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範成大最好的一首詩(讀讀範成大這首詞)
2023-08-06 14:47:09
韶華知味,光陰有序;流年一夢,遍地春遠,又是一年穀雨。
這是春日的最後一個節氣,雨生百穀,風暖日和;綠遍山川,子規夜啼;村南村北,才了蠶桑又插田。
今天要講的這首《蝶戀花》是範成大隱居蘇州時所寫,描繪了一幅清新明麗的田園風光圖,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讀來令人心醉。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範成大是南宋和陸遊齊名的大詩人,後世一向有「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
陸遊的作品集名為《劍南詩稿》,而範成大晚年號「石湖居士」。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要抒發家國情懷的要向陸遊學習,而表現田園生活的則要學習範成大。
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注》中甚至盛讚他「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可見他的詩歌尤其是田園詩的成就有多高了。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這些都是他的代表作,清新自然,妙趣橫生,歷來為人所喜愛。
當然除了詩歌,他的詞作中也有很多描寫田園風光的,這首《蝶戀花》便是典型的代表。
範成大晚年時,因不滿朝廷的一些政見而選擇致仕,隱居蘇州石湖一帶,過了一段頗為安逸閒適的日子。
這首《蝶戀花》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寫,讓人感受到了風光如畫,歲月靜好。
詞的上半闋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水鄉風光圖,令人心醉。
開頭三句以春水、芳草、微風為背景,一下子將讀者攝入一種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氛圍中。
不知不覺中,春水越漲越深,幾乎和堤岸齊平;岸邊芳草茵茵,如鵝兒般鮮嫩活潑,微風吹過,滿眼新綠,沁人心脾。
這裡的「添水面」有兩種含義,不僅指水之深,也突出了水之闊,將春水上漲的畫面寫到了極致。
最容易讓人誤解的是「鵝兒」,不是指真實的鵝,而是指代一種顏色,即鵝黃色,作者以此來襯託芳草的顏色,不僅靈動鮮活,更是充滿了生活氣息,很是巧妙。
接著兩句描寫的是詞人乘坐畫舫的情景。
畫舫在曲曲折折的河道中緩慢行駛,一眼望去,橫塘高塔仿佛近在眼前,又似乎遠在天邊。
「橫塘」是蘇州很有名的一處水塘,北宋著名詞人賀鑄也曾寫過「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這兩句重點不在於寫景,而是突出詞人那種悠然自得的心境,正是因為他不著急,所以才會覺得「橫塘塔近依前遠」。
行船緩慢,心情又如此愉悅,可以想像沿途的風光該是多麼令人流連。
那麼詞人看到了什麼呢?
接著下半闋轉為農事描寫,而這也正是詞人眼中所見之景。
過片一句「江國多寒農事晚」,總領下半闋。
「江國」就是指江南水鄉,這樣的叫法在詩詞中也很常見,例如姜夔《暗香》中的「江國,正寂寂」,同樣也是指江南一帶。
接著「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點明了節令——穀雨。
「村南村北」雖只有四字,卻營造了一種極其廣闊的畫面,可見詞人筆力不凡。
而「穀雨才耕遍」則表現了一種緩慢卻有序的勞動氛圍,而這樣的慢節奏生活也正符合作者此時恬淡閒適的心境。
結尾兩句「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描寫的是農家豐收的景象。
漫山遍野都是拔穗的麥子,桑樹也十分繁密茂盛,不久就可以品嘗新面,收取新繭了。
雖然描寫的是農家盛事,但是詞人的愉悅之情也是顯而易見的。
全詞來看,上半闋描繪了水鄉的春光之美,下半闋則突出了水鄉的田園之樂,上下兩闋渾然天成,共同營造了一種極其明媚歡快的氛圍,所謂「風光如畫,歲月靜好」大概便是如此了。
不知你是否也喜歡範成大這首詞?歡迎一起來討論。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