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2位人物介紹(水滸傳是一部大戲)
2023-07-12 10:11:43 3
大凡一本書,一部戲,都要有一條主線,有一兩位穿針引線之人。而縱觀《水滸傳》,智多星吳用及入雲龍公孫勝給我感覺都屬化外之人,他二人不求名、不圖利,絕頂聰明之人卻非要來攪梁山這一趟渾水,也許他們的使命就是要幫助施耐庵演完這一步《水滸》大戲。
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此人不異於《水滸傳》中的諸葛亮。應了那句話,"高手在民間",出身鄉裡的他熟讀萬卷經書,精通六韜三略。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才能直不亞於諸葛孔明。
吳用的出場,起於劫生辰綱一節。當日赤發鬼劉唐將生辰綱一事告訴晁蓋後,晁蓋立刻蠢蠢欲動。但是,一個好漢三個幫,獨晁天王一人難以成此大事,於是,吳學究應聲而出,並且經其引薦,帶來了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等兄弟三人。
當此之時,晁天王說他此前做了一夢,夢到北鬥七星直墜到他屋子上,鬥柄上還另有一顆小的星星,化作一道白光去了。(題外的話:古人的夢及觀天象之術怎麼那麼準?)果然不出所料,此時入雲龍公孫勝,道號一清先生出場了。
七星聚義,加上白日鼠白勝,於是在吳用的一番設計下,青面獸所護送的生辰綱被成功盜取。後來東窗事發,幾人不得不落草為寇,生辰綱事件也就成了促成梁山眾人聚義的第一把火。
待得上了梁山之後,秀才王倫心胸狹隘,嫉賢妒能,不願意接納。林衝一怒之下殺了王倫,然後讓晁蓋坐了梁山上第一把交椅,此時智囊吳用坐了第二把交椅,而公孫勝也因為其鬼神不測之機,呼風喚雨之法而被推到了第三把交椅上。
入主梁山,接下來就是要賺得那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將歸位,首要的便是天罡星宋江了。可惜宋江一身忠義道德,不肯為寇,後來在寫下反詩面臨被誅的時候,才不得已上了梁山。自此梁山更是如虎添翼,才這一過程中,宋江的個人威望所帶來的人格魅力固然不可磨滅,但是,吳用的計謀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吳用的雙掌連環計,助宋江打下了祝家莊。一身謀略在身,在賺得其他人諸如徐寧等上山時,不得不說,他甚至於勝過諸葛孔明,陰謀陽謀都可以玩的那般得心應手。有些時候確實是狠了點,比如為了讓玉麒麟盧俊義入夥,生生的把一大富大貴之人搞得鋃鐺入獄。但也唯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這條線的發展。
後來盧俊義上山後,宋江出於種種考慮,總想把這梁山第一把交椅之位讓與盧俊義。此時此刻,一塊刻有天罡地煞星的石碑應運而生,而位於榜首的天罡星赫然就是宋江。天意如此,估計宋江再不會推脫了。雖然未能在書中找到關於這塊石碑來源的蛛絲馬跡,但是我想這不外乎吳學究和公孫勝的又一傑作,而這把火也把梁山的事業推向了高潮。
之後,梁山在宋江和吳用的帶領下,先大破朝廷的幾次圍剿,後來接受朝廷的招安之後,又帶兵徵遼,打得遼國落花流水。又順次殲滅了王慶、田虎等。一系列徵戰中,智多星和入雲龍功不可沒,正如他們的名字一般,一個是智囊,一個是入雲龍,二人一旦出馬,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待剿滅方臘,多位頭領歿於此役後,眾人都有心灰意冷之意。公孫勝選擇了隨師傅羅真人繼續修行,傳承其衣缽。而吳用則在宋江、李逵等人死後,來到蓼兒窪,與花榮選擇了雙雙縊死於宋江墓旁,後來四人共葬於此。
想吳用與公孫勝一生,不太符合眾人被逼無奈而只能落草為寇之理。吳用本為鄉中一學究,觀其一生,不求名、不圖利,卻始終走在這幫造反之人的前列。而公孫勝師傅羅真人為得道高人,公孫勝本人也不外乎一化外之人,不慕於俗世。可就是這樣的二人,卻甘心為梁山大業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合理之解釋,就是二人是主演的同時,也是總導演吧!
覽今古奇書、陳中外高見。擬一拙作任爾欣賞,搭一平臺望君流連。更多世界、敬請關注莊生一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