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2023-08-10 07:24:58 2
勤廉終身保平安,貪婪聲名毀一旦。根深狂風難拔起,心正邪惡攻不穿。為人自私朋友遠,做官貪財陷深淵。潔身自好不沾佔,警鐘長鳴合家歡。
20xx年大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一:
強調這個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是非常必要的。基層的黨政部門和官員權力太大、過於集中,而他相應的領導責任太小。改變這種權責不對等,就是一方面要減少公共權力,要壓縮規範公共權力,另一方面要強化權力對應的這種責任,而且這個領導責任一定要嚴格追究,一定要讓他付出代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促使各級領導幹部都能夠第一管好自己,第二管好下屬。
近年來,在基層腐敗問題的查處當中,除了處理當事人、涉案人,已經有一批對自身職責認識不清、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黨員領導幹部也被問責。
去年12月,安徽省紀委通報了一起案例,追責對象從普通黨員幹部直到廳級幹部,被處理的人員達20人。事件的起因是,一家企業到宿州市埇橋區宋廟小學舉行捐資助學活動,給30名貧困學生每人捐助1200元。這本來是好事,但宋廟村村支書和宋廟小學校長卻自作主張,決定讓受助的貧困生每人拿出200塊錢,招待來捐助的企業工作人員吃飯。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沒有責任追究就沒有責任落實,通過問責來傳導壓力,讓基層黨委紀委積極主動地去謀劃,去想辦法去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依然易發多發,它們發生在基層,治理也必須要靠基層。中央提出「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責任落實」,目的就是要壓實基層責任,是責任就必須擔當,不負責任就要被追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級黨委紀委真正貫徹中央部署,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出對策,想辦法,實實在在地去整治、去查處基層腐敗問題。
20xx年大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二:
對於小官小吏的腐敗行為,群眾有切膚之痛的感受,因為他們的那些腐敗行為是完全被群眾看在眼裡的。有的基層幹部置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於不顧,仍然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有的吃拿卡要、與民爭利;有的無視群眾利益,不作為亂作為;有的巧立名目,私分濫發;有的利令智昏、小官大貪……
俗話說「養虎為患」,現如今是「蒼蠅」不除,也成大患。基層違紀違法行為猛於虎,官位雖小,影響卻非常惡劣,極大的損害了幹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破壞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因此,嚴厲打擊腐敗分子、懲治違紀違法行為勢在必行。
自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反腐敗一直都是保持著高壓的態勢和「零容忍」的態度。按照中央紀委、省紀委部署要求,成都市將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作為正風肅紀、反腐懲貪的重要任務,從7個方面重點解決問題,在打「老虎」的同時,堅決圍剿群眾身邊的「蒼蠅」,實現了高壓正風反腐層層傳遞到基層,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的滿意度持續上升。
「高飛之鳥,亡於貪食」、「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作為基層幹部,我們須以案為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抓起,慎初、慎微、慎行,確保忠誠、乾淨、擔當;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修為政之德,築牢思想防線,恪守法紀底線;嚴格遵守中央、省市、區各項廉政規定,自覺增強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守住廉潔自律的底線,對貪腐說不,爭做「三嚴三實」好幹部。
20xx年大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三:
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自10月17日開播以來,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專題片中,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多個「大老虎」直面鏡頭,現身說法。在貪腐細節「大尺度」曝光的同時,也讓從嚴治黨的話題成為輿論熱點。
「洪源下積石,砥柱屹嵯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黨風政風呈現新氣象。
零容忍懲治腐敗
「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帳,人心向背的帳。」習近平總書記用「人心向背」這四個字,明確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這個大問題。
2012年12月6日,中央紀委發布消息,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李春城落馬,拉開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密集「打虎」的序幕。20xx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決定對周永康嚴重違紀問題立案審查;同年12月22日,令計劃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3年多來,先後有100多名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落馬,充分說明中央對腐敗的零容忍態度,黨紀面前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據統計,2013年至20xx年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01.8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1萬人。
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黨員領導幹部,這是執紀審查的重中之重。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xx年以來發布的數據看,64%被查處的中管幹部「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不少領導幹部更是被指「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海外再也不是貪官的天堂。20xx年7月26日,百名紅色通緝令北京落網第一人孫新涉嫌挪用公款罪、貪汙罪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判決其罪名成立,判處有期徒刑14年6個月。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在多部門通力合作下取得明顯效果。20xx年11月9日,北京APEC會議通過《北京反腐敗宣言》。20xx年4月22日,我國首次公布百份全球追逃「紅色通緝令」,截至今年7月15日,「百名紅通人員」已有三分之一歸案。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追回外逃人員381人,其中國家工作人員57人,追回贓款12.4億元。
從「獵狐」到「天網」,再到集中公開外逃人員通緝信息,隨著反腐風暴「國際版」不斷升級,20xx年我國首次實現了外逃人員庫存的反轉,一大批長期潛逃國外的腐敗分子落網,國際反腐敗領域話語權不斷增強。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