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基地渚碧礁守備旅(南沙第二大島渚碧島)
2023-08-09 08:25:08
南沙第二大島渚碧島,我國漁船進入南沙群島第一停靠點和補給基地
有人會問,我國南海漁船進入南沙群島第一門戶,要麼在南子島和北子島,要麼在第二門戶中業島,兩千年來,我國南海漁民進入南沙群島都是經過南沙群島最北邊的這兩個地方進行休整和補給,現在怎麼變成渚碧島了?
的確是這樣,歷史上,我國南海漁民每次駕駛漁船從大陸進入南沙群島,必經第一門戶南子島、北子島,第二門戶中業島,然後分散前往太平島、南鑰島、西月島、馬歡島、費信島、南威島、景宏島、瓊臺礁、柏礁、仁愛礁、日積礁等南沙自然島礁,再分散到南沙各暗礁、暗灘、暗沙、沙洲從事捕撈作業。春去秋回,一去都是大半年。滿載而歸回來後,等到來年,再駕船前往南沙海域。周而復始,從未間斷。更有漁民在南沙群島或南洋各島定居下來,成了南洋當地的原住居民。
渚碧島機場跑道
我們都知道,我國漁民前往南沙群島,因路程遙遠,海路茫茫,中間除了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大環礁全部隱於水下,沿路再無島礁。如果從廣東沿岸出發,到南子島、北子島有1200公裡路程;從海南島出發,到南子島、北子島有900公裡路程;如果從最近的西沙永興島出發,沿途茫茫大海,再無島礁,到南子島、北子島尚有650公裡路程。在沒有衛星導航的過去,我國南海漁民只能靠祖輩傳下來的更路簿,沿著更路簿的指引,駕駛風帆木船,一路艱辛到達南沙群島的南子島、北子島,或中業島,順風的最快一個星期到達,慢的要一個月時間才能到達南沙群島。兩千年來,我國漁民都是這樣,不畏艱辛,不懼死亡,在南沙深海牧漁,既鞏固了國家主權,也開發了深海牧場,所以南沙群島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漁場。
渚碧島衛星圖
過去,我國漁民不辭辛苦到達南子島、北子島、中業島,沿途消耗較大,這時候急需對船隻進行修理,人員也需要休息,更需要補充淡水、蔬菜、肉食等食品。那麼原先住在島上的我國漁民,在島上建有房屋,開有菜地,餵有豬、牛、羊,加上有可食用的淡水,新來的船隻一般都能得到較好的食物補充和淡水補給。若干天后,當人員和船隻休息得差不多了,然後再開拔到南沙各島礁進行捕撈作業。最東到了海馬灘,最南到了曾母暗沙,最西到了萬安灘。所以南子島、北子島、中業島自古以來有我國船隻進入南沙群島第一、第二門戶之稱。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越南、菲律賓侵佔我南子島、北子島、中業島之前。
渚碧島港灣內的我國漁船
2013年,為改變我南沙群島駐島人員的居住環境,為我國南海漁民提供更好的後勤保障服務,我國對南沙七島進行了陸域吹填,使南沙七島的島嶼面積有所擴大,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更是一躍成為南沙三大島,島上功能設施日趨完善。各島還分別建有機場、港口和大型港灣,已完全能滿足我國漁船的停泊和補給需要。
作為南沙群島第二大島的渚碧島(面積4.3平方公裡),位於南沙群島最北端,與北子島(相距63公裡)、南子島(相距60公裡)、中業島(相距24公裡)鄰近,因島上功能齊全,有大型深水港灣,我國北來的漁船都會進入渚碧島進行修整,已替代了北子島、南子島、中業島的在南沙的門戶作用。渚碧島當之無愧是我南沙群島北端的第一門戶。
渚碧島港灣
現在每天都有我國漁船進出渚碧島港灣,白天出去打魚,晚上回來休息,就跟在自己家一樣,打魚休息兩不誤。
曾有人撰文,形容渚碧島的夜晚:
晚8點,北緯10°。我端著大廚特意熬製的紅糖薑茶,坐在船頭吹海風,渚碧礁港灣內漁火點點。此刻,港灣內一片平靜,東北風摩擦海水時發出的沙沙聲陣陣傳來,燈光下的海水緩慢蕩漾,如同大海的呼吸那樣,悠遠綿長。風吹在身上,有種說不出的快意。如果還可以來點燒烤啤酒的話,卻不適為一場愜意的旅行。
(曾明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