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
2023-08-07 08:21:18 5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兩年後的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國侵略者在這裡議定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列強侵略與壓迫的屈辱歷史。也是從那時起,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兒女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
林則徐強有力的虎門銷煙,組織編譯的《四洲志》臨危交給了老朋友魏源,以及第一部系統介紹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國圖志》完成,無不體現面對他國列強侵略的最初抗爭以及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呼籲。然而,在那個時代,他的吶喊卻像一片樹葉飄落到大海,沒有引起統治階層的一絲漣漪。
民間組織的金田起義、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及清王朝的一次主導自救的「洋務運動」、甲午海戰都寄託著國人的「自強」「求富」,雖以失敗告終,但卻在歷史中留在了深深的跡印。
沒有慘重代價刻骨銘心,就無法找到前進的道路,就不會有後人的「振興中華」的強力吶喊和變法圖存的警鐘,更不會有推翻封建專制政體的決心和毅力。
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清王朝最後的掙扎, 也提擋不住「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的時代召喚。《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紀初,喊出了新的時代主題。
廣州起義失敗後,辛亥革命發起了,猶如一道閃電,劃破暗夜中的長空。它是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政治社會變革。但由於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它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勢力支持下,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果實,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統治。
前人的衝鋒與失敗,後人的承接與助力,它的屈辱史和抗爭史是多麼震撼!更讓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迫切尋求偉大復興的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求變的。一隻沉睡的亞洲雄獅,正在醒來!
據悉,《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是為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的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該片共7集,分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每集時長30分鐘。深刻的回憶幾代領導帶著中國人民一路走來的艱苦和創造機遇。使得今天的我們能有「夢想」之談、幸福之感。
由毛主席以共產黨領導人帶著大家搞革命,爭得民族獨立,新中國成立;再到鄧小平的經濟改革,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旗幟;由江澤民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提出「三個代表」;在發展中所遇的問題不斷加劇,由胡錦濤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工作指導,再次體現了中央和國家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轉折點也是跨越式的發作用;當屆中央和國家領導人不負人民重託,肩負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不畏艱難的開徵新篇章。一手抓經濟、一手抓制度的全民深化改革,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發展結果。
作為一名農村工作人員,一名下派書記,深感黨和國家所帶給農民的果實。從集體生活到分田到戶,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從廢除二千多年的農業稅到今天各項農業補貼,是徹底的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從農村支持城市發展到今天的城市哺育農村建設,有效的縮小社會差距和全民富裕的生活。確保了兩個一百年的建設工作。我可以代表盛家口村一百多黨員、五千多農民向黨和國家說聲辛苦了。
7月14日,盛家口村組織黨員幹部、村民組長集中對七集「築夢中國」、210分鐘的中國發展史觀看,收益匪淺,再次溫故共產黨員的精神。大家紛紛討論起盛家口村的發展規劃和新的任務,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同時大家說出了一句真實的、振奮的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新農村。
更多築夢中國觀後感的相關文章:
1.最新《築夢中國》觀後感
2.築夢中國觀後感黨員
3.築夢中國觀後感及學習總結(四篇)
4.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1500字
5.基層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
6.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觀後感
7.築夢中國觀後感800字
8.黨員觀看築夢中國觀後感800字
9.中國夢《築夢之基》觀後感
10.預備黨員築夢中國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