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鎮遊玩攻略(龍南旅遊攻略在)
2023-07-08 23:31:31
【導語】「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絡鄉誼,進行跨國跨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大會每兩年在世界範圍內舉辦,第三十屆懇親大會於2019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成功舉辦。客家,作為中華大家庭中漢族的一支重要而獨特的民系族群,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號稱「中國客家圍屋之鄉」的龍南,除了體驗獨特的客家文化,還會有什麼驚險刺激的項目讓人尖叫?
一、地理篇
(一)地理位置
龍南縣隸屬贛州市,位於江西的南大門,東鄰定南縣,西靠全南縣,北毗信豐縣,南接廣東省和平縣、連平縣。縣城所在地龍南鎮,北距贛州140千米、南昌520千米,南距廣州290千米、深圳市320千米、珠海市440千米,是江西對接珠江三角地區的「橋頭堡」。境內交通便利,有105國道、大廣高速、贛粵高速、京九鐵路貫穿南北。
龍南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龍南縣地處九連山脈中段,地貌以高丘、低山為主。境內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有61座,其中最高峰黃牛石海拔1430米,因山上有形似黃牛的大石頭得名。境內主要河流為桃江及其支流,屬贛江水系。
桃江龍舟賽
(三)土壤植被
龍南境內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植被豐富,具有宜居的優越環境。土壤,以紫色土、紅壤、山地黃壤為主,有大面積贛南臍橙和鷹嘴桃種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為主,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若干。九連山還有160餘株樹齡超過100年的古樹。
武當鎮小水村風光
二、人文篇
龍南於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建縣,「以縣治在百丈龍潭之南,故名」,百丈龍潭即龍頭灘景區。龍南是純客家縣,境內漢族人口佔99.67%,主要為客家人。
客家女人獨特的頭飾
客家,是五代以後在我國南方出現的新興民系,是漢民族一個系統分明的分支。客家人先祖多居於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漢水流域以東,即所謂中原舊地。因為歷史動蕩等原因,中原人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逐漸形成了現在客家人分布狀況。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贛南和廣東省大部分地區
三、旅遊篇
(一)圍屋之旅
龍南是主要的客家聚集地,至今保存著376座客家圍屋,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龍南是當之無愧的「客家圍屋之鄉」,號稱「客家圍屋」博物館。具有代表性的龍南圍屋主要有:關西新圍、燕翼圍、烏石圍、慄園圍、漁仔潭圍、沙壩圍、西昌圍、龍光圍等。
關西新圍
龍南客家圍屋造型以方形為主,如關西新圍、燕翼圍、沙壩圍等;還有結構奇特、呈不規則造型的圍屋,如慄園圍是八卦圍、烏石圍是半圓形圍屋。
沙壩圍
客家圍屋的共同特徵是四周築以高牆,四角建有炮樓,具有很強的防禦功能;圍屋裡面設有水井,有豐富的糧食儲備;圍屋內設有戲臺等供人休閒娛樂的場所。
關西新圍四角炮樓
關西新圍 是保存最為完整,結構、功能最為齊全,最具代表性的贛南客家圍屋。始建於清代嘉慶三年(1798),完工於道光七年(1827),是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關西新圍
關西新圍呈長方形,為三層土木結構,每層共有79間。二層以下外牆堅固,內壁柱厚50釐米,三層用35釐米的厚青磚砌成。各層均布有火炮眼。炮樓為兩層的歇山式屋頂。
炮眼
正屋門口立有一對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獅。母獅右爪牢牢抓住一個繡球,胸前掛有一鈴鐺,身上還爬有兩隻小獅子。寓意著婚姻美滿幸福,家庭繁榮昌盛。進門左右各有一方形石墩,左邊刻有一羊,取吉祥之意;右邊刻有一猴,有馬上封候之意,年輕人都喜歡在這塊石頭坐坐,期待事業有成。
栩栩如生的石獅
圍屋中間是一幢前後三進、五組並列、十四大天井的大宅。新圍西門口有供人遊樂的「小花洲」和讀書的「梅花書院」。2004年在江西贛州舉辦了第1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龍南關西新圍曾作大會盛會的指定參觀點。
