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作為名詞很簡單嗎(star作為名詞很簡單)
2023-08-10 06:16:18 11
英語單詞「star」對學過英語的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它的意思是「星」,尤其是在影視演藝娛樂界,它用來指大名鼎鼎、星光熠熠的人物,如,某某人號稱某某明星。然而,當這個單詞用作動詞的時候,恐怕不見得會有那麼人知道它的意思和用法了,尤其是在翻譯的時候,恐怕會感覺很彆扭,因為這個詞的用法實在是和漢語有太大的差別,以至於不得不多費一番周折才能把它弄清楚。
一、star作為動詞的定義
star作為動詞可以從三個視角進行解釋:
1.1.英語釋義:(of a movie, play, or other show) have (someone) as a principal performer.
1.2.漢語釋義:(指電影、戲劇或其它演出)使/讓(某人)當/作主要的出演者/演出者/表演者
2.1.英語釋義:(of a performer) have a principal role in a movie, play, or other show.
2.2.漢語釋義:(指出演者/演出者/表演者)在電影、戲劇或其它演出中擔任/承擔主要角色
3.1.英語釋義:(of a person) perform brilliantly or prominently in a particular endeavor or event.
3.2.漢語釋義:(指人)在特殊的嘗試或事件中表現得出色或出眾/光彩奪目或引人矚目
從釋義來看,star作為的動詞意義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它畢竟是從名詞而來的,聯想到夜空中明亮的星就會明確無誤地懂得它的意義。實際上,作為動詞的star是從希臘語轉化來的,其原意是在戲劇中給與特別的鮮明、顯著的展示(to be featured in a play),由此引申開來,戲劇表演者等擔任主角,所謂擔綱主演,他/她就是引人注目的人物,就是明星,如果再加以引申,如果一個人在某一方面表現出彩,眾人矚目,那他/她就是星級人物,就是明星。所以,動詞star的三個方面的釋義雖然各自有所側重,但也是相互關聯的,其基本意義是,(戲劇等使)表演者等起主要作用,星一般的存在。然而,從star作為動詞的用法來看,其使役的特徵卻是比較特別的,也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
二、star作為使役動詞的用法及其邏輯認知
說到動詞的使役用法主要是說動詞的及物性及其在句子中承擔的謂語和非謂語的語法作用。star作為使役動詞的用法也不外乎於此,例如,從及物性來看,它最特別之處在於非它所具有的非生命體主語的使役特性,即,star的主語,形式上的或邏輯上的,通常是非生命體名詞,可以向賓語,通常是生命體名詞,發出使役動作或行為,構成「某事件/事物/物體使/讓某人如何」的邏輯關係。這種用法對於英語母語者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然而對於將英語作為外語學習的漢語母語者來說就不那麼自然了。例如,
1.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2. It reminds me of the good old days.
3. I hope this letter finds you well.
4.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d like to handle things in my own way.
5. The past year saw record-high online shopping sales in China, the world’s largest e-commerce market.
以上五個句子是典型的地道的英語動詞的非生命體名詞作主語的使役用法,然而,對於初學英語的中國人來說,要想把它們弄懂乃至當作範例加以掌握和應用卻需要大費一番周折。而star作為動詞如此使用對於我們來說就更是不自然了。雖然其意義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但它作為及物動詞的非生命體作主體發出使役動作或行為的用法及其所體現的邏輯關係以及在句子中與其它詞構成的形式上的或邏輯上的主謂或動賓關係就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一個電影或戲劇怎麼能使或讓人成為主演與否呢?這樣的說法對於以生命體作主體發出使役動作或行為的漢語母語者來說是非常彆扭的,是難以接受的。雖然漢語的釋義可以採用諸如「使…主演」、「由…擔任主演」,但畢竟離「星」的本意相去甚遠,不能不說頗為遺憾。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們對諸如star的這種動詞用法感到如此不適應呢?其原因在於英漢語言的一大差別,即,英語重物稱,漢語重人稱,或者說,英語常用無靈名詞作主語,漢語多用有靈名詞作主語。雖然英漢語言的語序在形式上基本是一致的,但英語的無靈主語及其謂語動詞的形成的邏輯關係對於我們的邏輯認知來說是陌生的,也是不容易習慣的,這是漢語語言的思維和表達方式使然,不是可以輕易改變的。那麼,為了適應另一種語言的邏輯認知,我們可以儘量尋找與之相近的表達方式以拉近彼此的邏輯認知。所以,star作為動詞表示使役的意義可以用漢語的「使/讓…(當)主演」、「賦予…主要角色」、「以/由…(為)主演」等類似的詞語作相應的表達,從施事和受事的視角予以解釋,這樣既比較適應英漢語言的邏輯認知,也比較符合漢語的表達規範和習慣。
三、star作為使役動詞的例句與翻譯
star作為動詞表示使役意義(of a movie, play, or other show) have (someone) as a principal performer,漢語的基本意義是「使…主演」、「由…擔任主演」,那麼,在翻譯的時候應該既要保持其英語的基本原意,又要體現漢語的邏輯認知和規範表達。下面試以例句翻譯進行演示:
例句1:
The movie stars Dustin Hoffman as an autistic man.
這部電影由達斯汀·霍夫曼主演,演的是一位自閉症患者。
例句2:
The show, both a parody and a satire, starred Don Adams as the spectacularly inept secret agent Maxwell Smart.
這次表演,既滑稽又諷刺,主演是唐·亞當斯,出演那個叫作麥克斯韋爾·司麥特的笨的要命的特工。
例句3:
Also hitting nationwide theaters this weekend is 「Just Mercy,」 the book adaptation starring Michael B. Jordan as civil rights attorney Bryan Stevenson.
周末在全國院線同時上映的還有同名故事改編的電影《正義的慈悲》,麥可·B·喬丹領銜主演民權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
例句4:
The British series, created by and starring Phoebe Waller-Bridge, took home the awards for best musical or comedy series and best actress for the British show.
菲比·沃勒-布裡奇創作和主演的英國系列劇,捧得音樂/喜劇最佳獎和英國演藝最佳女演員獎。
以上說明了star作為動詞的基本意義,尤其是作為使役動詞的意義和用法,解釋了由於英漢語言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差異所形成的不同的關於語言使用的邏輯認知,演示了如何通過翻譯來理解其使役意義和用法。那麼,如果可以因此總結出一點感受的話,可以說,外語學習不是單一的詞彙和語法等問題,還涉及到與生俱來的、習慣成自然的語言思維和表達如何適應新的語言學習和運用的問題。如果想要真正地學好一門外語,不去有意識地、持之以恆地學習適應另一種語言的固有的獨特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就很難形成典型地道嫻熟的外語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