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定是最被低估的國產愛情片(它依然是華語愛情電影的巔峰)
2023-08-06 14:18:58 3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今年金馬獎,最出風頭的可能是——
《春光乍洩》。
你肯定要說,瞎吹!《春光乍洩》都20年前的了!
要Sir說,電影這東西啊不分新舊,只分好壞。
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才不會因為日子久了就過時,反而越老越有味道。
年輕的Sir,就寫過《春光乍洩》的影評。
可你看,今天又寫它,仍覺得回味。
今年金馬獎,處處都在向《春光乍洩》致敬。
兩款主視覺海報,第一張,背景是《春光乍洩》的伊瓜蘇瀑布。
是的,都是我們記憶最深處的。
金馬影展也特地重映了《春光乍洩》。
甚至影展的邀請語,都用了《春光乍洩》的英文片名「Happy Together」。
可見20年過去,《春光乍洩》始終那麼牛叉,對影壇太重要了。
當年《春光乍洩》讓王家衛名揚坎城,成為首位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的華人,一舉奠定他國際大導的地位。
當年我們以為,從此中國人算是擠進去了。
但直到今天,也只有三位華人獲此殊榮,另兩個是楊德昌、侯孝賢。
專業評委被它徵服,普通影迷又怎麼說呢?
雖說是同志電影,卻打動了多少大眾的心啊——
豆瓣評分就是證明,24萬人給出8.8分,截至目前是王家衛電影裡最高。
都知道,王家衛是喜歡「翻越山」的。
他那句《東邪西毒》的臺詞就說:年輕時,總想知道山的那邊是什麼。
他的「山」,是他的時間,他的歷練,他的作品,他對未知的追求。
在網友心裡,《春光乍洩》是最高的山。
其實,它也是華語電影同性題材中的高山。
開頭,便是何寶榮(張國榮 飾)抽菸,盯著自己買的瀑布燈,說了句:
「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開始。」
後來兩人決定,去找燈上的瀑布。找到後,就回香港。
找到瀑布,是一次結束,也許還是一次新的開始。
王家衛的故事結構從來簡單,瀑布燈、瀑布,便是這個分分合合故事的全部。
瀑布燈,幾乎貫穿整部影片。
開篇,兩人激烈性愛時,床頭柜上擺著瀑布燈。
分手後,何寶榮被人打成重傷,黎耀輝(梁朝偉 飾)將他帶回家中,何看到黎還擺著瀑布燈便問:
「這燈還在?還以為早被你丟了。」
何寶榮的傷快好了,出去買煙。黎耀輝回來沒看到他,以為他又離去,一直陰沉地盯著瀑布燈。
何寶榮回心轉意,回來找黎耀輝,卻發現黎已搬走,桌上的瀑布燈沒帶走。
此後的日子裡,他常一個人盯著瀑布燈,空洞地盯著。
說白了,瀑布燈,是兩人情感的物化,以及變化。
而瀑布,是他們的想像。對浪漫的想像,對自由飛翔的想像,對歸宿的想像。
是的,他們商定了要去找瀑布。
後來,當何寶榮受傷,重新回到黎耀輝的懷抱,何主動提起:
「等我復原我們一起去?」
但最終站在瀑布下的,只有相對沒那麼不羈、沒那麼不穩定的黎耀輝。
何寶榮,沒有來。
開頭不到5分鐘的一段車戲,早已暗示了這段關係的結局。
兩人開車去找瀑布,結果路上車壞了。何寶榮讓黎耀輝推車,黎努力推,車突然發動了,結果……
何寶榮開著車跑了。
一個逃,一個傻乎乎在原地。
太像感情中的二人關係。
何寶榮喜歡刺激,率性而為,他受傷時可以在黎耀輝這座港灣停留,但一旦痊癒,他不甘寂寞的心又躁動了,想去外面的花花世界。
黎耀輝更穩定,活得更現實,最開心的日子就是何寶榮受傷的日子。
如果可以,他希望何的傷永遠不要好。
為此,他藏起了何的護照;為此,他囤了很多煙(好讓何再也不出去買煙)。
無奈拴得越緊,何寶榮越想逃。
太像我們為感情付出的一堆傻事。
這就是為什麼Sir覺得它好。
好的作品,當作者完成創作時,它自己就活了,帶著綿延的張力。
第一次看,下一次看,每一次看,很多鏡頭都飽含深意,給你這樣那樣的暗示。
更厲害的,這些暗示有些深藏多年,再在多年以後,又提供你新的回味……而那些甚至已經出乎王家衛本人的意圖。
今天聊得爽,就再多聊聊這種作者之外的奇妙張力吧。
比如《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講的是外遇,但這場外遇,一點不撕逼。
因為外遇的其餘兩個關鍵人物——周慕雲(梁朝偉 飾)妻子和蘇麗珍(張曼玉 飾)丈夫,從頭到尾都沒露面。
本片幾乎是留白的代表作,用最少的鏡頭傳達最豐富的信息。
Sir說三場戲。
一場敲門戲,蘇麗珍敲隔壁的門,門開。
蘇麗珍:我聽到隔壁有聲音,還以為是顧先生顧太太回來。(顧先生是周慕雲房東,同住一個套間)
周太太:還沒有,你找他們有事?
