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GPUOpen三大革新:開發者歡呼!
2023-07-18 01:10:07 3
AMD新成立的Radeon技術事業部(RTG) 12月3日在加州Sonoma舉行了一次圖形技術峰會,快科技有幸全程參與。此前我們披露了峰會的第一部分內容,涉及圖形技術方面的兩大新技術HDR 2.0、FreeSync over HDMI。
今天是第二部分:GPUOpen。
這是AMD發起的一個全新倡議,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GPUOpen是要以開放的態度,去推動GPU相關開發。
為此,AMD提出了三項技術革新:
1、開源的應用和遊戲開發
AMD認為,目前GPU開發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遊戲主機、PC電腦幾乎完全隔絕。主機開發者可以輕鬆直接訪問底層硬體,效率和性能都可以做到極高,PC上則局限太多,只能藉助DirectX、OpenGL這樣的傳統API來開發。
事實上,AMD此前提出的新型API Mantle就第一個提出了底層訪問PC GPU硬體,隨後的微軟DX12、蘋果Metal、Khronos Vulkan都不約而同地利用了這一理念,說明這條路是大家都認可的。
雖然Mantle的相關工作已經暫停,但它很好地完成了歷史使命,其精神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光大,從這一點上看它是極為成功的。
AMD GPUOpen在遊戲方面主要有三個層次:
- 直接訪問:前所未有的GPU控制權,深入硬體底層
- 開源軟體:大量的視覺效果、開發工具、驅動程序、庫、SDK開發包等等
- 行業標準:遵循業界開放標準規範,邀請廠商、開發者參與
尤其是在開源資源方面,AMD將於明年一月初在GitHub上放出第一批,包括視覺特效、開發編譯工具、庫和SDK等等,開發者可隨意使用。
那麼,如此深度的開放,會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AMD對此引用了關於蝙蝠俠的一句經典「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簡單地說,開發者手裡的資源更豐富了,可以做得更多了,但怎麼去做還是取決於開發者。
AMD全球資深副總裁兼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也對快科技特別指出,AMD會與業界、社區通力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應用和遊戲體驗。
2、異構並行計算
AMD倡議的HSA(異構系統架構)已得到行業眾多重量級廠商和開發者的支持,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通過使用更高級語言,讓開發者更容易開發地並行應用程式。
AMD日前還提出了「Boltzmann倡議」,套件內建針對C++開發的異構計算編譯器(HCC),擴展了程式設計師可用HSA的領域,可在異構系統中輕鬆有效地應用獨立GPU的硬體資源。
異構計算可移植界面(HIP)則允許開發者將CUDA代碼轉換為可移植的C++代碼。
AMD的測試表明,在許多情況下,通過HIP可自動將多達90%的CUDA代碼轉換成C++,剩餘的10%則可以使用流行的C++語言進行手動轉換。
AMD已經構建了端到端的開源計算軟體堆棧,為開發者提供全套服務,將在2016年1月開放Boltzmann的初期訪問。
有趣的是,關於對CUDA代碼的轉換支持,很多人在想NVIDIA會怎麼看?在專訪中AMD告訴我們,NVIDIA已經知道了他們的這一工作,並且在SC15超算大會上展示的時候,NVIDIA人員還饒有興趣地參觀了一番,並索要了相關資料,但暫時未發表任何公開聲明。
3、Linux開源
AMD一直承諾支持Linux平臺開發,為此開發了以HPC為中心的全新開源驅動、系統運行時(Runtime) 「AMDGPU」。
這種新的無頭Headless 64位驅動,帶來了眾多關鍵功能,可滿足高性能計算需求,包括:低延遲計算調度和PCI-E數據傳輸、支持對等GPU、從和GPU顯存互連的InfiniBand中遠程直接訪問內存(RDMA)、支持單一大內存分配。
AMDGPU能充分發揮當前AMD顯卡的諸多功能特性,統一支持開源、閉源用戶模式驅動,當然是完全開源的。
AMD還表示,目前高性能計算專注在Linux平臺,是其獨享的,Windows暫不考慮。
那麼說了這麼多,AMD在國內又會有什麼新的開發舉動呢?Raja對快科技表示:「我們非常希望在中國與合作夥伴們就GPUOpen開展相關合作。中國市場有極大的機會,我們從很多中國超級計算的數據中心收到了很多的需求。他們希望能夠利用GPU來做關鍵計算。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有非常多的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部署在中國市場,而這些應用都會用到高性能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