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現存最老的城市(它曾是世界最大城市)
2023-07-08 07:57:40 1
古都西安,歷史千年,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走進西安,猶如是漫步在歷史的頁面上,一行一字,是過去的輝煌,是今朝的燦爛,是未來的守望。這片古老的城池之上,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皆有歷史的遺蹟。
不僅是有人們熟知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等,也有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隋唐長安城遺址等。
其中,隋唐長安城遺址是我此次西安之旅第一站。蒼穹之下,風雲驟變,立於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中,觸摸歷史留下的痕跡,看著今天市民在此處散步、運動、一幅古今交融的場景,令人頗為感慨。
這已不是第一次站在這裡,但來到西安,總想來這裡走一走。
隋唐長安城,隋朝稱大興城,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由宇文愷經過周密調查而精心設計,開皇三年由長安(今漢長安城)遷至於此作為隋代都城。唐朝建立後仍以此為都城,稱長安城,並不斷修建和擴充,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7米,周長36.7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其都城在平面布局上吸收了南朝建康城、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南城的優點,利用了當地」六坡」地形特點,由外郭城(羅城)、宮城、皇城、禁苑組成。
隋唐長安城遺址範圍很大,在城區和近郊都有。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開始大規模的勘察、發掘,先後完成了對外郭城、皇城、宮城及城內街道、坊市、渠道的探查,並據此繪製了長安城的實測圖和復原圖。
但從已經發掘的城市布局、宮殿、街道、坊裡的遺蹟,可以想見當時這座城市中千門萬戶、車水馬龍的盛況,僅城門就有15個。
其中,延平門的位置就在今天的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中。該公園地處西安高新區唐延路與灃惠南路間的帶形綠地內,南北全長3.7公裡,東西寬約120米,佔地面積44.4萬餘平方米。
歷史上,這一段唐城牆內有一座城門——延平門,由北向南經過7個裡坊,分別是崇化、豐邑、待賢、永和、常安、和平和永陽。但城牆遺址地表建築早已無存,僅有三處殘存地下約0.6米-1.4米深的夯土牆基。
整個城門遺址基本上呈對稱狀,中間有兩個長方形墩臺,兩邊有與城牆相連的墩臺, 相互夾峙形成三個門道,每個門道寬約5米。
考古者在遺址內還出土少量的建築殘件, 有筒瓦、板瓦、蓮花瓦當等, 在門道內地面還發現有唐代的車轍痕跡。
但考古學家對延平門進行了原址局部復原,利用土黃色的材料,在原先城門基址上復原出高出地面一米多的門洞、城牆與護城河,最大限度的展示出延平門的結構。
公園以城牆遺址為界,充分利用現有樹種,通過不同的綠化、鋪砌等技術手法將公園劃分為「城內」和「城外」不同區域,強調「城內」的規整秩序和「城外」的自然野趣,從外至內,依次是當年的護城河、城牆、順城路和裡坊。
同時還藉助雕塑,圖文並茂地展示出唐朝在科技、文化、貿易、國際交流、城市建設等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令遊客和市民更進一步的了解唐朝的城市發展,了解長安城的燦爛歷史。
腳下,是塵封的歷史;腳上,是今天市民休閒生活不可缺少的場所。
自2006年6月6日正式對遊人開放後,不論是春夏秋天,還是陰晴圓缺,在此跑步、運動、健身、散步的市民絡繹不絕。每逢看到這這樣的景象,內心就十分激動。千年古都,如此活力,輝煌從未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