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改變人生的議論文
2023-07-09 01:42:17 4
環境改變人生的議論文(精選3篇)
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那麼優秀的議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改變人生的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環境改變人生的議論文1
我並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山頂的小草雖是卑微弱小的,可是他有了山的襯託,而比山谷的青松、峭壁的翠柏達到一個更接近藍天的高度。沒有了山,它也許只是一株被肆意踐踏的小草,人人俯而視之;而有了山,人人仰而望之:可見,山這種環境對草來說是多麼重要啊!那人是不是也需要一座山呢?
諸葛孔明早年躬耕山野,若無劉備的「三顧茅廬」,他怎能成為「舌戰群儒」的「千古人龍」呢?曹雪芹寫下至今仍被人不斷讚嘆的鴻篇巨作《紅樓夢》,與他早年良好的家庭環境與文學薰陶是分不開的,不然他怎麼能夠描繪出大觀園的奇美瑰麗呢?孟母三遷,而成就了孟子「亞聖」的千古美名。「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是有了蘇家良好的文學環境才能成為婉約派的一任宗師。可見,環境對這些偉人的成就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勤奮的甘露可孕育蒼天大樹,但也不可忽視大樹底下那片沃土。
優越的環境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視逆境的作用,因為環境往往具有兩面性。羅曼·羅蘭說過,生活這把犁,一方面掘開了你的心,一方面又挖出新的源泉。
史鐵生在他最富朝氣的時候失去了雙腳,人生被固定在了那把輪椅上面。面對逆境,他放棄過,可最終他還是戰勝了生理上的缺陷,在精神上屹立起一座永不倒的雕塑。在以他的作品《命老斷弦》而改變的電影《邊走邊唱》中,盲人樂師說,被彈斷的第1000根琴弦便能帶來光明,於是有了「千弦斷,天眼開」。他做到了,在他的心中開了一隻天眼,看清世間妍媸。
不要為自己的卑微渺小而放棄人生,雖說人是一支蘆葦,但絕不是人世間最脆弱的東西。面對順境,學會把握;面對逆境,學會堅強。即使脆弱,也就做到中空外直,亭亭立於大千世界,出類拔萃。把握環境吧,改變你的人生。
環境改變人生的議論文2
逆境是指困難多,不順利,甚至很惡劣不幸的境遇。它可能使人憂慮,痛苦不堪,但也能磨鍊人的意志、品質,催人奮進。
「逆境造就人才,而順境卻埋沒人才。」這句話正說明了這個深刻道理。晉朝的孫康,小時候很愛讀書,家境貧窮買不起燈油,於是在冬天的晚上,冒著嚴寒,借積雪反光來讀書;晉朝的車胤,夏天用白絹做的口袋裝螢火蟲,靠螢火蟲的光讀書。不幸的人總比幸福的人經得起磨鍊,所以,貧苦的人比富有的人更珍惜時間。
困難、挫折對有志者來說是一筆財富,《周易》是周文蘆在坐牢時寫成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後作的;屈原被流放時創作了《離騷》;左丘明失明後著有《國語》;孫臏被削了膝骨憤而作《兵書》;司馬遷遭宮刑後寫了《史記》。由此可見磨難是最寶貴的財富。貝多芬說:什麼都比不上厄運更能磨鍊人的德性。失敗,對弱者是一種打擊,對強者卻是一種激勵。
世界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出生於奧地利的清貧教師家庭,由於父親收入微薄,吃不上飯是經常的事。一天晚上,他路過一家酒店,下意識走了進去,期望能碰上熟人借錢買點吃的,等了半天也沒有。這時他發現地上有張舊報紙,拾起來一看,有幾首新歌,於是突發奇想,譜下了《搖籃曲》,老闆出於憐憫和讚賞,端上了土豆燒牛肉。誰能想到這首困境中誕生的《搖籃曲》在舒伯特去世後竟成了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多少人才在逆境中成才,這些名人的例子無一不說明這一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逆境中成長、學習,就有可能成為有用的人。逆境是塊磨刀石,它能磨礪出奮發向上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逆境是所學校,人能在這裡學到豐富的人生知識。
環境改變人生的議論文3
曾經有科學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一個好的積極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良好的影響,激發人內在的潛能發揮超常的水平,使人進取。
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名生物學家在參觀農場時經過一個雞棚,發現裡面有隻老鷹在吃雞食,於是他好奇的去問農場主,農場主回答他:「可能他也認為他是一隻雞把!」於是生物學家抱著老鷹來到懸崖邊並告訴它它是一隻老鷹應該去飛翔,剛開始老鷹站在那一動不動的`看著它也不張開翅膀,可是生物學家並不放棄,在反覆了三次之後終於成功了,老鷹張開翅膀回到了屬於他的天空中去。
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好的環境使人成長,而消極的環境只能使人墮落。
孟母三遷的故事啟發了我,她曾經三度搬家就為了使孟子可以有好的學習環境,最終孟子成為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見,一個好的環境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
一個人的生活態度隨環境而改變,你身邊的朋友是什麼樣子的人,最終也會成就你。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圈子都是敗家子,吃喝玩樂,做事邋遢,那麼將來你必定也是無用之人,而反之,你的朋友圈子都是些有用之人,有夢想、有抱負,對生活充滿希望,那將來必定你會成為有用之人。可想而知,環境不會因你而改變,只能你去適應環境或選擇環境。
雄鷹在雞窩裡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如何搏擊長空,翱翔藍天?野狼在羊群裡成長也會因「愛上羊」而喪失本領,怎能叱詫風雲,馳騁大地?
環境可改變一個人,態度同時也決定一個人。如果在好的環境中你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再好的環境你都只會是牆頭草,而如果你秉著一種想成功,樂觀積極的態度,那你將會成為一朵花。同時,一個好的積極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好的生理狀態產生好的的影響,例如,在家庭環境中,父母的讚美會使你愉快,有足夠的信心,反之,不斷的批評會使你難過,失望,導致信心下降。所以,好的積極暗示與環境會使人進取,否則,則反之。
正所謂,「畫眉麻雀不同嗓,金雞烏鴉不同窩」這也許是耳濡目染的作用。環境可改變人,使人進取,可以更好的發揮自身的潛能,去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好環境吧,像雄鷹一樣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