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鑑史問廉》觀後感500字

2023-08-08 09:39:09 1

  【篇一】

  古人云「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鑑史問廉》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揭示廉則興、貪則衰的治國之道,弘揚不畏強權、公正執法的優良傳統,樹立激濁揚清、追求正義的價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道德人格,為我們提供了一部研究和借鑑歷史的教科書。在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重拳懲治腐敗,強勢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鑑史問廉》更加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給予我們更多的警示與告誡。

  一、要以廉為本,輕名利,講操守,提高自身修養

  我國自古以來,各個階層和各個朝代均高度注重以道德引導官員,提倡以德為先、以廉為本。當前,要實現「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首要前提是「幹部清正」,黨員幹部要守住自己的節操,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要懷修養之心,提高思想境界。我國歷來有注重自省和個人修養的傳統,強調「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清朝大臣張英和其子張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禮的見證。當前,黨員幹部要以「慎獨」的精神要求自己,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借鑑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礪,將黨和人民以及社會長期形成的政治原則、道德律令轉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樹浩然正氣,揚昂揚銳氣。

  要懷淡泊之心,正確對待名利地位。不追求名利地位才能志趣高潔,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範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才造就了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以淡泊之心對待個人名利和職位升遷,甘於吃苦,不計得失,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以國家的發展和人民利益的實現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不以個人進退榮辱為懷。

  要懷律己之心,抵制各種誘惑。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是嚴於律己的典範,東漢時,楊震舉薦的官員王密為報推舉之恩,夜晚拜訪楊震並奉上黃金,楊震連連拒絕。王密以為他怕人看見,有損名聲,便說:「暮夜無知者。」楊震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把黃金扔給王密。在當今,面對紛繁複雜的客觀環境和社會思想、價值觀念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黨員幹部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慎獨慎行,擇善而交,自覺清除和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始終做到一塵不染、兩袖清風。

  二、要以廉為綱,重勤政,求實效,切實轉變黨風政風

  宋代的呂祖謙在《官篇》中指出:「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這裡將「清廉」列為官德之首。可見,「廉」是為官從政者最起碼的政治要求和道德價值取向。黨員幹部要以廉為綱,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轉變黨風政風。

  要突出勤政愛民,心繫群眾。用心愛民,才會得民心。李世民崇尚「恭儉愛民」,才開創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榮;焦裕祿、孔繁森為民鞠躬盡瘁,才受到廣大群眾的深情愛戴。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腳踏實地深入群眾,依靠群眾,關切民之疾苦,體察民之憂患,排解民之急難,自覺地為民盡責、為黨分憂,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突出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重要結論。政府辦公室承擔著市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出臺前的調研、參謀和決策部署的督促落實工作,直接影響政令暢通與政府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四大一高」戰略的深入推進,要深入實際察實情,強化調研理清思路,為決策提供參考;要圍繞決策督實事,善於協調抓督查,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要提高效率講質量,主動服務求實效,切實提升政府執行力。

  要突出廉潔從政,秉公用權。歷史上,包拯、狄仁傑、海瑞、于成龍等人物公平正義、政治清廉,獲得百姓讚譽。黨員幹部要牢記「執政為民、立黨為公」的宗旨,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正確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係,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決不能把權力變成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的工具。

  三、要以廉為幟,重品行,作表率,引領良好社會風氣

  黨風政風影響社會風氣,黨風政風清明則民風淳厚。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帥以正,熟敢不正」。黨員幹部應該成為社會的「正能量之源」,以正直清廉、施政以德、忠於職守為社會作出表率,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引領者和先行者。

  要帶頭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如果不提倡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價值取向,必將走向衰亡,這是歷史規律和社會真理。秦始皇千秋萬代的帝國夢因「奢」至於二世,西晉在「鬥富」成風中毀滅,南宋因搜刮民力建奢侈建築「艮嶽」而土崩瓦解。因此,黨員幹部應當牢固樹立「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觀念,帶頭增強節儉意識,並把它體現在生活細節上,落實到工作實踐中,杜絕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杜絕安逸享受、因奢入腐、損公肥私。黨員幹部帶頭克勤克儉,清正廉潔將蔚然成風。

  要帶頭做恪守誠信的典範。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明理誠信、善做善成」的三門峽精神,把誠信的外在道德約束內化為自己的品德素養和人格魅力,珍惜誠信聲譽,維護誠信形象,踐行誠信美德,做到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促進誠信成為一種時代風尚和普遍自覺。

  【篇二】

  近期,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中共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文化政論片《鑑史問廉》,該片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在歷史的興衰沉浮之中挖掘中華廉政文化的優秀遺產,藉助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展示中國古代廉政文化的精華,探尋廉政文化的力量。重溫那一段段湮滅的歷史,觀看那一個個沉重的故事,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現實時代感,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作為紀檢監察幹部應多從這些古代廉政文化裡面汲取為政以德、禮法相依、德主刑輔、治權官吏、正心修身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古為今用,提升監督執紀水平。

  一是以史為鑑,築牢思想防線。《鑑史問廉》藉助歷史上的真實廉政經典故事,進一步明析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魏徵、狄仁傑、包拯、鄭板橋等一大批清官廉吏曾在河南任職,留下大量廉政佳話和典故,如「周公吐哺」、「甘棠遺愛」、「羊續懸魚」、「精忠報國」等,為歷代百姓傳頌和敬仰。片中也有如張養浩所撰《為政忠告》、孫嘉淦所提《居官八約》等對「官德」的重視和倡導。因此,作為共產黨員,特別是紀檢監察幹部,要以史為鑑,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訓,從點點滴滴處嚴格要求自己,正確運用好人民賦予的手中權力。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斬釘截鐵、堅定不移;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敢於鬥爭、敢於亮劍;在關鍵時刻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二是敢於擔當,切實把監督執紀責任扛在肩上。該片第三集《清濁之辨》的結尾,以「五人之墓」的故事告訴人們「生死的意義很重大,即使是一個普通百姓對國家也有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作為一個黨員領導幹部,要牢記「為官避難平生恥」,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要切實把監督責任扛在肩上,敢於擔當,勇解難題,這才是鑑史問廉下的新常態。

  三是廉潔自律,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是講為政者必須身正行直,辦事公道。這部政論片再次昭告世人: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幹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因此,必須嚴於律己,以法律己,管好自己「做熱點工作但不做熱點人物」。

  四是當拘小節,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剩喜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內有懸魚」,說的便是東漢「懸魚太守」羊續居官清廉,拒受屬下之禮,流芳百世的故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時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婉拒了江西老紅軍委託代表明經華轉呈的兩瓶茶油,亦為群眾所稱讚。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兩瓶茶油,又能值多少錢?收了也無妨。但習總書記卻用實際行動為全體黨員幹部上了一課,「小事當慎,小節當拘」。「小節不慎,大節難保」,在「小節」上疏於防範,最終只能是思想滑坡、不能自拔,直至鑄成大錯。因此,要從細小的問題入手,在小細節上管住自己,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潔身自好,時時警惕,做到常棄非分之想、常懼法紀之威、常思監督之益,不給別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機,在思想作風上過得硬。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