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遊集團最新消息(超半數子公司虧損)
2023-07-09 01:57:27
新京報訊(記者 王慶濱)橫跨三年、7次甩賣子公司豐魚巖公司未果,7月3日,桂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桂林旅遊」)再次宣布,計劃出手子公司中唯一一家地產開發企業桂圳公司,擬掛牌價格為5992.30萬元。桂林旅遊表示,若首次掛牌失敗,將折價再掛牌。
桂林旅遊於2000年登陸A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第一家旅遊上市企業,目前業務覆蓋景區運營、客運、酒店、旅行社等。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負責經營上述板塊桂林旅遊各子公司中,有超過半數的公司虧損,而桂林旅遊也正在剝離不良資產,並試水旅遊演藝。專家分析,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旅遊演藝或可成為桂林旅遊新的業務增長點。
高溢價賣子公司,對2019年淨利潤影響額或為負
7月5日,桂林旅遊宣布,擬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桂林桂圳投資置業有限公司(簡稱「桂圳公司」)65%股權,桂圳公司主要資產包括庫存商品(住宅)和投資性房地產。
上述資產早已質押給桂林銀行,6月27日,桂圳公司歸還了銀行貸款,開始辦理解除質押手續,截至7月3日,手續尚未辦理完畢。
據中京民信(北京)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標的資產評估價值約5992.30萬元,帳面資產原值增值3645.87萬元,增值率155.38%。
雖然第三方評估機構給了標的資產高溢價評估,但即便以評估值出售,也不會給桂林旅遊帶來正向利潤。桂林旅遊預計,若以首次掛牌價格5992.30萬元成交,桂林旅遊2019年淨利潤仍損失87.71萬元;若實施第二次掛牌,且以首次掛牌價格的90%,即5393.07萬元成交,桂林旅遊2019年淨利潤損失為352.27萬元。
桂林旅遊表示,公開掛牌轉讓桂圳公司,是為了清理涉房資產或業務,以便之後的資本運作。
在桂林旅遊的11家子公司中,桂圳公司是唯一的房地產公司。但近年來,桂林旅遊對資產的處置並非僅限於房產。
2017年以來,桂林旅遊一直在出售另一子公司桂林荔浦豐魚巖旅遊有限公司(簡稱「豐魚巖公司」)51%股權及債權。豐魚巖公司是豐魚巖巖洞景區的運營公司,桂林旅遊曾公開對外宣布10項核心競爭力,其中就包括豐魚巖景區50年經營權。即便如此,2017年至今,經過7次掛牌轉讓,其間數次降價,豐魚巖公司還是無人問津。據資產評估報告,截至2018年年底,豐魚巖公司評估值為-300.77萬元。
去年超半數子公司虧損,產品體系和資源開發待升級
甩賣資產是桂林旅遊的無奈之舉,也是它經營窘境的一個側影。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2018年,在桂林旅遊的11家子公司中,除了桂圳公司,其他10家均是旅遊企業。這10家公司中,2018年僅4家盈利,部分子公司盈利尚不足百萬,6家虧損,部分子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其中,2017和2018兩年,桂林資江丹霞旅遊有限公司分別虧損1737.76萬元、1772.02萬元;桂林旅遊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分別虧損1407.11萬元、813.70萬元;桂林羅山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虧損1163.70萬元、930.39萬元。
據介紹,除桂林一城遊旅遊有限公司和桂林羅山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外,其餘虧損公司2018年的接待人數均出現下滑。其中,下滑較多的是桂林旅遊汽車運輸有限公司,2018年共接待旅客67.41萬人次,同比下降21.11%。原因為桂林市旅遊客運車輛同比增加,分走了客流。
上述虧損的子公司,業務主要涉及景區運營、旅遊交通、溫泉和體育休閒等傳統的旅遊項目。
