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道德模範的觀後感

2023-07-30 16:50:49 1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模範的觀後感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道德模範的觀後感【一】

  今天,陸老師給我們看了道德模範事跡介紹,大家都很有深的感觸,其中裡面最令我感動是何玥.

  何玥是一個很好的女孩,不幸的是病魔每一天都在折磨她.她的腦袋裡邊有一個惡性腫瘤,一直威脅著她的生命,學校裡的老師同學捐給了她兩千元的愛心錢給她冶病,她卻用這些救命錢捐贈給了災區.她說「因為災區的人們比她更需要這些錢和東西。」她的病情一天一天在惡化,最後她告訴自已的父母,她死去以後,要把自已的器官無償捐獻其他的病人。她的父母開始不答應,可最後還是在何玥臨死前的一天答應了何玥遺願。

  看完這個故事,我熱淚盈眶,捐獻器官這個能有幾個人能做到。我真正是被何玥那助人為樂,善良等美好的品質所感動。面對死亡,誰能像何玥那樣平靜而倘然地對自已的親人說:「等我死後,要把器官捐獻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們。」這樣的話許多成年人都說不出口,何玥這個平凡的小女孩卻說出了口。這足以證明何玥這個行為有多麼偉大。那一些接受何玥器官的人又曾認識何玥呢?相助為必曾相識?

  何玥她並沒有死去,她死去的只是軀殼而已,她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道德模範的觀後感【二】

  10月16日晚8時,CCTV-1播出了「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市信訪局通知幹部職工在家自行收看,大家無不熱淚盈眶、感受良多。

  「百歲老兵」王福昌、「板凳媽媽」許月華、「氫彈之父」于敏、「最美孕婦」彭偉平、「最美女孩」周美玲……一連串平凡而響亮的名字震撼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頒獎典禮結束後,廣大幹部工紛紛把觀後感傳來,以下將廣大幹部職工的觀後感歸納一二。

  所感所思之一:在這個物慾橫流、經濟大發展的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道德的力量帶動了一批又一批人,並將代代相傳,這種力量是勢不可擋的。道德模範為什麼能感動人?因為堅守道德這塊陣地,是人心所向,是社會和時代所需。道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信仰和誠信上的制高點,而法律則是一個底線。人們關注這個典禮,不光是關注典禮的本身,更是關注這個社會的道德制高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堅守住這塊陣地。

  所感所思之二:金漢路遇匪徒搶劫一對母女,臨危不懼,挺身而出是我們想起曾親眼看到身邊的扒竊行為、偷盜行為,也曾遇到他人的緊急求助……但我們又是否曾猶豫不決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亦或擔心自己因此遇到不必要的麻煩?其實,當我們在抱怨社會治安差時,抱怨生活的安全感逐漸缺失時,我們不應將責任一味地歸咎於政府、歸咎於公安、歸咎於社會,匡扶正義、守護平安應該是全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共同義務。只要你、我、他能齊心協力站出來,肆意的扒手、小偷休想猖狂作案?犯罪分子怎敢目無法紀?其實,守護他人的平安也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平安,幫助他人的一時之需也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善良之門。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弱小,但很多人的力量聚集到一起,將成為一股強大的正氣洪流。

  所感所思之三:弘揚時代主旋律,是廣大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普通群眾的眼裡,世風日下和少數黨員幹部的誠信缺失和瀆職腐敗有很大關係。黨員幹部是這個社會正氣的踐行者與模範帶頭者,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只有黨員幹部行動起來了,走在了這個時代的前面,群眾就會自覺的跟上來,社會風氣就會好起來。

  所感所思之四:現階段,我們要加大對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讓我們的同齡人,更讓我們的下一代牢記道德之光。道德模範讓人們看到了良知的希望,點亮了人們追尋美德的燈塔。相信通過黨的領導、政府的牽引,人民的努力,溫暖會流進每個人的心田,火炬永遠不會熄滅,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道德模範生生不息.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