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的經典觀後感
2023-07-30 16:01:35 2
《國家寶藏》是由中央電視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文博探索節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國家寶藏》的經典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國家寶藏》的經典觀後感一
每一天晚上7:30分,我都會觀看中央四臺播出的電視節目《國家寶藏》,看著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國寶,聽著講解員講述每一件國寶後面的傳奇故事,我做夢都希望能親眼目睹這些珍寶。機會終於來到了,3月30日至7月1日國家博物館在長沙舉行《國家寶藏》的展覽。聽到這個好消息,我興奮地一蹦三尺高,沒想到美夢成真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媽媽帶我去看展覽。
五月六日,陽光明媚,春光燦爛是一個有利於出行的好天氣,我們早早地來到省博物館看展覽。走進博物館一看,慕名前來的人可真不少。整個展館裡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洩不通。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大家排著長龍一樣的隊伍,一個接一個魚貫而入。每一個人都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專注地觀看展覽。他們有的拿著相機在不停地拍照;有的拿著筆和紙認真地記錄展品的介紹;還有的在耐心地聽講解員的講解……
這次展出的國寶有精巧玲瓏的酒杯,笨拙的犀牛酒壺,還有舉世聞名的,品種繁多,讓人看得目不暇接。每一件展品都巧奪天工,好像出自鬼斧神工之手,讓人讚嘆不已。每一件國寶不僅價值連城,還都有一些傳奇故事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個造於漢代的犀牛尊,它昂首佇立,體態雄壯。形態逼真,憨態可掬,就像是一隻活生生的犀牛站在你的眼前,惟妙惟肖。
在幾千年前生產力並不發達,但我們的祖先們憑藉著他們的聰明才智,製造出這一件件舉世無雙的精美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國悠久文化的歷史見證。但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國家雖然在不斷地發展,但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遠的距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向我們的祖先學習,學習他們勤勞勇敢的精神,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創造,為民族富強而努力學習,為中國重新走向世界強國之林而努力拼搏。
《國家寶藏》的經典觀後感二
漫漫歷史長河,悠悠中華文化。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文化。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為我們擁有如此燦爛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是,對這些「自家」的「寶貝」,我們卻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看到博物館的那些文物,往往也是看個熱鬧、看個新鮮,看個樣子,走馬觀花,對這些文物的來歷、背景、傳承、故事卻是不求甚解。
而更多的卻是對這些文物毫無興趣的同胞,不能當飯吃,不能當錢花,看上去也不好看,有什麼好看的。
《國家寶藏》這個節目把這些與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的「文物」擺在了我們面前,給普通人一個機會,讓專家、學者來給我們解讀文物,講述文物故事,使枯燥的歷史一下子鮮活了起來。庸俗一點說,也把那些熱衷於追逐「熱點」的「庸人」拉到了這些「寶藏」面前,讓人在滿足「虛榮心」的同時也傳播了中華文化。
看了一集半,聽著「文物」故事,感受古人思想。兩千多年前的文化通過「文物」這個載體傳到現在,兩千年,對於宇宙來說可能是轉瞬之間,對人類來說,卻足以顯示人類的渺小。而一件東西,卻能跨越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經歷戰亂、經歷朝代的更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物質文明保障精神文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於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變成了人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xx大報告中,總書記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他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作為國家喉舌,中央臺的這類文化節目還是很有質量保障的,絕對值得一看,值得引起大眾的關注,引起話題,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