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保護區 龍川風景名勝區
2023-07-07 14:11:58 4
安徽地處屬華東地區,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產業的重要基地,除此之外,旅遊產業在我國也是名列前茅的一個省份。其中,我們耳熟能詳的黃山、天柱山、西遞……等文化遺產旅遊景區,至今吸引了不少的中外遊客遊覽觀光。接下來由城市文化來為大家詳細解說安徽十大名勝景點,一起來看看吧!
龍川是坑口村古稱,村前有龍鬚山,村中有一條小溪(稱川)穿村而過,古稱龍川。後人認為小溪(又稱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龍可以暢溪,故改為坑口。這個傳說至今仍在百姓中流傳。
距績溪縣城約10公裡,是一個古老的徽州村落。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現,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龍川,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龍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鬚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匯集,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獨具特色。東晉散騎常侍胡焱鎮守歙州,愛其風水勝跡,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於此。
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曾有10多人中進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戶部尚書的胡富,60年後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胡宗憲。村內現有「龍川胡氏宗祠」(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徽商胡炳衡宅」和「胡宗憲故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村東的龍鬚山,因盛產造紙原料龍鬚草而得名。山中多奇松怪石,珍禽異獸,山嶺陡峭,古道崎嶇,飛瀑流泉。上有龍臺懸巖、石門洞天、仙人石屋、雲崖石梯,西峰山腰有龍峰禪院、古樵庵,西麓有山間庵、宗憲墓、胡富墓等遺址,是文化旅遊、生態旅遊和宗教旅遊的絕好去處。
坑口村靜謐地躺在四面環山的一個小盆地裡。清澈甘美的登源古溪沿村東由北蜿蜒而南。據《龍川胡氏宗譜》記載:始祖胡炎,原居山東青州濮陽(今屬河南),東晉大興四年(公元318年),刺封散騎常侍兼中領軍隨元帝南下,鎮守歙州(今歙縣)。後於鹹康元年(公元335年)元月,與績溪華陽女王氏結為連理,並於兩年後遷居此地。坑口村「東聳龍峰,西峙雞冠,南則天馬奔騰而上,北則長溪(登源河)蜿蜒而來,羨其山水清麗,便卜龍川之口荊林裡聚族而居」。
經1600多年,傳至當今的「錦」字輩,計歷48世。說坑口村的古建築,得先說宗祠。龍川胡氏宗祠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有關專家讚譽是中國古祠一絕。遊人到此都要欣賞一番。
龍川胡氏宗祠始建於宋,明嘉靖年間大修。坐北朝南,前後三進,由影壁、露臺、門樓、庭院、廊廡、享堂、廂房、寢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組成。宗祠採用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的建築手法。令人有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之感。
它的木刻花雕獨樹一幟。越過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進(即正廳),乃是族長舉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徑166釐米的銀杏樹圓柱、柱基採用棗木刻成蓮花瓣託、架著大小54根冬瓜梁,結構為抬梁和穿鬥式相結合,顯得威武壯觀。正廳的每根屋梁,兩端皆橢圓形梁託,梁託上雕刻著彩雲、飄帶,中間分別鏤成龍、鳳、虎,檁上鑲嵌片片花雕,連梁鉤均刻有蟠龍、孔雀、水仙花、萬年青,仰首凝望,玲瓏別致。正廳兩側和上首的花雕更是別具一格。兩側各10扇落地窗門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為主體圖案,花形千姿百態,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綻;有的亭亭玉立,隨風招展,有的平鋪水面,舒展如畫,無一雷同。更令人可愛的是花中有物,物中有景。荷花在池水中蕩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鳥翔藍天,魚潛水底,鴨戲碧波,還有蛙躍荷塘,鴛鴦交頸,把整個荷群畫面描繪得生動逼真,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