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一粒小塵埃(城市裡的一粒塵埃)
2023-07-20 18:02:08 2
「一杯茶、一張報紙,旱澇保收、隱形收入」這是體制外廣大群眾對體制工作人員形成的固定認知。面對大眾固化的認知,很多體制內基層工作人員都顯得無奈、委屈。進入體制十多年,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一是「口袋緊」。過去這些年,房地產經濟快速發展,許多房產企業收入飛速上漲,房企、中介、建築、裝修等等行業工資高,沒被割韭菜的炒房者賺的是盆滿缽滿。許多人陷入了大量透支未來經濟的瘋狂,各種貸款、刷信用卡等行為造成了以貸養貸,似乎不這樣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名下沒有幾套房產就對不起「流行的趨勢」。作為一名縣城體制內的基層人員,十幾年的工齡,實發月薪頂峰時期才達到了3500元,而且是在「土地財政」達到頂峰時期才產生的收益。剛進入體制內時期,工資才不過1200元,十幾年的工齡漲到現如今3000元也才剛剛幾個月。又要面臨財政吃緊,降薪的形勢。有人說,體制內有這樣那樣的獎金。我只想說你進來看看現在到底有沒有這些所謂的獎金?面對房地產過熱時期,一個縣級房價均價竟然達到了8000元以上的情況,習慣了求穩的體制內基層人員,就像「溫水煮青蛙」,實在沒有勇氣透支未來,只能望著房價嘆氣,懷疑自己的幸福究竟在哪裡......。
二是「籠中鳥」。如果你還年輕、擁有高學歷,那麼你還有勇氣打破壁壘,到一線大城市打拼,追求高工資,適應市場需求。但是在這個受疫情常態化的時期,在本地看著街道上到處關閉的門店,到處張貼著「房東直租,無轉讓費」的信息,讓多少人感到「觸目驚心」。聽身邊做實體店的朋友經常說的話:「不幹不賠、幹下去直賠」,最想幹的事就是還清負債,然後打工賺錢,堅決不再創業了,羨慕我們這些能夠有穩定收入的人。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幸福的人兒,在這個高房價、高物價、高消費的環境裡,自己竟然成了過去那些高收入人們羨慕的對象。可是,誰的生活又不是一地雞毛?妻子在企業工作,受大環境和疫情的影響,又面臨著隨時可能裁員的窘境。在現如今「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形勢,35歲就已經失去了競爭力,整個家庭面臨著「中年危機」,成為了「籠中之鳥」。
三是「身心疲」。「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疫情防控值班、創文文明崗值班、單位24小時值班、各種數據報表、各種會議、各種文字材料,工作部門性質決定了除了幹好業務工作以外,還有一個重頭戲——服務地方領導。領導有事一般都是急事,熬夜加班是常態,工作上幾乎是隨叫隨到,工作責任的壓力,家庭孩子的壓力,大到壓得人喘不過氣來。36歲的身體,像是50多歲,高血壓、心率過快、腎結石一身毛病......。
生活還是要繼續,看看這個世界,發現自己不過是城市裡的一粒塵埃。走在路上看看因為疫情而靜默的城市,回到家中看著自己上網課的孩子,人原來如此的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