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觀怎麼理解(談談我對格局二字的理解)
2023-08-07 19:55:05
談到格局大家應該對這兩個字都不陌生,尤其是步入社會工作的人們對這個詞可謂是格外熟悉。時常會在公司的培訓會上聽到,也可能會在自己打算辭職離崗的時候從領導的勸慰中聽到,亦或者是在自己提出升職加薪遭拒的時候聽到。
職場文化中的格局
通常我們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覺。當你懷揣抱負踏入社會工作的時候,聽到這個詞就感覺自己瞬間升華了。當你升職加薪遭拒,聽到領導和你談格局的時候。你雖有不甘,但是聽到領導說要自己把格局打開,目光放長遠的時候。你反倒會覺得是不是自己提的要求過分了,是自己格局小了。
那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麼多不一樣的感覺呢?雖然有的詞我們耳熟能詳,但是如果真的問你這個詞什麼意思的時候,我們反倒有點不好解釋了。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具體的詞被過分的進行語言加工包裝和宣傳了。以至於我們被這個詞外表所裹挾的包裝給遮蔽,而忽略了包裝下這個詞的真實含義了。這樣的操作現在其實有很多很多,比如大公司說的向市場輸出人才(其實就是開除或者大裁員),又比如汽車廠家經常在廣告中誇讚自己的新一代車型繼承了上一代車型的某些優點(其實就是和前一代比毫無變化)。在這樣的烘託渲染下 我們就很難不被這種語言包裝帶入。再加之人性本惰,能不用自己思考讓別人替我們思考好用我們聽著最舒服的語言解釋給我們聽,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只需要用一個簡單的好或者不好來評價某一個詞語某一個概念這樣很省力也很簡單。
那麼這樣,某一些詞被特別提出來加以包裝也就會產生簡單的好和不好的兩種聯想。感覺好的一般都是可能剛入職場的年輕朋友。感覺不好的可能大部分都是職場老油條已經深諳此道。
於我而言,對格局二字的理解我還是持積極肯定的態度。這是一個好詞。但俗話不是說「 經書再好,也架不住歪嘴的和尚給念歪。」這些年被汙名化的褒義詞不在少數。
翻開字典查詢一下格局最初的定義,意思就是說對事物的認知範圍。短短一句話的解釋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內涵。認知範圍也就是知識圈,我們從小到大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斷擴大我們自己的知識圈,而擴大知識圈的方法大致就是兩種:書本知識的習得(上學)和自身實踐的積累(經歷)。而我們成年人大部分屬於後者,因此比我們年長職位比我們高經歷更加豐富的人就更容易和我們談格局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認識格局的第一步就是目標清晰明確地知道,要想打開格局,那就要去擴大自己的知識圈。我們已知的是圈內,而未知的就是圈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知識圈邊界在哪裡什麼是已知什麼是未知,這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中國古人的智慧格局也就體現在這裡。對已知的不斷言傳身教,對未知的保持敬畏和尊重。所以對於平凡人的我們來說一定要先做到有自知之明,才可能更好地去擴大自己的知識圈提升自己的格局。
今天當大家耐著性子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相信大家也已經決定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態去學習充實自己了。下一次我會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去做的。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的建議。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願每一個人都是最優秀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