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認為,從總體上看,桂林旅遊資源多、品質佳,是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旅遊目的地,「桂林山水甲天下」世人皆知。但當地旅遊開發較為滯後,遠遠落後於諸如杭州、三亞等國內主要旅遊城市,「桂林需要補的課還很多」。他指出,桂林主城區的很多旅遊項目和設施基本是十多年前的,比如主要旅遊項目之一的「兩江四湖」就是2000年後建成的,市區旅遊景觀的整體風貌也較為陳舊。
周鳴岐分析稱,從企業角度來看,桂林旅遊雖然收入和利潤都不高,但目前握在手裡的景區資產非常優質,幾乎可以說掌握了最具代表性的桂林旅遊資源。其中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是很多旅遊景區的開發還較為初級,無法滿足中高端遊客的度假需求,造成目前各類老年團、低價團佔比過大,整個產品體系和資源開發亟須迭代升級。如果桂林旅遊能夠依託稀缺旅遊資源,打造幾個獨具地方特色的精品文旅項目,重塑國內旅遊標杆,未來應可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倉促上馬的新旅遊演藝項目,至今未落地
傳統旅遊業務大面積潰敗,桂林旅遊也在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桂林旅遊把目標放在了距離桂林市65公裡,駕車約一個小時車程的陽朔,陽朔是中國首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的演出地。桂林旅遊嘗試發力的也正是旅遊演藝。
桂林旅遊首次試水旅遊演藝是在2015年,當年9月,桂林旅遊出資6000萬元與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立桂林灕江千古情演藝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灕江千古情公司」),主要打造「灕江千古情」演藝項目。2018年,桂林旅遊對灕江千古情公司再增資12150萬元。截至目前,桂林旅遊持有灕江千古情公司30%股權。
「灕江千古情」演藝項目一期建設已於2018年7月完成,並於當月月底投入演出。演出5個月,灕江千古情公司首年即盈利,實現71.30萬元的淨利潤。
嘗到了甜頭,桂林旅遊在旅遊演藝方面再次下注。2018年11月,桂林旅遊設立桂林生動蓮花演藝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生動蓮花公司」),主要負責《境SHOW·生動蓮花》項目的建設及運營管理。
與「灕江千古情」演藝項目類似,《境SHOW·生動蓮花》演藝依舊是買入IP。《境SHOW·生動蓮花》是許斐等參與創製的一部現代情境舞臺藝術作品,許斐擁有作品的全部著作權。桂林旅遊預付了近500萬元的費用後,成了這部舞臺劇在廣西境內的唯一授權使用者。據悉,《境SHOW·生動蓮花》的演出地在國家4A級景區荔浦銀子巖內。
桂林旅遊對這部舞臺劇所寄予的期望不言而喻,早在去年年底,就宣布將生動蓮花公司納入桂林旅遊財務報表。
值得注意的是,《境SHOW·生動蓮花》落地開演的進度並未達到預期。去年下半年,桂林旅遊曾公開對外宣布,計劃《境SHOW·生動蓮花》於今年5月1日開演,但至今仍未開演。知情人士透露,推遲演出可能與場地有關,演出場地至今尚未開建,或因在國家4A級景區內建設演出舞臺絕非易事。
周鳴岐表示,目前桂林陽朔縣的旅遊開發較主城區更為發達,主要因為《印象·劉三姐》帶動了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它也已經成為桂林旅遊的名片之一。由其培育起來的旅遊演藝市場需求也相對成熟,近期「灕江千古情」演藝也進入陽朔,當地演藝市場開始有了一定的競爭。
但是,在陽朔的演藝項目著實無法滿足未來桂林主城區的旅遊需求、全國性旅遊目的地的巨大市場對旅遊產品多樣性的需求,這意味著桂林當地的旅遊演藝或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具有較強盈利能力的旅遊演藝或可成為桂林旅遊新的業務增長點。
新京報記者 王慶濱 圖片 視覺中國 編輯 李錚 校對 吳興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