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龍9900領銜!全能"3A"蜘蛛平臺測試
2023-08-07 06:22:23 1
2007年就要過去,相比Intel處理器架構上的不斷改進,AMD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堅持其成熟的K8架構。AMD的成功從K7架構開始,在當年其憑藉低成本,高性能成為晚期P6型號的直接對手。K8架構的誕生更是讓AMD處理器走向輝煌,K8構架可以說是演進自K7,略微加深的流水線級數、些許架構方面的改進,重點則是在將北橋晶片中的內存控制器整合到了處理器內部。從現在來看,K8架構的很多設計理念的確非常超前,並且提供了出色的性能。在K8價格盛行的時候,Intel為了保持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發布了酷睿構架雙核處理器、四核心處理器,而AMD憑藉產品優良的性價比在入門級到中高端市場卻大獲全勝,並在去年的市場份額佔有率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隨著Intel酷睿微架構處理器的完善,我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AMD,對其K10架構的期待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終於,在今年11月,AMD發布了全新K10架構的處理器,而更為搶眼的是,此次發布,不僅僅是一款處理器,AMD更是以全新平臺化理念推出了業內第一個桌面級平臺化產品——蜘蛛平臺。
在K8價格盛行的時候,Intel為了保持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發布了酷睿構架雙核處理器、四核心處理器,開始鞏固了自己在CPU性能方面的優勢,搶佔市場先機。而AMD憑藉產品優良的性價比在中低端市場卻大獲全勝,並在去年的市場份額佔有率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隨著Intel酷睿微架構處理器的完善,AMD深深明白單靠中低端市場的優勢,是無法與Intel相抗衡的。因此為了解決目前的困境,AMD唯有靠發布新品來取代沿用了將近輝煌四年之久的K8微架構處理器,而K10微架構的出現,正是AMD今年絕地反擊的重要法寶。
對於AMD K10架構處理器,如果經常關注硬體網站的消費者都會有所了解。作為AMD下一代的處理器架構,AMD聲稱其K10架構四核心具備一系列「革命性設計」,其中最大的賣點依然是「原生」,另外還有每核心512KB二級緩存、共享2MB三級緩存、HyperTransport 3.0總線、增強型PowerNow省電技術、AMD-V虛擬化技術、領先的性能每瓦特指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