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城市暴雨內澇的意義(雨島效應是什麼)
2023-07-08 16:38:48 1
今年夏季的降水無疑給南方帶來不少麻煩,讓很多城市陷入嚴重內澇。不少城市的交通陷入癱瘓,嚴重的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也受到了危害。
那麼如此嚴重的內澇我們是否可以解決呢?有什麼樣的辦法能讓內澇不再肆虐?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飽受內澇困擾,未來城市如何發展?中國打造「海綿城市」!】中,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城市內澇城市內澇一般是指由於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其中造成內澇的客觀原因是降雨強度大,範圍集中。降雨特別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積水,降雨強度比較大、時間比較長也有可能形成積水引發內澇。
除了上述講的降雨強度大之外,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受全球變暖影響,世界碳排放量越來越多,導致北極的冰川不斷變小,局部氣候異常也開始頻繁起來。
再有就是城市規模越來越大,隨著千萬人口城市的增多熱量的超常排放已經屢見不鮮,因此也更容易引起熱氣流越積越厚,從而降水產生,這就是雨島效應。
雨島效應帶來的麻煩
一般城市的規模越大,雨島效應就越強烈。因此我們可以想像,高樓林立的城市降雨量和降雨強度也遠遠高於郊區。頻繁的降雨帶來的還有麻煩,我們國家還有一些城市的排水系統並不完善,加之城市大量鋪設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滲,容易形成這段路面的積水,嚴重時就會形成內澇。
為了解決城市內澇,我們可以構建海綿城市。那麼什麼叫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讓這個城市像海綿一樣可以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方面有良好的彈性,下雨的時候可以吸水,蓄水,需要水的時候還能把水放出來。因此海綿城市,也可以叫做水彈性城市。
傳統城市建設模式就是使用各種硬化路面,導致我們每逢大雨,只能依靠管渠、泵站等設施來排水,以至於造成我們逢雨必澇,旱澇急轉的窘迫局面。
結語
因此建設海綿城市,我們首先要扭轉觀念,不能再使用傳統建材鋪路。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做到四個點,分別是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熱島有緩解,水體不黑臭,這四個點正好面對我國城市的緊要矛盾。那除了上述幾點,我們這個海綿城市又該如何建設呢?建設海綿城市又有什麼樣的要點?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飽受內澇困擾,未來城市如何發展?中國打造「海綿城市」!】中,【三一博士】將會為你解釋更多關於海綿城市的內容,同時告訴你更多海綿城市的建設要點。如果你感興趣,不妨上西瓜視頻搜索關鍵詞【海綿城市】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