關西新圍
燕翼圍 又叫「高守圍」,圍屋高大堅固、結構獨特,是典型的守護型客家圍屋。始建於清順治七年(1650),系楊村名士賴福之所建。燕翼圍呈方形,圍牆下層為麻條石,上層外砌青磚,內有土坯磚,牆厚1.45米。燕翼圍高聳的外牆
圍屋只有一個門供出入,裡外共有三道,進深2.25米:第一道為拱形石門框,對開鐵皮門;第二道為活動閘門,門頂設有漏鬥水池,可防火攻;第三道為木便門。圍屋高四層:一樓吃飯;二、三層住人;四樓為戰備樓,圍對角外伸2米砌築炮樓,並設有許多槍眼。院內備有兩口暗井用於儲藏食物,還有一口水井供日常飲用。
燕翼圍
烏石圍 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因門口臥有一塊很大的烏石而得名。圍屋呈半圓形,與門前半圓形池塘組成一個完整的圓。烏石圍
慄園圍 始建於明弘治五年(1492),於明嘉靖丙申年(1536)竣工。因古時這裡栽有百畝板慄樹而得名。圍屋按陰陽八卦的布局建造而成,故稱「八卦圍」。慄園圍
漁仔潭圍 建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由慄園圍十八世孫李遇德建造。圍屋坐西朝東,呈長方形。漁仔潭圍具有完善的防衛體系,外圍牆高9米,外牆和炮樓均採用桐油石灰、鵝卵石澆漿砌成。漁仔潭圍
整座圍屋高大堅固,裡面呈「口」字形,中間為祖廳,一門二進式。地面住房有108家,最多可以容納100餘戶人家,現在幾乎都空著,只有幾位老人在這裡堅守。
漁仔潭圍
漁仔潭圍的建造者因從事釀酒業發家致富,所以這裡自古就有「客家酒堡」美稱。現在這裡被打造成賞酒、品酒、藏酒,及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客家酒堡」。
漁仔潭圍女人正在釀酒
太平廊橋 歷史上,太平江楊村鎮車田村段曾有兩座橋,相距100米左右。明正德年間(1521)為紀念王守仁平「三浰」而建有太平古橋,現已廢。古橋遺址下遊十餘米處有一塊形同臥伏水牛的奇石。風水先生稱「神牛在橋下,必往外地爬;神牛在橋上,保得太平旺」,於是,村民在清嘉慶元年(1796)建造現在的太平廊橋。太平廊橋
這是一座東西縱向的石拱廊橋,橋面為磚木結構的涼亭,橋面以下的三墩兩孔為磚石結構,均用精磨花崗石為料,桐油、石灰、紅糖、糯米為漿,精工砌築。橋南迎水面的橋墩做成尖狀脊頭,微上翹,往下內收成船頭狀。
太平廊橋
(二)民俗之旅
賽龍舟。楊村鎮古稱太平堡,每年端午節都會在池塘裡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賽,又叫太平堡龍船盛會。在池塘裡賽龍舟屬全國獨有,所以又稱這是世界上最小的龍舟賽。太平堡龍船盛會有500多年的歷史,2010年被列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村龍舟賽場地不太,但場面熱鬧非凡,現在成為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的文化熱點,也吸引了眾多旅遊攝影愛好者。
太平堡龍船盛會
(三)美食之旅
龍南菜系屬客家菜餚系。有鹽焗雞、梅菜扣肉、釀豆腐、捶魚,、鳳眼珍珠、醃菜炒黃鱔等傳統名菜。小吃有春卷、臘皮、黃元米果、烏粉等。龍南水酒是宴請送禮佳品,其色黃、味香,口感獨特,以楊村最為有名。龍南縣城有一家楊村人開的酒店,他們家的水酒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至今難以忘懷。
釀豆腐
鹽焗雞
(四)自然風光
龍南不僅濃鬱的客家文化,還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武當山,又稱小武當山、南武當山,屬丹霞地貌,位於贛粵兩省交界的武當鎮,在105國道東側,主峰海拔864米。景區由數十座丹霞石林組成,綿延數千米,沿105國道徐徐展開。
武當山風光
座座石林,遠看如玉筍,近看卻千姿百態,形態各異。金龜出山、 雙象凌空、玉女拜壽,還有情侶峰、天開一線、鐵索雲梯、武當聖廟、空中走廊等景點。
武當山風光
武當山優美的丹霞風光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魔力,會讓遊客尖叫不已?一個元兇就是這鐵索雲梯,它又陡又險,幾乎是垂直。從下往上爬還好,如果從上往下,保管把你嚇得人事不醒;還有就是景點全面升級以後,在離地面400米高位置建有玻璃棧道和懸空的U形玻璃眺臺,帶給你一種驚險刺激的體驗。膽小的你,會不會嚇得尖叫?
鐵索雲梯
龍南一年四季適合旅遊,自駕遊較方便,兩日自駕遊經典路線:
第一天:關西客家圍—客家酒堡—慄園圍
第二天:武當山—燕翼圍—烏石圍—太平廊橋
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將於2023年在龍南縣舉辦。這是自1971年創辦以來,首次將由縣一級行政單位舉辦!龍南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親人!
(圖文均為原創,盜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