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個皇后之死(嘉靖帝在位45年先後迎娶的)
2023-07-16 22:01:02 2
從嘉靖帝的性格來看,嘉靖帝是一個不安分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崇信道教,但他也曾遭遇不測,險些喪命。
嘉靖帝是明朝十六個皇帝中,皇后最多的一位君主,從這點來看,嘉靖帝是不是很花痴啊,他在位45年時間裡,曾先後迎娶了四位皇后,並且這四位皇女最後的結局都是很悲催的!
第一任皇后,陳皇后,元城(今河北大名縣)人,嘉靖元年(1522年),當時嘉靖帝才16歲就迎娶了陳氏皇后。
嘉靖七年(1528年),嘉靖帝應邀張妃和方妃一起喝茶,當時只有二十二歲的嘉靖處在青春期,看到了張妃和方妃難免蠢蠢欲動,雙眼一直盯著兩位妃子纖細白嫩的小手看,陳皇后在旁邊看著很是吃醋,嫉妒,生氣之餘,陳皇后挺身而起,立刻就把放茶的桌子一起端掉了,嘉靖見此非常生氣,大聲呵斥著陳皇后,陳皇后受到了驚嚇,渾身直哆嗦!
其實在那個時候之前,陳皇后就已經懷孕了,由於受到驚嚇導致流產而死。
實在可悲!
要說這位陳皇后也太小心眼了,既然是嫁到了皇宮,就要面對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這些現象,為什麼不能正常去看待呢?
或者說忍耐或者不動聲色的反抗,哪怕是不說話不動手的反抗呢。都有可能發生可怕的後果!朝廷大臣們也是伴君如伴虎,后妃們何嘗不是如此呢!
俗話說得好,維持愛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忍耐,這句話不管說得對還是錯,我們暫且不去理它,真不知道當時嘉靖帝陳皇后是怎麼想的,最後一屍兩命,你說這是何苦呢。
第二個是張皇后,這個皇后在上文已經提到,就是當時皇帝和兩個妃子品茶時嘉靖帝兩眼緊盯著手看的的其中一位,嘉靖帝的第一個皇后暴崩以後,這個陳貴妃就被嘉靖帝冊封了皇后,也正式掌管了後宮,而這個時候的嘉靖帝正在忙著追循古禮,嘉靖帝囑咐了陳皇后讓其帶著宮裡的嬪妃們到先蠶壇去行親蠶禮,並且還要帶領妃嬪、淑女等在宮裡聽《女訓》。
張皇后在位五年後就被免職——廢居住別宮。
張皇后為什麼被免職被廢?他又是哪裡人呢?
《明史•后妃傳》裡沒有記載。張皇后被廢讓人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皇后也不容易,也不是「鐵飯碗」,也就是說廢就廢,就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張皇后被廢打入冷宮,心情抑鬱。不知道和誰訴苦,過了兩年就抑鬱死了。不過張皇后遺留下來的中宮「職務」,開始有方皇后接管。
方皇后是怎麼當上的皇后的呢?
第三任皇后是方皇后,方皇后江寧(今江蘇南京市)人。
要說方皇后當上皇后,這其中有兩個機遇:第一個就是嘉靖帝做了十年皇帝,現在26歲了還沒有一個兒子。
於是有一個叫張璁(cong)後的大學士主動改名為孚敬的大學士,並且向嘉靖帝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古者天子立後,並建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所以廣嗣也。陛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為子嗣計。」
他建議嘉靖帝出了皇后以外,應該在全國範圍選取一百二十多位「淑女」。選取淑女要求:年輕、漂亮、聰明、賢惠的美女到後宮。那樣就可以為嘉靖皇帝多生些兒子,這個馬屁似乎拍到了點上,嘉靖皇帝聽課非常高興,於是便順水推舟,嘉靖帝下了一道御旨,「從之。」
隨後,方氏等九人都被冊封成了九嬪之一的嬪。不久有升格為妃,不久又封為妃。
雖然這位方皇后曾在皇帝「壬寅宮難」時救了嘉靖帝一命,得到了嘉靖帝的讚許,可是好景不長,於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暴病而死,嘉靖帝一直對這位方皇后心存感恩,所以下旨說:「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濟難,其以元後禮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方皇后的葬禮要按照嫡娶皇后葬禮對待,但是,世態曲折,方皇后死後,杜皇后填補空缺。
第四任杜皇后,大興(今北京市)人,本來是嬪,後來升為妃,但是這位皇后命運不好,生下了兒子,她就成了萬曆皇帝的奶奶,這位杜皇后的兒子後來成了明穆宗隆慶帝。人的命運總是難以預料,杜皇后在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正月死去,那時候距離他的兒子當皇帝還有十二年,杜皇后沒能在生前看見她兒子登基,而且自己沒怎麼享受到做皇后的清福。
嘉靖帝的這四個皇后,經歷了慘死、被廢、歷險、早死,總之,沒有一個好的結局,更沒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明穆宗隆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