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遊業恢復大概時間(世界旅遊業暫停兩個多月)
2023-07-08 11:12:48 1
進入5月,隨著多國疫情逐漸緩解,新京報記者從多家外旅局獲悉,德國、瑞士、以色列、愛爾蘭等多地的城市、景區、博物館、餐廳正在逐步「解封」。疫情期間,雖然全球多數景區關閉,出境遊按下了「暫停」鍵,但各外旅局依然通過線上培訓、腦洞大開的「雲遊」項目,助力全球旅遊市場復甦,並讓遊客在家中享受獨特的旅行樂趣。
世界旅遊組織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跨境旅遊規模可能縮減60%-80%,導致旅遊業損失9100億美元-1.2萬億美元的收入。
旅遊按下暫停鍵,旅遊局線上培訓、更新信息忙不停
圖/瑞士國家旅遊局供圖
今年3月起,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世界各處的旅遊目的地紛紛關閉大部分景區、博物館、劇院、餐廳等,包括羅浮宮、凡爾賽宮、艾菲爾鐵塔、羅馬鬥獸場、米蘭大教堂、大英博物館、金字塔等。
新京報記者從瑞士國家旅遊局獲悉,歐洲疫情暴發後,瑞士暫時關閉所有雪山和大部分景區,包括在中國遊客中人氣極高的少女峰,鐵力士山,皮拉圖斯山的纜車、餐廳等。另外,公共運輸也有所調整,比如3-4月,冰川快車、伯爾尼納快車、巧克力列車都已停駛。荷蘭國家旅遊促進局則表示,荷蘭各地公園、博物館、美術館也已關閉。每年的4-5月,正是庫肯霍夫公園最美的時候,往年公園會接待大約15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今年庫肯霍夫公園閉園,據說是71年來首次不對公眾開放。
埃及各地的博物館和考古遺址也已在3月底關閉。除此之外,埃及外交部還點亮了胡夫金字塔,向埃及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發出信息,讓他們待在家裡,確保安全。
雖然世界各地的旅遊按下了「暫停」鍵,但在疫情期間,各個目的地的旅遊局及景區卻依然在忙碌,通過各種在線培訓、雲旅遊等項目,助力旅遊業,為疫情後旅遊市場能迅速復甦做好準備。
圖/瑞士國家旅遊局供圖
瑞士國家旅遊局亞太區主任包西蒙表示,旅遊業是瑞士的經濟支柱產業,中國一直是瑞士旅遊業非常重視的客源市場。目前,瑞士旅遊局推出「瑞士旅遊專家」(STA)線上培訓課程」,為旅遊從業人士及遊客提供方方面面的信息。「我們觀察到,中國旅遊從業者正在利用難得的空檔沉澱儲備,創新升級產品質量和服務,維護客戶關係。」包西蒙認為,之前旅遊行業太繁忙,有些環節難免照顧不到,現在正好有時間學習充電。
一位旅遊從業人士表示,近幾年中國出境遊飛速發展,很多外旅局都推出了在線培訓,在業內很受歡迎。但很多旅遊從業者忙於奔波,無暇顧及專業培訓,「如今業務停擺,大家反而可以靜下來提升下信息儲備。」另外,他認為,除了在線培訓,一些旅遊局還持續更新當地的旅遊信息和疫情情況,有助於未來旅遊市場復甦。
足不出戶「雲遊」世界,在線活動「腦洞大開」
圖/德國國家旅遊局供圖
疫情期間,除了為業內人士準備在線培訓,各國旅遊局及景區還「腦洞大開」,讓人們能在家足不出戶就能「雲遊」世界。比如,德國國家旅遊局推出的「雲遊德國」,自3月16日活動上線以來,已觸達960萬人次,互動數超過100萬次。據德國國家旅遊局介紹,4月中旬以來還添加了許多「雲遊」項目,包括虛擬體驗德國16個聯邦州的旅遊景點、四種流派音樂歌單、互動式地圖、趣味小測試和美食菜譜等。「未來我們還計劃將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與主題推廣活動官網結合,用戶可通過詢問聊天機器人獲取旅行計劃、交通方式、出行政策及旅遊景點方面的最新資訊。」德國國家旅遊局董事會主席何佩雅表示,「即便處在疫情期間,也可通過創新、多元化的數位化項目,保持目的地對潛在人群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瑞士國家旅遊局更是將各個山區、博物館、景點的在線內容匯集起來,讓人們更容易查找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包西蒙表示:「瑞士山區景區一直比較重視在線視頻,之前就有很多內容,而博物館、音樂會則為此次疫情特別開闢了雲內容。」比如世界最頂尖的古典音樂節之一瑞士琉森音樂節,通過世界古典音樂在線平臺免費分享了兩部作品;擁有50年歷史的瑞士蒙特勒爵士節,免費向全世界樂迷開放50場現場音樂會;瑞士著名燈光大師在馬特宏峰設計了「希望與團結」之光,採爾馬特旅遊局設置了兩個實時攝像頭,將燈火下的雪山美景傳到網上。
目前正值鬱金香花季,庫肯霍夫公園每周都會將最新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並配上專家解說,讓人們能夠「雲」遊花海。此外,荷蘭的諸多博物館,如梵谷美術館、荷蘭國立博物館、皇家莫裡茨美術館等都開放了「線上博物館」,還發起了名畫「模仿秀」活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夜巡》等名作的形象和場面被生動有趣地展現在社交媒體上。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亞洲區總監、中國區首席代表楊宇介紹,通過VR等技術手段讓人們實現「雲旅遊」,並不是疫情期間的臨時行為,「從去年開始,很多荷蘭業界夥伴就開始推出線上旅行,目前正好發揮出技術的能量。」
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芝加哥旅遊局供圖
