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你的名字》動漫電影觀後感

2023-07-30 11:52:53 2

  《你的名字》這是一部日本動畫片,影片至16年12月2日再中國上映就一直佔據全國高排片場次。接下來小編搜集了《你的名字》動漫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你的名字》動漫電影觀後感

  新海誠,那個隨便一幀截圖都能拿來當桌面的傢伙。憑著超強的次元破壁能力,栩栩如生、鮮翠欲滴的畫面成了他的看家本領。相比之下,劇情卻始終是一聲嘆息。不過厲害了我的誠哥,最近一發力憋出了大招《你的名字》,突破短板的同時票房也突破百億大關,跑步進入了總排行的前20。這部片不僅被譽為他的集大成之作,就算說是進階大師的敲門磚,好像也不誇張。

  故事依然建立在少女心和中二病的情結以及時空穿越和平行世界的架構上。小鎮姑娘三葉和東京男孩瀧在夢中交換身體,並且交換日記來互通信息。彼此以女子力和男友力在對方的世界如魚得水。前半部分輕快愉悅,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出自傷春悲秋的誠哥之手。

  故事進行到一半,露出崢嶸。彗星來臨的前夕,相隔三年的時差與一座小鎮的陷落,神諭的指引,樸素的神性,玄奧的神跡,末日的危情,起到提挈和升華的作用,將大宇宙奇景與小兒女情長繡成一幅瑰麗的畫卷。

  纖柔、敏感、細膩,在新海誠最擅長營造的孤獨感中,幾近標籤。繁華簇擁中,斯人獨憔悴的是他,人潮洶湧處,獨一人逆流的是他,他拿著放大鏡,把稍縱即逝的不確定感觸聚焦、放大,獲得深刻共鳴的同時,也給人造成跌入深淵的三萬噸內傷。

  著名哲學家兼段子手王菲女士曾說過:每個靈魂都孤獨,再怎麼親密的關係也有不能溝通的地方,人在內心深處或本質上是不能完全溝通的。《蒼井優X4個謊言裡》也有金句:原本我們就是孤獨的,所以才會想和別人產生牽絆的。

  一個人如果老是叫嚷著寂寞,多半是矯情。但一個人如果時常感到孤獨,可能他真的就是孤獨。寂寞是情隨事遷的,孤獨是自給自足的。寂寞是向外伸張索取的暗示,孤獨是自成封閉迴路的密碼。寂寞會叫人悶得發慌,孤獨卻令人內心充實。

  作為一個敏感、纖細、對孤獨靈敏度很高的人,孤獨和它的衍生物就可以把他的小世界修葺得蒼翠繁盛。每一個腦洞都能幻化出波雲詭譎、自成一體的宇宙。

  更驕傲一點說,每個人的孤獨只適合自己默讀,怎麼描述怎麼體會怎麼深入只有自己最清楚。

  當一切擺在了臺面,擺著與人溝通的姿態,反而失之完滿。過於深入、局限地挖掘自己的小世界,有時會被詬病為賦新詞強說愁,如果又沒有一個著力點來支撐,難免顯得小家子氣。

  還好,《你的名字》裡,情緒和手藝都在,但不似以前虛無縹緲了。甚至可以說,新海誠電影裡所有莫名其妙的憂愁,所有惝恍迷離的追尋,都在這部電影裡找到了共同的路徑和答案。誠哥終於在自縛多年的繭裡拍翼成蝶。影片基於宏大格局而生的殘存記憶和潛意識召喚,引致男女主在不同時空滾落下一滴眼淚。漂浮的愁緒就這麼找到了有力的支撐點。

  那個有著頑固深海孤獨症的少年,成長為大叔之後,依然秉持著他使命般的孤獨與自由,展開對情感宇宙的探索秘旅。這一趟,找到了自己的玫瑰星球。

  被洶湧人潮擠散的夢中人,地鐵上的縱使相逢應不識,「逢魔時分」過後的煙消雲散,為一份既視感而生的兩端情怯。三葉和瀧只能將記憶鑿刻在空氣裡,那麼用力而又傷感,直到攥在掌心中的秘密被打開,一下子就把整顆心都擊沉了。

