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偵大隊立案一年內未偵結(走進經偵一線)
2023-08-06 13:28:16 2
經偵大隊立案一年內未偵結? 近日,女民警董奎芹照常來到白雲社區,查看商住樓物業租賃情況,詢問小區保安是否發現異常情況董奎芹是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漢中門派出所社區民警,她負責的白雲社區商業樓宇集中,商住樓、住宅小區多,「商務樓裡單位和人員流動性大,必須多巡查多了解,才能保證實有人口、房屋等管理到位,才能把樓『掃』乾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經偵大隊立案一年內未偵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經偵大隊立案一年內未偵結
■走進經偵一線系列報導⑥一些非法集資企業隱身商務樓宇和街道門店南京: 「掃樓」一年半 「揪雷」二千多近日,女民警董奎芹照常來到白雲社區,查看商住樓物業租賃情況,詢問小區保安是否發現異常情況。董奎芹是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漢中門派出所社區民警,她負責的白雲社區商業樓宇集中,商住樓、住宅小區多,「商務樓裡單位和人員流動性大,必須多巡查多了解,才能保證實有人口、房屋等管理到位,才能把樓『掃』乾淨。」
董奎芹所說的「掃樓」,是南京市公安機關2018年3月起聯合市場監管、金融辦、城管、街道社區等部門開展的「掃樓行動」,運用登門排查和大數據技術,對涉眾型經濟犯罪風險隱患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排查涉眾型經濟犯罪風險隱患2063個,化解矛盾隱患937個;立案查處非法集資類案件41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88名。
堅持防為上,排查涉眾風險企業「涉眾型經濟犯罪涉及眾多百姓利益,像非法集資的受害者既有夢想投資成功的年輕人,也有熱衷於養老保健的老年人,被騙的都是牙縫裡省下來的錢。犯罪分子瞄準不同群體的心理特點,打出種種誘惑性極強的招牌,危害性極強。」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梁學來說,事前防範勝於事後打擊追贓,開展「掃樓行動」就是堅持防為上、趕出去,做到打防結合。
記者了解到,「掃樓行動」是以基層社區、派出所為單位,對隱藏在商務樓宇和街道門店內的非法集資企業的數量、區域分布、經營方式、風險狀況、發案特點、危害後果等進行全面深入排查。對於走訪排查出來的風險隱患,採取約談警示、出具承諾書、責令停止相關行為、限期整改等措施,及時化解風險。「簡而言之,就是『清理一部分、趕走一部分、打擊一部分。』」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基礎工作大隊教導員李嘉斌說。
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六大隊大隊長高峰告訴記者,2018年5月,支隊研發上線「掃樓」登記平臺,要求各分局將排查的涉眾風險企業逐一登記,支隊組織實地核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平臺將報警多、糾紛多的企業進行標註,根據具體情況分為綠、黃、橙、紅4個等級。其中,標註為紅色的是有犯罪事實,夠立案標準的;標註為橙色的是已有明顯犯罪嫌疑的;標註為黃色的是存在風險苗頭和隱患的;標註為綠色的是需要公安機關加以關注的。社區民警走訪排查到的信息隨時更新,各經偵大隊民警隨時跟進。
多部門聯動,構建機制止損兌付因轄區樓宇經濟發達,鼓樓分局與區政府金融辦、市場監管等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劃定重點街道,逐步推進「掃樓行動」。鼓樓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劉振華說,通過對商業樓宇和街道社區的無差別篩查,列出風險企業名單,聯合相關政府部門上門做工作,今年以來全區涉眾型經濟案件發案明顯下降。
鼓樓分局還與檢察院、法院建立會商機制和長效機制止損兌付,一旦確定為非法集資類案件,能迅速進入案件偵辦狀態,及時凍結涉案資金,確保嫌疑人迅速到案。2018年3月,湖南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發現許多老人聚集在某公司購買基金,經查該公司涉嫌以留學、連鎖加盟為由非法吸收資金。分局經偵大隊迅速立案查處,及時警示投資者規避風險,使投資者免受更大的損失。
大數據預警監測,宣教結合強化防範「如今許多非法集資企業不敢再大張旗鼓地以投資、理財等名目進行宣傳,轉而冠以生物科技、軌道交通、能源信息等時髦名字,欺騙性和隱蔽性極強。」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紀委書記邊偉榮介紹。
對此,南京公安經偵部門在不斷夯實社區經偵警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精準式宣傳教育,應對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新變化。
建鄴分局依託大數據技術,研發非法集資企業監測預警系統,及時發現高風險企業,實時預警萌芽狀態的非法集資企業,做到「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系統運行以來,已對全區數百家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目前已立案查處6家非法集資高風險企業。同時,組織開展多輪防範非法集資專項宣傳活動。經偵民警創作了系列宣傳動畫片,在居民小區、商業樓宇循環播放,鮮活的畫面、接地氣的案例和警方提示很受市民歡迎。
讓「心存不軌」的公司難以立足「今年以來,我們通過『掃樓行動』排查出風險企業上百家,已聯合整治40餘家,立案偵查26家,抓獲非法集資犯罪嫌疑人146名。」秦淮分局經偵大隊大隊長何舜介紹,分局廣闢線索信息渠道,對涉眾型經濟犯罪警情堅持每日一通報,對重點單位掛圖作戰;凡接報警情必上門登記檢查,有可疑的一律約談負責人,並與相關部門一起採取行政措施。今年年初,淮海路派出所民警根據群眾舉報線索,發現位於高檔寫字樓的一家信息公司存在風險隱患。派出所及時會同區金融監管部門對該公司採取約談警示、責令停止相關行為、限期整改等措施,該公司很快搬離。
「一次社區保安員告訴我,近期樓裡有許多老年人進進出出,都是去一家新入駐的公司的。我到這家公司一看,營業執照與實際經營業務不符,還打著投資農業養殖的旗號,投資回報率很高,便將情況登記上報。」董奎芹多次去這家可疑公司檢查,並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很快,這家公司就偃旗息鼓離開了南京。
作者:馬永梅 許政 馮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