這些目的地或博物館的在線雲遊,並不是簡單的圖片或視頻,而是通過高技術手段、想像力等,讓人們獲得更為豐富的體驗感。比如,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超4萬幅高清大圖作品已開放線上瀏覽,一位曾經去過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遊客表示,最近又在線重溫了館內名作,「當我在線欣賞修拉的巨幅名作《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時,可以放大每一個精密、細緻排列的小圓點,近距離端詳畫家對色彩、線段的獨特構思和運用,又有不同收穫。」據悉,原本計劃在5月7日舉辦的《埃爾格列柯:時代的局外人》展覽,也從線下搬到了線上,讓眾多粉絲歡呼不已——這位西班牙畫家是畢卡索的偶像,影響了後世許多畫家以及時尚界。
另外,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泰坦尼克博物館也從4月30日開始,加入BBC的藝術博物館雲旅遊計劃,並首次免費在線上提供解說。一位原計劃暑期帶孩子去這家博物館的遊客表示,「雖然出行計劃延遲了,但我和孩子這幾天通過在線參觀,深入了鐵達尼號和貝爾法斯特造船業歷史,以及電影背後的故事,相信疫情結束後去現場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圖/維也納旅遊局供圖
維也納旅遊局的雲遊項目更是「腦洞大開」,疫情期間推出了虛擬主角——巨型萌貓。該活動一經推出,就在社交媒體上獲得熱烈反響,觸達包括奧地利、義大利、美國、德國、俄羅斯在內的10萬粉絲,前不久萌貓活動還來到了中國。據介紹,當維也納人足不出戶時,這位來自維也納森林、身高19米的巨型萌貓Mietzi,在城堡劇院、維也納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美景宮等著名景點「遊逛」。維也納旅遊局媒體關係經理Verena Hable表示:「我們希望藉由這個社交媒體活動與人們保持聯繫,為他們在特殊時期提供線上互動,激發對維也納之旅的憧憬。」
多國目的地啟動「解封」計劃,定製遊高端遊或將率先復甦
圖/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
進入5月,隨著世界多國疫情逐漸緩解,新京報記者從多家外旅局獲悉,德國、瑞士、以色列、愛爾蘭等多地的城市、景區、博物館、餐廳正在逐步「解封」中。
瑞士國家旅遊局表示,瑞士自5月11日起按計劃進一步「解封」,包括部分復工、復學,允許商店、餐廳、集市、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健身中心等場所在保障衛生條件和人際距離的前提下重新開放。比如餐廳須提交衛生方案,保證座位供應,每張餐桌就餐人數不得超過4人(家庭除外),餐桌之間須保持2米距離。另外,公共運輸系統也恢復正常運營。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三階段「解封」 將在6月8日開啟,瑞士聯邦政府將於5月27日再次根據具體情況討論「解封」條款,「瑞士的景點、景區以及登山纜車、觀光列車都有望於6月8日恢復。」
德國各地景點也已經有序開放,須遵循人流限制、規定參觀線路、進館戴口罩等條件,其中,法蘭克福威爾特海姆購物村於4月23日起恢復營業;人氣頗高的保時捷博物館從5月12日起,重新向公眾開放。據了解,為了遊客的身體健康,博物館也採取了防控手段,包括設有標牌,提醒遊客之間要保持1.5米距離,遊客數量限流250人,提供口罩以及酒精洗手液,而團體參觀和兒童項目在今年9月前暫時不開放。
新京報記者從愛爾蘭旅遊局獲悉,愛爾蘭政府針對疫情之後各個領域的重啟制定了時間線,並從5月18日開始執行,包括在5-6月有限開放公共運輸,逐步開放公共區域;7-8月逐漸放開對大城市旅行人數的控制,酒店可以在做好隔離的情況下開放,並逐步放開境外旅行。5月初,以色列也提出了逐步「解封」計劃,公園、自然保護區、博物館等會於5月陸續開放。
圖/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
楊宇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荷旅局以及荷蘭的旅遊業者都在為疫情後市場復甦做準備,包括在產品和服務方面進行新的策劃。「疫後旅遊市場的恢復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能夠恢復的應該是高端遊、定製遊這一細分市場。這一部分市場相對而言受經濟環境影響較小,對於價格因素不太敏感,因此能夠最早恢復。」他認為,疫情也會讓旅遊者對目的地的衛生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經過這次疫情,荷旅局總部將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整體旅遊環境和旅遊質量的提升工作。」包西蒙則表示,疫情後瑞士針對中國旅遊市場還會像以前一樣充滿信心,並注重興趣細分,培養自由行市場。「疫情後目的地的安全衛生將由聯邦政府統一制定標準和規則,我們希望根據政府部門的標準,在6月作出旅遊方面的響應。」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境外旅遊目的地會按照「本國市場、周邊國家市場以及長線國際市場」這樣的順序逐步開放,而對於歐美等目的地而言,中國是一個長線市場,為了迎接長線市場的復甦,當地旅遊局和旅遊業者會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工作。
新京報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李錚 校對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