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廉頗邯鄲之戰記載(相如強令秦王擊缶)
2023-08-07 08:05:48 2
戰國傳奇:相如強令秦王擊缶,廉頗肉袒負荊請罪
秦昭襄王未得和氏壁,心中終不釋然於趙,復遣使約趙惠文王於西河外澠池之地共為盟會。趙惠文王曰:「秦以會欺楚懷王,困之鹹陽,至今楚人傷心未已。今又來約寡人為會,是打算以楚懷王相待嗎?」
廉頗與藺相如計議道:「大王若不行,示秦以弱。」
於是共奏:「臣藺相如願保駕前往。臣廉頗願輔世子居守。」
趙惠文王喜曰:「相如且能完璧歸趙,況寡人乎?」
平原君趙勝奏道:「昔宋襄公以乘車赴會,為楚所劫。魯君與齊會於夾谷,備左右司馬隨從。今保駕雖有藺相如,請精選銳卒五千護從,以防不虞。再用大軍,離三十裡屯札,方保萬全。」
趙王曰:「五千銳卒,何人為將?」
趙勝答:「臣所知田部吏李牧,真將才也。」
趙王曰:「何以見之?」
趙勝對言:「李牧為田部吏,取租稅,臣家過期不納,李牧以法治之,殺臣司事者九人。臣怒責之,李牧謂臣道:『國之所恃者,法也。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而諸侯加兵,趙且不保其國,君安得保其家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法立而國強,長保富貴,豈不善耶?』此其識慮非常,臣是以知其可為將也。」
趙惠文王即用李牧為中軍大夫,便率精兵五千護從同行。平原君以大軍繼之。廉頗送至境上,謂趙王道:「大王人虎狼之秦,其事誠不測!今與大王約:度往來道路,與夫會遇之禮畢,為期不過三十日耳。若過期不歸,臣請如楚國故事,立世子為王,以絕秦人之望。」
趙王許諾,遂至澠池,秦昭襄王亦到,各歸館驛。
至期,兩王以禮相見,置酒為歡。飲至半酣,秦王曰:「寡人竊聞趙王善於音樂,寡人有寶瑟在此,請趙王奏之。」
趙王面赤,然不敢推辭。秦侍者將寶瑟進於趙王之前,趙王為奏《湘靈》一曲,秦王稱善不已。鼓畢,秦王曰:「寡人聞趙之始祖烈侯好音,君王真得家傳矣。」
於是顧左右召御史,使載其事。秦御史秉筆取簡,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於澠池,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上前進言:「趙王聞秦王善於秦聲,臣謹奉盆缶,請秦王擊之,以相娛樂。」秦王怒,色變不應。
藺相如即取盛酒瓦器,跪請於秦王之前,秦王不肯擊缶。藺相如道:「大王恃秦之強嗎?今五步之內,藺相如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左右道:「藺相如無禮!」欲前執之。
藺相如張目叱之,鬚髮皆張,左右大駭,不覺倒退數步。秦王意不悅,然而心憚藺相如,勉強擊缶一聲。藺相如方起,召趙御史亦書於簡曰:「某年月日,趙王與秦王會於澠池,令秦王擊缶。」
秦諸臣意不平,當筵而立,請於趙王道:「今日趙王惠顧,請趙王割十五城為秦王作見面禮!」
藺相如亦請於秦王道:「禮尚往來,趙既進十五城於秦,秦不可不報。亦願以秦之鹹陽為趙王作見面禮!」
秦昭襄王曰:「吾兩君為好,諸君不必多言。」乃命左右,更進酒獻酬,假意盡歡而罷。
秦客卿胡傷等密勸拘留趙王及藺相如,秦王曰:「諜者言:『趙設備甚密。』萬一其事不濟,為天下笑。」
乃益敬重趙王,約為兄弟,永不侵伐。使世子安國君之子,名異人者,為質於趙。群臣皆曰:「約好足矣,何必送質?」
秦王笑曰:「趙方強,未可圖也。不送質則趙不相信。趙信我其好方堅,我乃得專事於韓矣。」群臣乃服。
趙王辭秦王而歸,恰三十日。趙王曰:「寡人得藺相如,身安於泰山,國重於九鼎。相如功最大,群臣莫及。」乃拜為上相,班在廉頗之右。
廉頗怒曰:「吾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微勞,位居吾上。且彼乃宦者舍人,出身微賤,吾豈甘為之下乎?今見相如,必擊殺之!」
藺相如聞廉頗之言,每遇公朝,託病不往,不肯與廉頗相會。舍人俱以相如為怯,竊議之。偶一日,藺相如出外,廉頗亦出,藺相如望見廉頗前導,忙使御者引車避匿傍巷中去,待廉頗車過方出。舍人等益忿,相約同見藺相如諫道:「臣等拋井裡,棄親戚,來君之門下者,以君為一時之丈夫,故相慕悅而從之。今君與廉將軍同列,班況在右,廉君口出惡言,君不能報,避之於朝,又避之於市,何畏之甚也?臣等竊為君羞之!請辭去!」
藺相如固止之道:「吾所以避廉將軍有故,諸君自不察耳!」
舍人等說:「臣等淺近無知,乞君明言其故。」
藺相如道:「諸君視廉將軍比秦王如何?」
諸舍人皆說:「不如也。」
藺相如說:「以秦王之威,天下莫敢抗,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一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勢不俱生,秦人聞之,必乘間而侵趙。吾所以強顏引避者,國計為重,而私仇為輕也。」舍人等乃嘆服。
未幾,藺氏之舍人,與廉氏之客,一日在酒肆中不期而遇,兩下爭坐。藺氏舍人道:「吾主君以國家之故,讓廉將軍;吾等亦宜體主君之意,讓廉氏客。」
於是廉氏益驕。河東人虞卿遊趙,聞藺氏舍人述相如之語,乃說趙王曰:「王今日之重臣,非藺相如、廉頗乎?」趙王曰:「然。」
虞卿道:「臣聞前代之臣,師師濟濟,同寅協恭,以治其國。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藺氏愈益讓,而廉氏不能諒其情。廉氏愈益驕,而藺氏不敢折其氣。在朝則有事不共議,為將則有急不相恤,臣竊為大王憂之!臣請合廉、藺之交,以為大王輔。」趙王曰:「善。」
虞卿往見廉頗,先頌其功,廉頗大喜。虞卿道:「論功則無如將軍矣。論量則還推藺君。」
廉頗勃然曰:「彼懦夫以口舌取功名,何量之有哉?」
虞卿曰:「藺君非懦士也,其所見者大。」
因述藺相如對舍人之言,且說:「將軍不欲託身於趙則已,若欲託身於趙,而兩大臣一讓一爭,恐盛名之歸,不在將軍也。」
廉頗大慚道:「唯先生之言,吾不聞過。吾不及藺君遠矣。」
因讓虞卿先道意於藺相如,廉頗肉袒負荊,自造於藺氏之門,謝罪道:「鄙人志量淺狹,不知相國能寬容至此,死不足贖罪矣!」因長跪庭中。
藺相如小跑而出,扶起廉頗:「吾二人比肩事主,為社稷臣,將軍能見諒,已幸甚,何煩謝罪。」
廉頗道:「鄙性粗暴,蒙君見容,慚愧無地!」因相持泣下,相如亦泣。廉頗道:「從今願結為生死之交,雖刎頸不變!」
廉頗先下拜,藺相如答拜。因置酒筵款待,極歡而罷。後世稱刎頸之交,正謂此也。趙王賜虞卿黃金百鎰,拜為上卿。
(本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