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最出名的狙擊手的電影(最狙擊的狙擊手電影)
2023-08-10 09:15:05 3
這次春節檔影片中,有兩部關於抗美援朝的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和《狙擊手》。對於兩部影片的票房、口碑、排片等等,網上討論不少。但作為軍刊編輯,筆者關心的還是軍事元素。《狙擊手》中的一些情節橋段,被很多人吐槽說不符合軍事常識。好壞一般都是比出來的,因此這樣的評價,一般也是拿該片與過去某些比較經典的狙擊手影片相比。 說起這類影片,很多讀者肯定會想到《兵臨城下》《生死狙擊》等影片。但筆者想到的第一部,是《Sniper》。
片名直譯過來應該就是《狙擊手》,但國內一般都譯為《雙狙人》。筆者估計原因是「雙」個。 第一,本片是雙男主設置,湯姆·伯蘭吉爾扮演的老狙擊手,託馬斯·貝克特中士,比利·贊恩扮演的新手,理察·米勒。順便說一下,湯姆·伯蘭吉爾在經典越戰片《野戰排》中扮演男三號,獲得1987年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
▲ 貝克特和米勒遠距離觀察跟蹤他們的毒販狙擊手 第二,片中狙擊小組為雙人,這也是現代狙擊小組的典型配置。
▲ 老兵貝克特,新手米勒
該片對狙擊戰術的介紹,到現在看來也很細緻、專業。比如在一次行軍休息中,貝克特用小工具磨右手食指,然後對疑惑的米勒解釋說,這樣能讓手指更靈敏,更好地控制擊發。
後面有巴拿馬毒梟組織的狙擊手跟蹤,貝克特就帶著米勒站到河流裡睡覺。這裡不僅能躲避敵人的偷襲,還沒有螞蝗等蟲獸騷擾。
潛入毒梟營地後,由於貨車阻擋視線,貝克特尋找了一個新的狙擊陣地。光天化日之下,他就身披吉利服,在草地上緩慢潛行,前往新陣地。
夜晚,毒販們牽出幾條狗巡邏,它們似乎聞到人的氣息,狂吠起來。貝克特就拔過來一堆馬糞,毫不噁心地埋頭趴下。筆者當年看到這段時,立馬回憶起已經十多年沒聞到過的牛糞味道,心說:你行!真夠味!
凡此種種,把狙擊手潛行、戰術方面的專業精髓,都展現了不少。筆者沒當過狙擊手,但還是感覺該片是最像「狙擊手」的《狙擊手》。
說它最「狙擊」,還因為《Sniper》不止一部。有幾部呢?
一個說法是八部,另一個說法是三部。 第一部《Sniper》拍攝於1993年。製片方當初肯定沒想到該片能獲得很好的口碑,值得拍第二部第三部,因此在故事情節中,安排毒梟弄斷了貝克特的右手食指。這也讓後續影片中,這位神奇狙擊手的動作總有點怪怪的。 第二和第三部分別叫《Sniper 2》、《Sniper 3》,簡單直白。
▲ 《雙狙人2》和《雙狙人3》 第一主演還是湯姆·伯蘭吉爾,不過在情節和軍事細節上,就比第一部差了一點。故事地點從巴拿馬轉到了東歐和越南,而且逐漸向動作片靠攏,軍事元素上除了槍,其它都被弱化。
▲ 《狙擊精英:重裝上陣》(Sniper:Reloaded) 第四部拍攝於2011年,《Sniper: Reloaded》,國內翻譯就拋掉了「雙狙人」這個品牌,改為《狙擊精英:重裝上陣》。該片也確實「reload」:老狙擊手貝克特不見了,主角是他的兒子,布蘭登·貝克特,故事主要地點也轉移到非洲。大概是因為沒有湯姆·伯蘭吉爾參演,該片反響不高,於是在後一部中,製片方又把伯蘭吉爾請了回來。
▲ 《狙擊精英:遺產》(Sniper:Legacy) 2014年的《Sniper: Legacy》,直譯過來是《狙擊手:遺產》,該片也確實有點找回遺產的感覺。但湯姆·伯蘭吉爾畢竟老了,只能在片中跑跑龍套。
▲ 《狙擊精英:幽靈射手》(Sniper:Ghost Shooter)
▲ 《狙擊精英:巔峰對決》(Sniper:Ultimate Kill)
▲ 《狙擊精英:絕路反擊》(Sniper:Assassin's End) 隨後的三部影片,國內分別翻譯為《狙擊精英:幽靈射手》、《狙擊精英:巔峰對決》、《狙擊精英:絕路反擊》。但老貝克特只是在後兩部中出來捧了個場,三部影片的故事情節和戰鬥場景越發像動作片,算不上好的軍事題材影片了。而且從故事性、觀賞性比較,它們也不如《生死狙擊》。因此在筆者看來,經典的還是《雙狙人》,或者說《雙狙人》三部曲。 明天我們會簡單介紹一下《雙狙人》中出現過的經典狙擊步槍,還有另外一些狙擊手電影,二戰的和現代的。
P.S. 《兵器知識》雜誌的投稿郵箱已更換,新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