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拼團的可悲(名媛拼團什麼梗什麼意思)
2023-07-12 15:15:18
名媛拼團的可悲?名媛拼團是什麼梗?一周一瓜,瓜瓜新鮮,吃夠了明星瓜,這周我們就來恰恰這普羅大眾的「上層社會」瓜,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名媛拼團的可悲?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名媛拼團的可悲
名媛拼團是什麼梗?
一周一瓜,瓜瓜新鮮,吃夠了明星瓜,這周我們就來恰恰這普羅大眾的「上層社會」瓜。
這幾天的「名媛拼團」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各大吃瓜群眾也是吃足了這群社交平臺「頂流」的瓜。
這次事件來源於一個據說是斥500元「巨資」潛入名媛群的「吃瓜」網友。
一句話概括就是那些在各大社交平臺看似「豪」無人性的「上層人士」,其實有很多都是在群裡拼團然後去打卡拍照的人。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平時會蹭個車,蹭個logo,發發圈,曬曬「富」,虛榮心這種東西,人皆有之,多多少少,無可厚非,但是一旦被戳破,看著也是有點啼笑皆非罷了。
由於瓜料太足,我又順網吃瓜,發現了某寶上面的「朋友圈展示面」這個瓜。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原來還有「男名媛」!還形成了「產業鏈」!
那又是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呢?甚至會形成產業鏈呢?
第一種原因,就是我們上邊提到的——虛榮心作祟,就是為了面子,博博眼球。
現在這個社會,看顏值,看衣品,看搭配,說白了就是看「牌子」。有時候朋友圈的文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圖,圖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logo,看logo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看似不經意地漏出logo讓你看見我「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生活。這樣看起來,這還真是門學問,炫富也不容易啊!
第二種,就是營銷帳號,以漲粉為目的。
在很多高檔酒店,你會看到,一群人,端著一水的專業攝影器材,圍著一張點了一個下午的菜品的桌子,幾個穿著光鮮亮麗的「美女」坐在那裡,輪番假裝吃飯,然後拍照,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最終這些照片就會到達各個同類型的社交帳號,進行批量操作:文案、發送、水軍、帶節奏,一氣呵成。這些帳號大多數都是同時期同一批工作人員(或者機器)一起孵化的,只要有一個能存活下來就達到目的了。所以說,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
第三種,是古今中外,屢見不鮮的—混進上層圈子,實現捷徑式的「暴富」。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巴爾扎克就用筆給我們描繪了類似的場景,有些人為了親吻貴族的腳尖,帶上了所謂的寶石和戒指。這第三個原因實在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也是經常為一般人所不屑的,可卻偏偏每個時代都有數不清的人趨之若鶩。
他們以為這些奢侈品就是可以進入另一個圈層的敲門磚,正如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樣,以為買個包就可以進入「太太圈」,殊不知,自己在那些人面前是一錢都不值的,或許閒談起來,也不過是一個一笑而過的笑話罷了。
換個角度再來想,如果憑藉這些進入到所謂的另一個圈層,又能怎樣呢?不依然還要重複這個怪圈嗎?
「名媛拼團」事件大致也就是這三種原因,被曝光也只是把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以後該有的還會有,但是估計大眾的焦慮感會少很多:原來我們看見的那些「白富美」、「高富帥」,可能也只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或許白天光鮮亮麗,晚上也只能擠擠地鐵,吃吃外賣。
而像我們這些看戲的普通人也會繼續拿著工資看著「臺上唱戲」:年年歲歲人不同,歲歲年年事相似。
上海名媛拼團事件是什麼?
眾所周知,對於名媛這一詞語的理解就是那些出身名門富貴之家,才貌雙全,經常出入高端交際場合的,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女人。但是最近曝光的上海名媛圈拼團事件也是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網曝出不少微信群的聊天記錄截圖,在名媛群裡不少的群友們通過平淡的方式住酒店總統套房、和五星級下午茶、租豪車和包包,甚至就連Gucci的襪子也要拼團。不得不說這個聊天截圖被曝光之後一時間在網上也是沸沸揚揚,不少網友紛紛直呼大開眼界。
可以說上海名媛群拼單事件也是不斷的發酵,不少網友紛紛表示不可思議,感慨這就是所謂的「名媛」,明明沒有錢,卻還要裝作名媛。甚至有網友直言簡直就是大型拼單現場,升級版的拼多多。
而對此事件,一自稱上海名媛群女孩出面回應,表示雖然我們經濟並不富足,但一分一毫均是正當勞動所得,喜歡奢侈生活沒有錯,買不起但可以拼得起,選擇拼單的生活方式,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對於上海名媛群女孩的回應,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不買帳,甚至直言這就是打腫臉充胖子,虛榮心作祟。不得不說這個女孩本是出面澄清但結果卻是引發網友們對「上海名媛群」的新一輪熱議。但也有網友對於女孩的回應也表示贊同,認為只要不觸及法律就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力。
來源:中華網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