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夢中國路觀後感

2023-08-10 00:30:48

  【範文一】

  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我們向哪裡去?所走的道路選對了,我們就可以避免發展中的陷阱;走錯了,我們就可能跌入社會政治動蕩、經濟低速發展、人民長期不富裕、國家競爭力不強並下降等發展的「中國陷阱」之中。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習近平主席說到,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結底乃是人民的夢想,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到「兩個百年」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年百年」的目標的落腳點就在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偉大的目標就是中國人民的「中國夢」。

  1、道路是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是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通過革命、建設、改革的艱辛付出所探索出來的政治結晶,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程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是符合中國實際、符合人民需要、符合時代發展的,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全黨全國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路徑探索,沿著這一偉大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堅持自己的政治特色、思想指導、發展方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堅定不移地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

  2、精神是動力。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我們全黨全國人民為「中國夢」不懈奮鬥的理想信念。精神決定一個人的思想狀態、幹事創業的動力,一個缺乏精神的人就不可能朝著既定的方向前行,就缺乏實現目標的信心。同樣的,一個民族、國家的發展必須要由強大的精神為支撐,實現「中國夢」的任務重、壓力大、困難多,更需要以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球中華兒女的力量,這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直接決定著民族的發展、國家的未來。改革創新是我們中國永遠立於時代的發展潮頭之上根本保證,繼續深化改革、深化創新,讓改革的紅利釋放於人民,讓生產力的發展服務人民,全面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國精神必是實現「中國夢」思想動力。

  3、力量是保證。「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黨始終緊緊依靠人民、團結人民、發動人民,以人民的夢想勾畫出「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歷史證明,團結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基礎、提高執政能力的根本所在,也必然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只有人民才是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的根本所在。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牢牢地根植於人民、服務人民,將人民的期盼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引導、團結、發動人民群眾投身「中國夢」的能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時,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地圍繞在中國共產黨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定不移地為了實現「中國夢」而貢獻力量。

  習近平主席的「三個必須」既是實現「中國夢」的方法,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決心。雖然前行的道路上挑戰嚴峻、困難重重,但目標已經確定,宏圖已經繪就,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上下一心,攻艱克難,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範文二】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幾代中國人在經歷了艱苦探索、付出了沉重代價才最終找到的真理,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隨著另一場「夢」的破碎產生的。在人類文明史上,中華文明曾以其獨有的特色和輝煌走在了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隨著近代工業革命腳步的加快,中國落伍了。當故步自封的封建統治者沉浸在「康乾盛世」的阿諛讚歌聲中,沉浸在「萬國來朝」的夢想之中時,卻等來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主權喪失、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曾領先世界兩千多年的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泱泱中華一夜之間變成了任人欺凌的「東亞病夫」。沒有衰落的低谷,就沒有在沉淪中崛起的夢想。中華民族在最痛苦的時候呼喊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民富國強」。自那時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直激蕩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懷。

  為了追夢,就必須尋路,而夢的實現需要正確路徑。近代以來,探求富民強國之路令無數仁人志士前僕後繼、上下求索,但都壯志未酬;諸多改良和變法,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戊戌變法、地主階級改革派外抗夷敵內求變革的思想、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變法維新、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三民主義,皆因不切國情,或曇花一現,或無疾而終;數以百計的政黨、派別、團體也曾紛紛登上過歷史的舞臺,擘畫過各自的社會理想,實驗過各自的救世方案,結果都沒能拯救中國。中國向何處去?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在哪裡?正當人們徘徊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之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看到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希望和曙光。在長達28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百折不撓、前僕後繼,終於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從此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偉大的建設成就,為實現民族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基礎。這一切向世人昭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把中華民族帶上實現「中國夢」的「人間正道」。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