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中國電視片觀後感
2023-08-09 23:25:41 1
《築夢中國》第二集觀後感
《築夢中國》第二集《中流擊水》主要是講述了中國抗戰勝利的奧秘。象徵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五四運動,促進著眾多先進知識分子尋求救國的真理,但都未能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面貌。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鬥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地承擔起了救國救民的使命,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在內憂外患的困境中,中國共產黨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鎮壓發起絕地反擊,在抗日戰爭中也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看到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的內心澎湃不止,想起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兒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兒歌內容是歷史的真實表述。新中國的成立,使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邁上了新的徵程。
築夢中國觀後感800字
在認真觀看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時,我對紀錄片為什麼用「築夢中國」作為題目,而不是「中國夢」?
我是一個散文作者,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從而對「築夢」兩個字進行了探討。「築」,古字為「築」,既代表搗土的杵,又是建造、修建的意思,築應該解釋為「構築」;「夢」是指睡眠時身體內外各種刺激或殘留在大腦裡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動,是一種虛幻的夢想。英語「Dreamweavers」
的意思為追求夢想,電視片中「築夢」就是「構築夢想」,「築」與「夢」從動作和目標兩個方面表達了這部紀錄片的內涵與精神。
「築」是一個動詞,體現著奮鬥的過程,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為,需要眾人的齊心合力。「構築夢想」展現著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的引領下,同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實現中國夢的動人場景。紀錄片《築夢中國》以歷史線索展開,真實反映華夏兒女不甘落後,不受欺辱,奮起復興的史實,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一天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我們正處在追逐夢想的築夢年代,我們的先人在數千年的風雲歲月中,留下深深的逐夢足印,積累了太多太多激勵奮發的痕跡,在追尋、失敗,開始再失敗,始終保持著不氣餒不畏難的決心。電視片《築夢中國》也讓我回到起自己的少年逸夢、青年織夢、中年撼夢、老年逐夢。
少年時常做斑斕瑰麗的夢幻故事,青年在四時交替中追尋夢想,中年時在失敗和努力的搖動中,堅實自己的理想,老年時更堅定自己的信念,追逐理想,實現理想,圓自己的夢,六十六年,我的夢想就是我中藥世家的使命——傳承中藥文化,弘揚中藥傳統,這同樣是中國夢的一部分。雖然已是奔七老人,然而我將繼續在「傳承中華魂,共築中國夢」中奉獻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