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簡介(地圖的演變見證大西安城市發展和擴張)
2023-07-16 10:09:04 1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瀕臨渭水之南,秦嶺之北,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四塞之內,沃野千裡.它優越的自然條件助力了西安城的興起。
近兩年,西安被貼上了各種網紅的標籤,不管標籤怎樣,足以說明全國人民對西安及西安城市發民的關注與信心。隨著西安城市的快速發展,大西安的版圖逐步擴張,城市骨架不斷拉升。
在過去的幾十年的時間裡,西安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面貌改天換地,區域邊緣不斷向外擴張。據了解,從1978年到2017年,西安土地面積(管轄範圍)從2441平方公裡增至10752平方公裡,增長了4.4倍;建成區面積從1978年的95平方公裡增至683.09平方公裡,增長超過6倍。
對於大西安城市骨架的變化,不少人可能沒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這或許是由於「身在此山中」的緣故。
今天,我們可以用一組西安地圖的變化,帶你來了解和感受大西安城市發展的「脈搏」。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裡一張唐朝長安城舊址布局圖展現了唐時古長安城的規模與布局。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唐朝的長安城範圍基本相當於如今的西安二環範圍,長安城內108坊,面積約百平方公裡。
只不過唐風已過,古長安城的氣勢與浩大已再難尋覓。
這是一張光緒年間的西安古城布局地圖,最具熟悉度的就是永寧門,其他眾多街巷,到現在可能都難以尋其蹤跡了,光緒年間的西安城區中心集中,空間規劃並不大。
上面這是一張80年代的西安地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時西安主城區主要在城牆以內、小寨、城東區域範圍。城中央和城南發展相對較好,城北似乎僅僅只到龍首村區域。而城東由於存在大量的重工業、製造業,所以發展也較好,比如半坡的紡織城區域雖然離鐘樓較遠,依然在地圖較為明顯。
到了90年代末,此時西安的城市規模已跨出城牆,迎來二環時代。地圖中二環線和繞城高速已經清晰可見。另外地圖已經有了滻河綜合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曲江旅遊度假區等各種區域的標誌,但這也僅是這些區域的開始階段。
上面這張是2000年代的西安地圖,西安的三條環線環清晰可見,一環內蓮湖區、新城區,二環有未央區,碑林區,三環的高新技術產業園也在日漸發展中,曲江大唐芙蓉園和南湖也已成規模。城市進一步發展擴大。
上面這張是2010後的西安地圖,各條地鐵線路在籌備建設當中,各種新區也在發展規劃當中,大西安正在大力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格局。
以上西安地圖的每一次變化,也代表著城市中心不斷擴張,區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目前西安城市規模已經跨出三環,迎來全新的區域格局變化。
西安市政府已對外公布了《大西安(西安市—西鹹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2017—2021)》的文件。規劃區域範圍是西安市行政轄區 西鹹新區,規劃面積10745平方公裡。
實施「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戰略,形成大西安「三軸兩帶多中心多組團」的城市發展格局。
三軸:南北方向貫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傳承軸、科技創新軸、國際開放軸。
兩帶:東西橫向上的秦嶺生態帶、渭河生態帶。
多中心:以西安中心城區為主體,以文化旅遊、現代服務功能為主,重點發展文化旅遊、商貿、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建設未來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區;以灃東新城科技統籌板塊和灃西新城中心商貿服務區、國際文化中心為核心,打造以現代商貿、高新技術為主的新中心;以滻灞生態區歐亞經濟論壇、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港務區國際陸港、西安體育中心為中心,打造生態型現代服務東部新中心。
多組團:東部新城、高新科學城等10大新城,紡織城創意片區、軍民融合創新谷片區等10大片區,以及50個左右特色小鎮、50個左右各類綜合體。
接下來,為大家著重介紹下,跨出三環的西安幾大新區及發展情況:
西鹹新區