  那一段長鏡頭真是神了:手腕上的紅線,幻化成彗星的軌跡,幻化成孕育生命的臍帶,幻化成個體的年輪,扭曲、纏繞、還原、連接,化作時間,化作「結」,破譯出土地與穹蒼的呼應。宇宙洪荒的孟浪讓繩索縱弛,宿命的牽絆又讓它繃緊。交匯時若即若離,冥冥中千絲萬縷。

  所以一點不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在電影院裡看得嚎啕大哭。說是「青春不滅、純愛不死」還是覺得清淺了些。新海誠的某一種固執,真的可以戳中很多人,那些相信「在某一個時空會有另一個我過得很開心」的人,相信「心愛的人死去會化作暗物質守護和改變星軌」的人,相信「於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人……為了吾道不孤,為了赤心和天真。

  赤心能讓我們在宇宙萬物中涵泳優遊,天真則讓我們在世道萬象中有所憑恃。任世界碾壓、衝刷和捏塑,看似百無一用的東西化為掩體後,至少能幫他們獲得甘願的勇氣。

  說來也巧,看完這部電影的幾天,我就去了日本,雖然只在關西晃悠,可代入感太強烈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潮,地鐵的呼嘯而過,每個人都冷漠、禮貌、客氣地保持距離。腦子裡迴蕩著《青春咖啡館》裡寫的:大街上的邂逅,高峰時刻在地鐵站裡的相遇。那個時候人們也許應該用手銬把彼此鏈在一起。什麼關係能夠抵擋住那種把你捲走、讓你失去控制的浩蕩人潮呢?

  生命何其蕪雜,相逢何其稀罕。人與人的孤島短暫接壤,浩瀚與溫柔,混沌與註定,動蕩與記認,終究還是從哀愁中汲取的靈感。

  一顆彗星會形成浩劫,一個村莊會湮滅,繁華頃刻會崩塌,記憶也會漫漶,曾有過的刻骨銘心變成不知緣由的悵然若失,無論本片的結局如何像童話般美好,餘味還是氤氳在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上。餘味裡仍氤氳不去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將深刻的無奈化為美感封存,便是對當下抱著徹底的投入和敬惜之心,才能坦然無愧於來日的遽變。

  想來又感傷又釋然。人與人的交匯,能在真實中捕捉的,都不過是些片面辰光,可是,人與人的關係,放諸寰宇、時空的坐標觀想,又豈止於生死。

  篇二:《你的名字》動漫電影觀後感

  新海誠帶著《你的名字》來到中國,以其乾淨的天空、彗星的尾焰徵服了每一個觀影人,而在這段跨越時空的愛戀中,又以其獨特的東方哲學的思維叩開了人心的大門。

  兩千年前,世親菩薩的《百法明門論》中的不相應行法在影片中被電影當中片段式的夢想與現實的交織,融合在一起,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時」是人為創造的,凡夫為了自我證明事物變化的過程,創造了時間,而在《你的名字》當中,新海誠卻將時間虛化了,兩個人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的時間軸。男孩認識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的三年後的東京,即使地鐵相遇,也不過是一個人的欣喜。同一世界的兩個不同時間點,真實的存在卻又真實的錯過。

  影片的後面,兩個人在一抹夕陽下,第一次跨越時間看到了對方,想要寫下彼此的名字,卻終究都不曾如願。男孩留給女孩的,不過一句「喜歡你」。

  新海誠這樣的安排,使得我們不得不提及不相應行法中的「名身」,也即是我們對萬事萬物的命名。名稱是我們判別事物的方式之一,但佛教認為,這也是不真實的。我們總幻想著一切事物的不變與長久,可是卻被騙了。

  男孩和女孩的身體互換,他們的名字是什麼?時間洗禮後,互換身體的事情如夢般消逝,他們夢中的身份是什麼?當八年後再次相逢,他們凝視對方的眼睛,彼此的名字是否還是那麼重要?

