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電影作品欣賞(一部隱藏在大尺度電影裡的油畫)
2023-08-08 19:48:00 1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由瑟琳·席安瑪執導的劇情歷史片,於2019年5月19日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該片講述了18世紀的法國一位不情不願的新娘洛伊斯與委託來畫她肖像的女性藝術家瑪麗發展出一段感情的故事。2020年1月31日,獲得第40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摘自頭條百科)。
2020年疫情堵在家裡看的。首先就被海報吸引,很有油畫的質感,明暗搭配我很喜歡。女主角很有古典美,不是特別驚豔的美,但很耐看。劇情就是一個當時男權為主的社會裡,一個女油畫家在一個島上給女主人的女兒畫畫像,兩個孤獨的靈魂進而產生感情但無疾而終的故事。
時下很流行的彩條旗的政治正確的電影,演技專業到位,劇情平淡但不平庸,很多隱喻,用畫面講故事,屬于越看越吸引人的電影。情慾鏡頭是為了劇情而不是為了博眼球。
這裡不探討劇情,不往深了說,不批判,就說畫面構圖。這部電影,是用畫面說話的,從開頭到結束,隨便截張圖都可以當壁紙,滿滿的油畫風啊,美得冒泡!
導演也不認識,男的女的都不知道,但是他或她應該懂油畫,當然,攝影技術沒出來之前都是靠畫,畫出來的,最不濟也是對油畫感興趣。下面看看海報和截圖,一起賞析一下這些絕美的畫面,而不是為了看那些情慾畫面去看這部電影。
手寫體的電影名字,一個女孩站在草垛裡,裙擺燃燒,寓意深長。眼神憂鬱,表情平淡,看電影是才知道她在發呆,若有所思。這光影搭配,在整部電影了算一般的了。
我本人還是更喜歡這張海報,就是一副燃燒火焰的油畫。很抽象,也更深層表達這段感情像花火一樣來的快去的也快,火堆熄滅,一切歸零。
這個畫面是女畫家第一次與女主人見面後,女主人離開的畫面。兩人都穿著深色的衣服,在白色牆面的映襯下,在那個年代裡的保守,規矩,禮儀。注意窗外模糊的景色,仿佛將燃的火堆,一副窗格子裡的朦朧派畫作。
兩人感情升溫,共枕而眠,兩人眼神電光火石,一個少女情竇,一個歷經世事,四周的景物暗淡,唯有兩個人的身體明亮,內心的火焰已經燃燒到體外。
很多室內的畫面都是突出人物而虛化場景。女傭找接生婆打胎,兩個一大一小的孩童一旁自顧自的玩耍。孩童純真的表情和女傭痛苦的表情,還有接生婆麻木的表情,在這裡的床上生動展現。是生命的重要還是暫時的歡愉重要,導演是讓觀眾來做選擇。
三人等待接生婆,一個事不關己,一個好奇,一個淡定又緊張。紅,墨綠,暗紅,和牆上藤蔓的微黃枯葉,白的的門,nice!
兩人歡愉後的沉睡,白牆,白床,白枕頭和被子。起碼此刻所有從內到外都是純潔真摯的。bravo!
火焰順柴攀燃,兩人相互愛戀還是經歷相似的心心相惜,擁抱給與平靜,沒有大亮大暗,仿佛一切都是順理成章,井然有序。
客、僕用餐,沒有言語。在又是廚房又是餐廳的地方,整整齊齊。一紅一白兩人的衣服,整齊的髮髻,柔和的光線,一副古典派寫實油畫——正在用餐的兩人。奈斯的一塌糊塗。
女畫家的心魔,變成鬼魂出現在走廊,一席白裙,由遠至近,還是虛化環境,詭異但不嚇人,這段我也沒看懂,大家可以交流一下。總之就是很不錯。
又是一副油畫——正在趕路的女人。色彩豐富,層次感很強。黃葉掉落,矮牆斑駁,女畫家焦急走路,畫面由近及遠又由遠到近,暗示二人關係。perfect!
這是一個畫面,在沙灘的巖石,菱角分明,豎直決絕,色彩單一,導演專門拍攝了這一段,沒有龐雜,伴隨著海浪,感覺硬朗,和主角內心認命的決絕。
又是突出少女,在火堆前還是大家閨秀的模樣。旁人模糊,各自放鬆的聊天喝酒,或坐或站。與少女形成反差,她本應興奮卻還是如在大宅裡一樣,該階級批判呢還是可憐她呢?這個畫面的油畫質感非常好,很細膩啊。
他們在往火堆集會趕,走在傍晚的草堆上,三人的剪影在前,落日的餘暉在後,他們誰是誰不重要,身份也不重要,他們將赴一場真正代表自己的嘉年華。
女傭歲數也不大,但是也已老成世故。依然突出人物,看似堅強,實則內心彷徨。這油畫質感也是精妙絕倫——祈禱的少女畫像。
最好的油畫,豐富的色彩,不同的動作,表情豐富,畫面感太強了!只有畫面,沒有言語。三人準備餐食,各做各的事,衣服顏色各不相同,配以綠色的菜,黃色的花,壁爐裡熱烈的火焰,灰的牆,白色的刺繡,紅色的酒,還能說啥,美!一副絕美的油畫!
這個純粹是覺得女主很漂亮,大眼紅唇,也有氣質。額頭大有福。
二人秉燭交談,一汪燭火照亮二人,主題以暗黃色為主,亦是在主色調基礎上豐富其他色彩,女畫家左手持菸斗,右手正在拿菸絲。少女面前一本書,略顯拘謹。沒有大補光,一副恬淡的人物油畫。
最後,這些截圖沒有按播放順序排列,也沒有按洗好排列。都是很好的畫面,只好隨機放了。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9,很好的一部電影,大家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