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特色的畲族飲食文化,畲族烏米飯
2023-07-08 06:59:04 3
大家都吃過糯米飯,但知不知道,畲族文化中最著名的烏米飯。畲族烏米飯,不用質疑,肯定是烏黑色的。看似普通的烏米飯。卻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的鄉情文化與細膩的民族風情都凝聚在烏米飯中。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嘗嘗烏米飯吧。
畲族烏米飯唐朝以來是畲族同胞「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它來自大自然烏稔樹(也叫烏飯樹)的綠色樹葉泡製而成的色香味和開脾健胃驅溼膳療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綠色食品。
二十世紀末經寧德市畲族烏米飯加工坊開發,現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設宴的佳餚,分別有紅鱘烏米飯、竹桶烏米飯、太極烏米飯、荷葉烏米飯、菠蘿烏米飯、草包烏米飯、烏米卷、八寶烏米飯(甜、鹹)等品種。
每逢農曆三月初三。畲族都過「烏米飯」,闔家共餐,辦歌會山歌盤答,通宵達旦,沉醉在一片歡樂、純樸的鄉情之中。烏飯是畲民從山地裡採來的野生烏稔樹的嫩葉,置於石臼中搗爛後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然後撈出布包將白花花的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裡燒煮成的飯。
畲族烏飯得名副其實,吃起來連碗筷也被染粘成烏黑色。不過它的味道相當不錯,吃一口清香糯柔,細膩愜意,別有情趣。倘若將烏飯貯藏在陰涼通風處,則數日不餿。食用時,以豬油熱炒,更是香軟可口,堪稱畲鄉上等美食。
畲族烏米飯的傳說不一:其一,「三月三」為米谷生日,畲民要給米谷穿上衣服,故塗上一層顏色,祈祝豐年。其二,三月三蟲蟻不作,畲民吃了烏飯,上山下山不怕蟲蟻。其三,古時畲民與敵兵交戰時,敵人常來搶米飯,畲民故意將米飯染黑,敵人怕中毒,不敢問津,畲民便安穩吃飯,有了氣力,打敗敵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被關在牢房,他一頓能吃一鬥米,母親送來的飯卻都被獄卒搶去,雷萬興想法讓母親將米飯染黑,從此,獄卒再也不動烏飯。
以後,雷萬興越獄,於農曆三月初三戰死沙場,族人每年以烏飯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他們被圍困在大山裡,糧食斷絕,以烏稔果充飢,為畲軍度過斷糧關,並限得反圍剿的勝利。雷萬興回軍營吃盡魚肉酒菜都感乏味,時值三月初三,他想吃烏稔果,就吩咐兵卒出營採擷。
可是,這時烏稔尚未開花,那些兵卒只好採些烏稔葉子,有人出了個主意,將烏稔葉和糯米一起炊煮,結果糯米飯呈現烏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萬興吃了食慾大振,於是下令大量製作烏飯,以紀念抗敵勝利。從而衍成風俗,世代相襲。
您可能還會喜歡:
指尖上的滿族剪紙文化藝術
朝鮮族酒文化,朝鮮族的飲酒習俗
惟妙惟肖的朝鮮族長鼓舞
滿族春節傳統文化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