對於西鹹新區,相信對於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作為大西安新中心新軸線:北起灃渭溼地,南至昆明池,全長20公裡,位於灃河和繞城之間的中心位置,其中核心區用地範圍33平方公裡,規劃「西部開發開放創新發展示範區」和「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合作重要節點,推動大西安的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戰略。近來,西鹹新區的發展在西安掀起了一股熱潮。國務院發布文件正式設立西鹹新區後,國內眾多一線品牌開發商將目光瞄準了這此,由於西安三環內樓市似乎處於「房荒」的狀況,對於一些剛需購房者來說,西鹹新區無疑是最好的置業選擇。此外,西鹹新區的西新城、空港新城、秦漢新城、涇河新城並不限購,這也引來了許多西安周邊城市人群紛紛在此新區置業,最近西鹹土地供應也迎來了井噴,這更加促進了西鹹新區地產企業的發展。
國際港務區
除了西鹹,國際港務區的發展同樣不可小覷,作為西安「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重要戰場,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開放新高地。隨著三號線的開通,此區域價值再次升級。國際港務區發展趨勢有:一、「海陸空」立體化國際開放大通道形成。開通了西安至中亞、伊朗(阿富汗)、漢堡、布達佩斯、科沃拉、馬拉舍維奇、白俄羅斯及俄羅斯等8條中亞、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往返青島港的「五定班列」,基本實現中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的全覆蓋。在德國法蘭克福、哈薩克斯坦卡拉幹達州等地設立8處「海外倉」,初步形成了國際、國內、區域三級海陸空物流大通道體系。二、全運新城西安奧體中心的建設。第14屆全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已開工建設,西安國際港務區將對標杭州G20,全力做好奧體中心及周邊配套建設,不斷優化園區環境,運用國際最先進的設計新理念、新技術,高標準規劃設計,打造現代、時尚、大氣、綠色城市新區。去年港務區計劃投資2.7億元,用於園區綠化和景觀提升,以陝西自貿區國際港務區片區、西安奧體中心兩大板塊和灞河、滻河、渭河為重點,全力加快園區綠化增量和品質提升,為入區企業和群眾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南拓的高新區—CID
28年前,西安高新區在國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大戰略決策下應運而生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高新區已然成為了帶領整個西安城市經濟發展的先鋒,隨著「西漂」人士紛紛湧入,這勢必促使了高新區的新一輪的擴張。
高新區的南拓,從高新路,再到唐延路南段。這一次,就可能是CID區域。這個總佔地面積達十五平方公裡的中央創新區(CID),引領著產業發展全面走向西南。有資料顯示,中央創新區(CID)設置城市客廳組團、綜合服務組團、科創組團、科創生活綜合組團、金融會展組團、居住組團等分片區多組團模式,形成層次清晰、功能完善、融合互動的功能布局。這裡,可以是高新乃至整個西安科創大產業真正裂變的區域,已成為西安先進位造、科技研發的核心交通軸。無論是華為、三星、比亞迪,還是進出口加工中心、自貿區、軟體新城等。這裡,都因產業巨頭的進駐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一次高新區規劃,也就意味著「萬億科創大走廊」的核心區已塵埃落定。
常寧新區
西安市常寧新區位於長安區中部,東依神禾原、西臨西灃公路、南到滈河南岸、北至潏河北岸及學府大道,規劃總面積50.5平方公裡,規劃建設用地42.4平方公裡。
常寧新區管委會堅持「生態立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提升宜居環境品質,增強區域發展的持續性和宜居性,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按照「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的總體思路,新區持續抓好秦嶺生態保護、城市生態廊道建設、河道治汙綠化等重大生態治理工程,將風道建設納入城市規劃和管理,加快構建山、水、塬、田、城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堅決打好治汙減霾持久戰,努力為市民創造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宜居家園。
當前,在西安市委、市政府「建設大西安國際科創大走廊」的戰略指引下,常寧新區將積極調動和發揮區域內34所高校、32萬在校師生的教育科研優勢,將新區打造成為大西安承載高校資源的核心區、體現城校融合的示範區、承擔配套完善的國際化現代新區。
結語
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說西安正在進一步擴大城市區域,發展的視野不止於眼前,更在於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