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觀後感600字
2023-08-06 15:10:48 1
今天,龔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個演講視頻:《家國天下》。
演講者熊浩是一名大學教師,他為我們講述了三個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熊浩奶奶的故事。他的奶奶是新中國第一批大學生,她為祖國的建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一生,但晚年生活並不幸福,甚至艱辛。她也曾抱怨,但很快就平和下來。他們那一代,個人的理想和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們終生都在為建設一個富強的祖國而努力。
中華上下五千年,愛國者成千上萬:陸遊在《示兒》詩中寫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奠無忘告乃翁。」嶽飛的《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戚繼光的《凱歌》中:「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中華從不缺愛國之士,古來如此,今後也不會變化。
但就在最近,一男子在網絡上發布所謂「精日」言論,稱安倍晉三等日本右翼分子為父,還散布「臺獨」、「疆獨」的言論,引起網上大量愛國人士的激烈反對。警方要求該男子收回其反動言論,並做出道歉。結果該男子變本加厲,發出其他人的反動言論並公然向民警挑釁,並稱「後悔出生在中國。」近日,該男子被當地公安部門抓獲,才發現該男子是一名12歲的兒童。
但責任僅僅是這個孩子無知嗎?一個12歲的兒童,不知道國家的概念,只知道一味享受現在優越的生活,這是為什麼?誰之責任?一個12歲的孩子沒有基本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教育的失敗,準確地說,是家庭教育的失職。
記得一名政府高官聽到記者詢問有關「精日」分子時,那名高官大聲回應並轉身離開:「他們是中國的敗類。」也許在正式場合這個稱呼並不合適,但每個胸懷祖國的中國人,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為他點讚。
「忘卻歷史就是背叛。」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