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發力精緻城市建設(威海開放之城)
2023-08-08 01:09:46 1
開放是威海城市國際化的核心引領和主要抓手。
1984年,國務院批准威海成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享受全國沿海開放城市政策,1987年6月又批准設立地級威海市。威海因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對外開放始終是威海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
威海與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被選定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成為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被寫入國際雙邊自貿協定的城市;2018年,「威海成為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寫入自貿協定的城市」成功入選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40件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威海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連續三次入選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立足地緣優勢,實施「借韓興威」戰略
2015年6月1日,威海與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被中韓兩國選定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
威海與仁川市籤署了《加強地方經濟合作議定書》《加強服務貿易發展戰略合作備忘錄》《打造東北亞物流中心諒解備忘錄》等合作協議,在地方交流、服務貿易及物流通道建設方面積極探索地方創新合作,設立了中國城市在韓國的第一個城市形象展示館,成立了中韓首個地方經濟合作聯合委員會及分委員會,建立了中韓首個地方城市跨境消費維權機制,形成一批中韓地方經濟合作創新案例。「中韓『四港聯動』海空港聯動多式聯運」作為國家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
韓國是威海最重要的外資來源地,與威海口岸有貿易往來的115個國家中,韓國進出口總值佔比80%以上。其中,威海水路運輸方式對韓進出口額居山東省首位、全國第二,經過山東口岸入境的韓國化妝品、食品、日用品有三分之二通過威海口岸進入;韓國鮮奶的進口約90%以上通過威海入境。
搶抓機遇,「威海經驗」被全國推廣
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
2016年、2018年、2020年,威海連續三次獲批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是試點當中僅有的兩個地級市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連續三次入選的城市,這是威海在對外開放領域獲得的又一次重大歷史機遇,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中韓四港聯動海空港多式聯運」「打造特色服務貿易集聚區」「助力遠洋船舶維護維修業集群式發展」「創新服務貿易國際合作機制」等一批好的經驗案例被國務院推廣,數量在各試點中位居前列。此外,試點在財政支持、稅收減免、產業基金、人才引進等方面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享受中央、省、市三級優惠政策,促進了服務貿易領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8年7月威海正式入選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全國第三批、山東省第二個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
2018年底,山東省政府正式印發《中國(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園、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公共海外倉等載體建設。
威海按照「區域聯動、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持續聚焦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需求,打造對韓日跨境電商貨物聚集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新模式新業態,暢通跨境物流通道,開通全國首條「中國—韓國」海運電商專遞,吸引順豐、韓國汎韓物流等一批優質物流企業落戶,建設韓日商品集散地、小商品出口集散地,在韓國、日本等重點國家布局建設海外倉7家,引進了菜鳥、洋碼頭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和帶動力的跨境電商平臺落戶,跨境電商規模居山東省前列。
引進來、走出來,威海實現「雙向開放」
威海是全國重要的漁具、輪胎、地毯、醫用高分子製品、專用印表機、新材料等生產基地,擁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包括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4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個特色產業園區。
威海積極發揮各級開發區和特色產業園區招商引資主力軍作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等七大產業集群,開展「建鏈、補鏈、強鏈」招商。目前,在威海投資的外資企業已經發展到近1700家,包括惠普、軟銀等24家世界500強企業,歐喜、貝卡爾特、東遠等一大批全球行業領軍企業。
同時,越來越多的威海本土企業也主動「走出去」,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到世界各國投資發展。目前在境外投資的威海企業有200多家,威海的優秀企業已經融入國際化,向跨國公司邁進。
威海是東北亞的重要區域性樞紐城市,擁有4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
威海擁有立體的海陸空交通體系
空中方面,威海擁有中韓之間最快捷密集的空中航線,開通至韓國仁川、清州、大邱等地的客運航線,每周42班;開通至仁川的貨運包機每周18班。
海上方面,威海開通至韓國仁川、平澤、群山、釜山等港口的海上航線9條,每周客滾和貨櫃航班21個;威海港與青島港在全省率先實現整合,開通了多條國內外貨櫃航線,特別是2022年開通了至土耳其的海上航線,是威海正式開通的第一條歐洲航線,也是威海第一條遠洋航線。
鐵路方面,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及配套產業園一期建成運營,開通了中歐、中亞、中蒙、中俄鐵路班列,實現了常態化運營。
威海擁有完善的多式聯運通道
中韓海空黃金物流通道。空中,威海對仁川貨運包機周一至周六每天3班,空中飛行時間45分鐘;海上,威海與韓國的海運都在晚上進行,航程12小時左右,夕發朝至,空運速度、海運價格。
中韓日海空多式聯運物流通道。空運直航,威海對大阪的貨運包機每周5班,時間3小時。海—陸—海聯運,貨物由石島港海運至韓國群山港,陸運轉關至釜山,再由釜山海運至大阪,這是全國唯一一條常態化運行的中韓日陸海聯運通道。
威海—仁川—歐美物流通道。貨物由威海港海運至仁川港,再由仁川機場空運至歐美,大大降低了費用。
「日韓—威海—歐亞」物流通道。依託穩定的歐亞班列及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等載體支撐,打通了「日韓—威海—歐亞」的雙向國際海鐵聯運物流通道,從韓國仁川起運的貨物最快19天即可到達中亞,最快18天可運抵波蘭。
「威海—仁川」陸海聯運通道。威海與仁川共同推動開展「仁川機場—仁川港—威海港—威海機場(含威海綜保區)」的陸海聯運整車運輸業務。
威海擁有一流的口岸營商環境
通關效率全省領先。威海簡化證件辦理,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減至41種,38種證件實現網上申請網上辦理;實現非查驗進出口貨物到港口「秒放」,碼頭作業時間減至10分鐘。
口岸費用降低。威海建立了口岸收費監督管理協作機制,嚴格執行口岸收費公示制度和減費降費政策,實施停徵港口建設費以及免除查驗無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改革試點,實行明碼標價、公開透明。
通關服務優化。威海建設應用了高水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範圍基本覆蓋國際貿易全鏈條,為企業提供高度集約、更加便利的綜合服務平臺,核心業務使用率位居全省前列;設立青島海關集中審像威海分中心,對機檢貨櫃實行本地化審圖,做到貨櫃查驗「零待時」,確保進出口貨物當天通關放行。
友好城市建設
威海各級友好城市(含友好合作關係城市)已達46個,其中,市級友好城市21個,各區市友好城市25個,實現了亞歐美非大洋洲全覆蓋。此外,友好學校、友好電視臺、友好協會等各類基層友好關係百餘對。
國際化營商環境
威海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行動,被評為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威海積極構建全行業、全領域的信用體系,是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誠潤威海、信行天下」的城市影響力持續提升。「信用威海」城市品牌榮獲全省改革品牌稱號,在全國261個地級城市信用監測綜合指數排名中,威海持續穩居全國前10名。(來源:威海商務 圖片為資料圖)
總編輯:殷洪軍
值班總編:張軍濤
覆審:顏燕軍
編輯:董倩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