蘇麗珍:沒什麼,找他們聊聊天,你一個人?
周太太:是。
蘇麗珍:這麼早回來?
周太太:有點不舒服,就早點回來了。
蘇麗珍:你哪裡不舒服啊,我有藥。
周太太:不用了,我睡一會兒就好。
蘇麗珍:好啊,我不打擾你了。
周太太關門,門外,蘇麗珍收了笑,面色壓抑。
緊接著,門裡一個空鏡頭,周太太聲音響起:「是你老婆。」
只需一句話,我們便有了無盡聯想,腦補出完整的偷情故事——
此前,蘇麗珍的丈夫陳先生曾給她電話,說今晚有事,蘇麗珍告訴他,同一套間的房東一家今晚出去吃喜酒,自己也要加班,會晚點回,並叮囑丈夫記得帶鑰匙。
蘇麗珍敲開周太太的門,第一句話是不自然地說,我聽到你們這兒(隔壁)有聲音。
顯然,沒拍出來的故事應該是這樣:
陳先生知道妻子晚回,房東不在,便和周太太偷情,未料蘇麗珍回來時,兩人還沒完事,蘇聽到隔壁有丈夫聲音,震驚又不敢信,終於還是決定敲門試探。
還有一場周慕雲和蘇麗珍相互試探的戲。
在兩人相約的咖啡店裡,周慕雲說,你的皮包很好看,我也想給我太太買一個。蘇麗珍回答,這是我先生從外地帶的,在香港沒得買。
蘇麗珍接口問,我也有件事想請教你,你的領帶很好看,在哪買的。周慕雲回,這是我太太出差時在外地給我買的,在香港也沒得買。
說完話,兩人臉色都異常了……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嗎?
蘇麗珍繼續說,其實我先生有條領帶,和你一模一樣,他說是他老闆送的。周慕雲說,我太太也有個皮包,和你的一模一樣。
說完後兩人陷入沉默。
這場戲的最後一句話是蘇麗珍說的:
「我還以為,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不到3分鐘,劇情不過是交談,但信息量極大。
蘇麗珍和周慕雲都在懷疑另一半出軌,但又顧及面子,不便明說。
有人說王家衛的遮遮掩掩很「超現實」,但《花樣年華》恰恰讓這種含蓄與曖昧,貼近了現實。
這種所謂的含蓄與曖昧,把控不好可能讓觀眾雲裡霧裡。
點到即止,還能讓觀眾聯想,是導演用足夠細節鋪墊出來的功夫。
而細節怎麼用,用在什麼位置,什麼順序……又有講究。
領帶和手包的細節,其實前面早有暗示——
開頭,蘇麗珍讓丈夫給老闆帶兩個皮包,老闆要送給老婆和小三,丈夫問要不要帶顏色不同的,蘇說買一樣的就行。
後來,蘇麗珍上司戴上了自己小三送的領帶,蘇麗珍看到說:「領帶很漂亮。」
上司說,你能看出來換了新的?我還以為差不多。蘇麗珍回答,仔細看能看出來。
於是,正準備去接老婆的上司,換下小三送的新領帶,戴上了舊領帶。
蘇麗珍對上司的提醒,正是來自切身的體會;而外人的故事,又一次戳傷了她自己。
(這是細節運用到位的體現——反覆擊打人物內心,產生衝突)
還有一段吃飯戲,兩人對坐吃牛排,鏡頭切換間,張曼玉換了兩身旗袍。
梁朝偉也換了兩條領帶。
這暗示觀眾,他倆出來吃飯,可不是一次兩次了。
吃完飯後,直接接了一場車戲,張曼玉又換了一身旗袍。
談話的內容,由吃飯時的「你為什麼打電話給我」,變成了「你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
你說慢?悶?重複?
不,這才是真正的曖昧與糾纏。
簡簡單單幾個鏡頭,極其柔軟地表達了時光的流轉,關係的遞進。周和蘇的感情,從一開始的同是天涯淪落人,化出了牽扯不開的曖昧。
車裡,周想去碰蘇麗珍的手,蘇縮回手,兩個人的手上都有婚戒——
又一次無聲的矛盾衝突。
這才是敘事的絕世高手。
所以寫到這裡,Sir終於可以告訴你,年輕的我和現在的我,看到的王家衛有什麼不一樣。
年輕的Sir,看到的是一個感性的王家衛。
他裡面裝了青年的各種情緒,迷茫啊,衝動啊,自命不凡又孤獨啊……他用電影,包裹著生活的種種失望與意外。
那時的王家衛很寫意。在一個年輕人的眼裡,寫意足矣,因為年輕的生活不需要解釋。
現在的Sir,看到的是一個手藝的王家衛。
他一直追求更高級的表達,因為他想達到那座最高的山。光有感性,是爬不上去的。
因為那是電影敘事的頂峰,是如何跳出套路,貼近更多的觀眾,海涵更多的個體命運。
是別人已經說過的故事,我如何說得不一樣,因為說得不一樣,張力就不一樣,餘震就不一樣。
也只有這樣的高山,這樣的好片,會給每個不一樣的觀眾,不一樣的腦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想找個人養的柳飄飄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