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電影觀看(電影入殮師おくりびと)
2023-08-06 10:35:25 1
——人生最好的態度是向死而生
日本 / 劇情 / 2008-09-13
(日本)上映 / 片長130 分鐘
《入殮師》曾獲第八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大獎,它探討的是關於愛與死亡的故事。
✔小林大悟是一名大提琴手,因為樂隊解散失業了,又背負著高額的債務,他不得不與妻子搬回鄉下。即便如此,沒有其他工作經驗的小林在找工作時依舊四處碰壁。
最終,小林不得不瞞著妻子接受了一份高薪、短工時的工作——當一名入殮師,負責將遺體放入棺木並為之化妝。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親、帶著無數吻痕壽終正寢的老爺爺,在各式各樣的死別中,小林逐漸認識到入殮師工作的意義和美好,就在他發自內心的喜歡上這份不為世人所接受的工作時,妻子發現了他的秘密……
◢人人都害怕死亡
雖然這部電影與死亡有關,但電影的整體節奏卻十分輕緩、溫柔,時而還有些小小的詼諧,如同大提琴奏出的深沉而動人的低吟。在這種輕柔的氣氛中,小林近似瘋狂的畫面無疑極具戲劇張力。人人都害怕死亡,對於隱喻危險和死亡的事物,我們已經進化出本能的逃避反應。
因此當小林想到死亡和屍體時,他本能的逃向妻子溫暖的懷抱,用力的擁抱妻子,是在不斷地確認生命的美好和溫度。人人都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意味著終結,它像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垂在每個人的頭頂,以消亡的本質帶給我們唯一、真正的平等——有限的生命以及無法掌控的命運。直面並接受死亡是每個人必須學會的,只是我們總是匆忙地活著,為了迎合他人的評價兢兢業業的活著,因而常常忘記抬頭看看這柄死亡之劍。意外隨時會發生,當下的每分每秒,人都應該勇敢追尋內心真正的渴望。
只有從心裡接受消亡和命運的無常,才能有真正的勇氣去追尋生的意義。正是這份對死亡的恐懼,驅使著我們去擁抱、熱愛美好的事物。
◢向陽生長是人的本能
童年,是生命的起點。父母的愛,是生命最初的養料。但小林的父親因為出軌與母親離婚,後來又拋棄小林,給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理智的時候,小林不會想起父親,而此刻他十分脆弱,不由自主地渴望來自父親的溫暖,但因為心裡仍然存在恨意,所以無法記起父親的面容。這種反應是人的向陽生長的本能,無論過去受到怎樣的傷害,都無法阻止我們,在脆弱的時候,渴望靠近溫暖和幸福。
◢死亡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這是妻子第一次看見小林為他人入殮,他看著小林那溫柔細緻的動作,心中某個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她覺得自己的丈夫是一個充滿愛的人,他由衷地為丈夫感到自豪。這一刻妻子對入殮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理解,導演也借著妻子與小林對視的鏡頭,將入殮師這一職業所代表的意義進一步升華。
村上春樹說:「死亡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亡並不可怕,也不醜陋,它也屬於生命的一部分。
正如在火化澡堂老闆的遺體時,那位負責焚燒棺木的守門人所說:「死亡就是一扇門啊,它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穿過它進入另一個階段。我作為守門人,送了很多人穿過那扇門,最後總會對他們說聲:路上小心,我們後會有期。」
是啊,後會有期。不會永垂不朽的我們終將奔往那個地方,那一直以來我們為什麼要害怕死亡呢?《入殮師》一再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信念:生死有序,萬物有情,死亡就是一扇門,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穿過它進入另一個階段。
喜歡可以點個讚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