  佛教有一句話,「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男孩和女孩數次的身體互換,不曾讓他們記住彼此的姓名,他們只記住了那種深印心底的思念,這種思念從來不會影響生活,可是當緣分出現、彼此相逢,他們就知道,對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這就是唯識所說的「種子」。

  所有的不相應,都是我們凡夫的自我欺騙的產物,認清這些真相,生命似乎什麼都沒有剩下。但是新海誠簡單告訴我們兩個字:珍惜。

  溫暖飽滿的色調刻畫的是世界的美好,哪些悲涼的苦痛沒有任何人能夠逃避,但是災難總會過去,真正影響生命的是那些內心因緣的種子。

  男孩為了拯救三年前那場災難,踏遍山水,找尋方法,換來了三年前女孩的身體,那麼努力地去勸說,或許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那麼的天方夜譚,因為在他們心裡,或者說在我們心裡,從來不覺得時間是可以超越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時間一分一秒地前行,永遠不會變化,但是男孩和女孩在夕陽下的湖邊相互交替,打破了成見,因為所有的時間、空間都無法抵擋「種子」的現行——所有的客觀,都不能阻擋因緣的和合;時空的隔離,逃不開夕陽一線地奇蹟相逢。

  所以,「當下一念」從來不是某一個時間點,而是生命的所有。

  當男孩和女孩不再交換身體時,他的內心才隱隱有一種失落的感覺,等到真正明白自己的追求時,風已吹過,人已離去。

  電影很真實,在於其都對現實世界的時空觀的再思考,用男女主人公維繫情感的一根紅線,代表了人深藏心底的思念,或者,我們更直接地稱之為「種子」。而電影的情感是有一個醞釀的過程的,從陌路到情愫的爆發,都有一個情感的積累。這裡所依靠的,就是不斷交換身體後留下的信息。兩個人通過對彼此生活的窺探,不斷加深了印記,這便是薰習。

  最後的相遇,不過是一個結果,就像花種,深埋土地,可是陽光照射的溫暖和清水流淌的滋潤終將使其開出美麗的花朵。不用糾結於時間,八年後相遇乃至十八年後相遇,都是一種必然,梅花縱然不曾春夏開放,卻也會依然在冬雪中傲然而放。

  所以看似複雜的電影,並沒有那麼複雜。之所以帶給內心強烈的衝擊是因為導演對於情節的把握和高於常人的思想高度。導演賦予電影靈魂在於他沒有把故事情節單純停留在情感上,而是將不同於常人的世界觀拋給了觀眾,同時也將「珍惜當下」的觀念潛移默化地藏在觀眾心底。

  當電影結束,屬於我們的生活卻並未就此結束,於生活而言,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都沒有什麼不同,因為都一樣。除去珍惜當下外,我們更應該懂得的是自己的心。我們對於更好的明天一路狂奔,並勇敢地去抓取,只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讓善法和合,展現一個美麗的未來。

  篇三:《你的名字》動漫電影觀後感

  第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凡是重要的事情請一定要及時再及時、反覆再反覆記錄,不要認為自己的記性有多好。重要的事情說多少遍都沒用。這也是動漫當中實在無力吐槽的一點。

  好吧,我再承認,我不解風情,不懂浪漫,不懂欣賞。可是這劇情需要的意圖也太明顯了吧。硬生生將你帶入那個場景,告訴你,你就是不記得那個人的名字了。唉。

  第二:女配角一定不能漂亮,絕對不能漂亮,一定的一定絕對的絕對不能漂亮。動漫當中出現的一個人物,奧寺前輩。果然女配角比女主角漂亮,這就一定是青春言情劇的套路。而且確實相當吸引眼球,完美形象唄。至於一個小細節,故事最後奧寺前輩手上的戒指,和男主角死黨手上的戒指,總是有種就是想要你往兩個人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方面去想。哎。

  第三:莫名其妙網上看見一個點,說是男主在寫給女主手上的名字,為什麼不是男主的名字,而是那啥。因為正面去看,是男主的名字,然後調轉180°反過來看,就是幾個字。我還以為新海誠還有這麼變態感人的點,結果一查,YY罷了。只不過是另一個感人的梗罷了。

  假設你們互相曖昧,但彼此並不知道對方名字,相約不說出來而是寫在對方手心。寫那三個字總比寫名字直截了當浪漫得多吧。而更加不解風情的在於,在諮詢朋友之後得知,更有可能男主不寫名字的原因在於,日文裡那個名字短時間內還真沒辦法寫好。所以咯,攤手狀。

  當然了,要強行解釋為,為了給整部動漫主題「你的名字」作點睛之筆,我也認了。

  第四:男女主角,你認真去想,他們其實是姐弟戀。正所謂女大三抱金磚。我給大神長跪不起。這雞湯得趁熱喝。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