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感悟
2023-07-20 06:45:46 1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捨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 ,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 。「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關鍵詞: 道德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