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三思而後行作文素材

2023-07-07 17:30:53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

  1.有一回豐子愷先生要畫一個人牽兩隻羊,畫了兩根繩子。有一位先生教他:「繩子只要畫一根,牽了一隻羊,後面的都跟來。」後來豐子愷先生留心觀察,看見果然如此:前頭牽了一隻羊,後面數十隻羊都會跟去。就算走向屠場,也沒有一隻羊肯離群而另覓生路,鴨子也是如此。實際上我們每天也都急匆匆地跟在一件事的後面,奔赴別人成功過的目標,盲目重複別人走過的路

  2.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是很有道理的,喪失了懷疑和判斷能力,只能盲從別人的意見。最可笑的例子就是對菠菜能不能補血的爭論。以前關於營養學的參考書上說吃菠菜能補血,但後來看到其他的書出來闢謠,吃菠菜不補血,這是一個誤區,最近好像又有人站出來重新提出「補血論」。要是萬事局限於書本,你相信哪一個?所以說,我們在讀書之前一定要有個信念,這書裡面說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還有其他結論,這一點一定要有思想準備。

  3.一天,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課堂上拿出一個蘋果對學生說:「請大家聞聞空氣中的味道」。一位學生很快便舉手回答說「是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位學生身旁走過,並要求大家仔細地聞一聞,空氣中是否有蘋果的的香味?這時已經有半數的學生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回到講臺上,又重複剛才的問題。這一次,除了一名學生外,其餘的學生都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問那位沒有舉手的學生說:「難道你真的什麼氣味也沒有聞到嗎?」那位學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麼氣味也沒有聞到!」這時,蘇格拉底對大家宣布:「他是對的,因為這是一隻假蘋果。」這學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現在的學生也一樣,人云亦云的還真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教育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大力提倡「不盲從」教育,培養學生的個性及創造能力。

  4. 「三思而後行」的古訓出於《論語》,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教我們要養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

  「三思而後行」並不是膽小怕事、瞻前顧後,而是成熟、負責的表現。過去,我也是屬於做事比較衝動的那種類型的人,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憑第一感覺,憑一時的衝動,結果有很多時候考慮問題不是很周全。比如有的事,是自己找當事人去說,還是讓領導出面去說,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特別是重大問題時,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拿不準的時候多聽聽旁人的意見,也很有好處。

  「三思而後行」對問題的完美解決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這個快速多變的社會中,稍一猶豫,時機會在瞬間錯失。有的時候考慮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鮑威爾曾經講過的:在作決策的時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時候做出你的決策。信息過少,風險太大,不好決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對手已經行動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後行」與快速地把握時機並不矛盾,做事情要學會把握時機,同時在決策的時候還要多去思考。這樣的人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彼岸,立於不敗之地。

  5.當今社會經濟繁榮、生活安定,但人的信仰缺失,道德淪喪也一樣令人感嘆不已.「搶鹽」事件的發生,令我們深思,好多人科學素養太低,常識不彰,「隨大流」心理,盲目從眾,生存安全感缺乏,信任危機……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到底怎麼做呢?」

  反思自己、反思教育、反思社會、反思世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太盲從,教育是否太功利,社會是否世俗,世界是否太自我.現在是人類靜下心來思考的時候了,「三思而後行」.

  「思」和「行」本身就是一個辯證的論題,能很好考查學生的思維的思辨性.面對當今紛亂世界更需要我們學生有關注社會熱點、世界焦點的能力.所以從這兩個方面考慮設置考題,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

  6.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就行了.」

  也就是說,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凡事三思,一般總是利多弊少,但做事過于謹慎,顧慮太多,也容易發生各種弊病.從某個角度來看,孔子的話也不無道理.

  一般都說做人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而且都認為是孔老夫子教導我們的.但這句話原來是孔子在評論季文子這個人,說他做事過分小心,思慮太多,往往都認為自己考慮不好.孔子說:「再思考一次就可以了.」可是現在有人居然理解成,孔子說:「要再思考一次才可以.」意思是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還不夠,要再思一次才可以.而且這種解釋還能出書,可謂誤導大了.

  這也說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同樣一句話,可以被理解成完全不一樣,更厲害的是能盛行於世而不被修正.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