屬地街道社區黨建聯盟開展共建,打響「紅色管家」品牌。
紡工大院是無錫首批「紅色管家」入駐的小區之一。截至今年7月底,無錫市已完成國有物業進駐老舊小區全覆蓋,目前這些小區環境衛生、安全秩序、硬體設施普遍得到改善。
無錫市住建局物業管理處處長施冬雷說,國有物業入駐,為昔日「無人管」的老舊小區注入紅色力量,讓黨旗飄揚在服務老舊小區第一線,也給群眾帶去滿滿幸福感。
「點菜服務」換取「批量幸福」
67歲的金燕琴是無錫市惠山區新瀆社區居民。今年4月,看到小區樓道內扶手油漆脫落、鐵鏽斑斑,便反映給了「12345」微幸福專線。
不久,這一事項就被列入無錫第四批「微幸福」民生工程重點督辦事項清單。社區接單後,派人搜集了這一小區樓道存在的各方面問題,最終社區黨總支決定,對小區83個樓道出新。
一個半月後,樓道變得潔白明亮,扶手、防盜門等煥然一新,讓金燕琴十分滿意。她說:「嶄新的樓道,看著就有幸福感。」
在推進「微幸福」民生工程中,無錫市採取了群眾「點菜」、政府「做菜」的方式,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等多個渠道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問題,建立項目庫,然後按批次按層級推進實施。
截至今年9月15日,無錫通過「微幸福」民生工程專項徵集渠道徵集民生事項853件,截至記者採訪時,已辦結781件,已辦結事項獲得100%滿意率。
為確保政府「做菜」不走樣、有實效,無錫市還創建了「微幸福」民生工程事項辦理可視化追蹤系統,如同網購可以查詢物流運輸每個步驟一樣,訴求人只需填寫相應的工單號碼,即可在網上查詢事項辦理進度和辦結期限。
「城市『大幸福』源自民生『微幸福』的不斷累積。」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何雨說,「點菜」服務模式和「做菜」閉環管理,促進了無錫「微幸福」民生工程常態化,讓「微幸福」在這座城市持續流淌、傳遞、匯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