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打造的城市群(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2023-07-07 23:01:39 2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新京報智庫首席研究員 柯銳
近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強調,更加突出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提升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水平;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唱好京津「雙城記」,推動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京津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時間表」
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不只影響北方地區局部,更是全面牽動大局。
近年,京津冀城市群加快推進步伐,目前「時間表」已經明確。
在此次全會召開前不久,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階段性規劃剛剛出爐。
10月28日晚,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分別就2020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制定總體目標:到2020年,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局面;到2035年,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構架基本形成;到本世紀中葉,推動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這意味著,京津冀城市群未來15年的目標是作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構架基本形成。
京津冀城市群,既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河北省的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唐山、滄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等11個地級市和定州、辛集2個省直管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陽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也進行了布局。該規劃明確了這樣的發展目標: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著力建設綠色、智慧、宜居的城市群;強化在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中的轉型與創新示範作用,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引領地位。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批覆提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全方位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繫。
可以看出,中國「高規格」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決心非常明確。
世界級城市群有哪些門檻
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而世界級城市群則是城市群的最高級形態,是以世界級城市為核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一個城市區域。
世界級城市群對全球資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正在不斷加強。據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全球600強城市將貢獻全球GDP的60%。
2012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布的《2010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稱,中國正在形成23個城市群,其中,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躋身於6大世界級城市群。
這6大世界級城市群,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外,另5個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國倫敦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該報告還提出,經過10年-20年建設,中國要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分別建成國家綜合競爭力最強、亞太地區最具競爭活力、國家創新能力最強的世界級城市群。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可看出,對於京津冀城市群,「創新」是個關鍵詞,也是其特徵。
城市群,並非有一堆城市就可以使用這個稱號,它有較高的門檻。比如,城市群內都市圈或大城市數量不少於3個,至少有1個特大或超大城市為核心、人口規模不低於2000萬人、城市化水平大於50%等。
世界級城市群,則有更高標準。它是世界級的發展高地、創新高地,是充滿活力和能量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關鍵的是,世界級城市群必有強有力的世界級核心城市,並且有強大的基礎設施網絡做支撐。
上述幾個公認的的成熟世界級城市群,就是由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世界級核心城市當「群主」。
目前,中國能夠稱得上世界級的核心城市並不多。
不久前,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在綜合排名中,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繼續領銜前四。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首次進入全球第五名。香港排名第6,上海排名第12。中國城市進入該榜單前20位的,僅有這3個城市了。
北京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在全球城市中地位的上升,對京津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提升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地位,無疑有直接帶動作用。
北京的核心優勢在「科技創新」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以及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等,在當前我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擔當重任。
在前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的經濟體量並不佔優,與「珠三角」相差不大,但與「長三角」比,仍有較大差距,經濟增速處於劣勢。
若與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級城市群比,則發展差距更明顯。
當然,京津冀也有自己的比較優勢,最突出的,當數其核心城市北京具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
11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北京將「以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新引擎」。
這個新提法的含金量很高。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有國內其他城市不具備的顯著優勢,在全球城市中也不遜色。
密集的高校群和科研院所,大量的全球500強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使得北京具有強大的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能力。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加快高精尖產業發展,謀劃培育智能製造、醫療健康、產業網際網路、智能網聯汽車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帶動整體產業基礎提升和產業結構實現優化。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對於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十分重要。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推進建設以首都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可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創建當做關鍵抓手。
當前,城市群的發展競爭焦點,已經由全球市場和價值鏈的份額競爭轉向層級競爭和質量競爭。這意味著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凸顯。
從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各大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態勢來看,它們不僅有金融中心、工業中心,還擁有強大的產學研等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
同時,當前全球分工體系正在調整。
在數十年以來形成的全球分工體系裡,歐美提供技術和創新,俄羅斯、中亞、中東提供能源,而中國提供強大的製造業。
如今,隨著產業轉型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方向調整,中國正在開始往技術提供者的角色方向轉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北京率先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意義深遠。
它意味著,未來京津冀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不但將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在功能上實現分工、互補,引領區域發展,還將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等國家政經戰略中,擔當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同時,未來也將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載體。
換句話說,把以首都北京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好,將有事關全局的價值,受益者遠遠不止京津冀地區。
編輯:梁秀峰 實習生:餘丹 校對:盧茜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