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倫暮白首什麼時候拍的(任嘉倫暮白首8大特色)
2023-07-12 12:24:42 1
文/丁敏君
任嘉倫和張慧雯主演的《暮白首》正在熱播,這部劇的口碑整體還算不錯,但熱度卻不是很高,甚至還有網友列出了8大「槽點」。
不過就像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一樣,這所謂的8大「槽點」換一個角度來看也是8大「優點」,似乎精品好劇和「爛片」只在觀眾的一念之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劇的8大特色吧。
主角不是「錐子臉」
或許是因為韓流偶像的崛起,導致很多「飯圈女孩」的審美發生變化,她們又將這種審美帶回國內的娛樂市場中,所以錐子臉、高鼻梁逐漸成為了年輕明星的標配。
而《暮白首》中的主演們卻並非如此,無論是男主任嘉倫還是女主張慧雯,嚴格意義上講他們都算是「包子臉」,有些可愛但卻不夠驚豔。
如果錐子臉是選角標準,那麼《暮白首》的主角們的確有些「非主流」。
不過大部分網友還是願意支持任嘉倫和張慧雯的:「難道非要所有演員都長一個樣才算是符合大眾審美嗎?」
這樣看來,主角都是純天然的「包子臉」演員不僅不算是《暮白首》的槽點,還算是這部劇的特色和優勢。
想要找千篇一律的「美女」或是「帥哥」很容易,但是要找到長相有辨識度、演技又能夠達到標準的演員卻很難,而《暮白首》劇方卻做到了。
服飾內有乾坤,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
對於很多喜歡追劇的網友們來說,看古裝劇除了看劇情和演員們的顏值之外,古裝造型也很重要。
比起任嘉倫和張慧雯此前出演過的那些古裝劇中的造型,《暮白首》的服飾顯然過於低調,甚至還被不少人說成是「粗布」。
不過如果大家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主角們所穿的服飾其實是內有乾坤的。
像是任嘉倫所穿的戲服,大部分都會在領口或是袖口秀上暗紋,甚至就連配飾都是道具組專門定製的。
諸如貝殼、金屬、皮料等材料都能夠在演員們的服飾上看到,只不過需要考驗觀眾的眼力罷了。
論細心程度,恐怕很少有劇組能夠與《暮白首》相比,但這些花了心思設計的服飾卻很難在鏡頭中突顯出來,也是讓人很無奈。
或許這也是大部分古裝劇攝製組都面臨的難題,如果服裝太過精美很有可能會喧賓奪主,但如果將匠心都體現在細節處卻又無法被看到,又會缺乏亮點。
過分真實,幾乎無特效
從已經播出的劇情來看,《暮白首》中的特效鏡頭相對較少。
甚至就連放火燒花這樣的鏡頭也是實景還原,包括女主捅馬蜂窩、男主給女主針灸等畫面都是實拍。
在一部分網友們看來,不用特效全都用實景雖然在真實性上有了保障,但很有可能會影響觀感。
但也有網友認為或許就是因為「摳圖劇」太多,所以觀眾反而對特效形成了依賴。
時間再往前推個十幾年,其實在沒有特效加成的年代反而有更多的優質作品。
劇組太「有錢」,道具過分真實
雖然劇組沒有花太多錢做特效,但也不是「沒錢」。
有網友在看完劇集之後直言劇組「太有錢」,就連茶壺等道具都有十幾套不同樣式的,更不用說燒雞、烤魚、火鍋等道具反覆出場並且每次都是實物了。
劇情節奏太快,2倍速功能無用武之地
除了道具和特效等問題存在「爭議」之外,劇情節奏太快也讓很多人感到不太適應。
尤其是習慣使用2倍速追劇的網友們,大家紛紛表示不敢再用類似的功能了。
男女主角第一集就互生情愫,十幾集就已經談婚論嫁的程度,真的超越了大部分同題材的劇集,同時也讓很多人固有的追劇模式受到了挑戰,所以關於這部劇的評價自然是褒貶不一的。
古偶變武俠,觀眾想要的太少,編劇給的太多
其實很多人追《暮白首》都是衝著男主任嘉倫來的,在大部分粉絲們的設想中,這部劇必然是古偶劇。
但由於劇情節奏過快,兒女情長的故事基本上前10集就解決了,從預告的內容來看,後續劇情大多涉及到江湖紛爭,這似乎也讓《暮白首》從古偶劇變成了武俠劇。
全員「黑蓮花」,反派魅力足
而原本劇中許多臉譜化的反派人物,隨著劇情的發展也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魅力。
也可以說這些反派都不算很「壞」,雖然每個人都是「黑蓮花」,但「黑蓮花」也有自己的苦衷。
很多網友們都表示自己不知道該支持任嘉倫和張慧雯飾演的角色還是應該支持「反派」,似乎站在角色各自的立場上考慮,他們都是對的。
任嘉倫不演苦情劇,人設反差過大
此外,任嘉倫算是因為在《大唐榮耀》《錦衣之下》等頗具苦情色彩的劇集中的表現才獲得了大眾認可的,但任嘉倫在《暮白首》中飾演的角色卻有些「中二」,性格也非常活潑。
這與很多人對任嘉倫的固有印象不同,一部分喜歡任嘉倫演苦情角色的粉絲們似乎很難接受這個新人設。
其實綜合以上8大「槽點」我們不難看出,大部分「吐槽」都不能真的算是「槽點」。
當我們習慣了某種觀劇模式的時候,甚至可以忽略這種模式本身的對與錯,只為將這種習慣延續下去,所以當有一部作品打破了這種固定的模式之後,便很難被所有人接受。
但如果站在一個更客觀的角度來看,《暮白首》正是因為規避了很多「亂象」反而讓自己變成了「另類」。
但相信只要用心做好每一部作品,總有一天,整個行業的環境都會越來越好。
你覺得《暮白首》好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