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遊玩指南(旅遊搭起連心橋)
2023-07-13 23:22:07 2
時刻新聞記者 曾珍 通訊員 鄺薇 李京樺 邵陽報導
隨著「神曲」《早安隆回》而火出圈的隆回,春節期間遊客絡繹不絕,1月30日阿根廷駐華大使牛道望到訪,各大網紅也相繼奔赴「打卡」。一起在花瑤裡感受濃濃年味,看花瑤姑娘挑花,體驗頓屁股等當地民俗,近距離感受隆回非物質文化遺產灘頭年畫的魅力,品嘗龍牙百合、豬血丸子、柴火臘肉等隆回特色美食。
以旅遊活動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
2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在洞口縣長塘瑤族鄉老艾坪村,村民們頭裹棕片,腰扎青藤,身穿瑤服,走村串寨,跳起「棕包腦」。當天,在邵陽縣,一群身穿藍印花布製作的旗袍的模特正在走秀,綏寧縣長鋪子苗族侗族鄉的喜慶的龍獅燈也舞了起來,活靈活現。邵陽多地都開展了非遺項目展演、民族歌舞演出等元宵節活動,讓現場各族觀眾無不沉浸在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魅力中。
近年來,邵陽市著力打造「共享共慶」這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品牌活動,依託民族節慶打造特色文旅項目,建起各族人民交流平臺,讓文化在碰撞中交融,讓各族群眾在旅遊過程中感受中華節日之美,通過讓各族群眾在旅遊中同過一個節、同跳一支舞,促進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新寧縣舜皇裡作為當地重要的旅遊景點,打造了漢瑤文化廣場這一民族團結地標,建立了民俗文化演藝中心、中華文化符號展示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精心編排展示民族文化的互鑑交融的原創情景劇《愛在崀山》作為重點項目演出推廣,讓各族遊客潛移默化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去年,城步苗族自治縣舉辦了2022·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全民K山歌網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土家族、苗族、侗族、蒙古族、回族等40多個民族的選手積極參賽。來自臺灣的參賽選手布林(網名)更是以一首《我和我的祖國》「火出了圈」。賽事頁面瀏覽量超5000萬次,共收穫超1500萬次的投票和3000萬次鮮花點讚,打造了一場各族群眾廣泛參與、共同關注的網絡山歌盛宴。
以旅遊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隆回縣瑤族鄉的「討僚皈」活動暨「雲上花瑤·天籟神韻」邵陽(隆回)非遺音樂會上,遊客們領略到了花瑤挑花、花瑤山歌、八音鑼鼓、開臺鑼鼓等瑤族傳統風俗民情,在參與體驗中了解了神奇的花瑤文化,感受到美麗隆回的別樣魅力,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與旅遊品牌發展雙提升。近年來,邵陽注重以文化賦能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民族地區民間文化遺產,打造了「六月六山歌節」「苗族四月八姑娘節」、花瑤「討僚皈」等文旅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造性轉變。比如,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建立起花瑤挑花傳習所,傳習花瑤挑花技藝,推出中國首個沉浸式藝術感官怪誕喜劇《花瑤喜宴》;洞口縣對長塘瑤族鄉的棕包腦舞、羅溪瑤族鄉的熬茶習俗、四月八烏飯節等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系統性保護。「中國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作為湖南省4大民俗節慶品牌之一,和旅遊發展進行深度融合,已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旅品牌,現如今,更是通過「全民K山歌」熱潮,將傳統的山歌文化通過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手段進行內向提質和外向包裝,更大範圍地掀起了全國各地各民族音樂愛好者學唱民歌、山歌的熱情,為傳承和發展山歌這一優秀民族文化起到了強大的積極作用。
此外,邵陽持續扶持旅遊文創企業發展,依託「邵陽紅」,打造「寶慶有禮」品牌,推動寶慶竹刻、灘頭年畫、花瑤挑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向旅遊商品轉化,為優秀民族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以文旅融合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辦一次會,興一座城。新寧縣借承辦邵陽首屆旅遊發展大會的契機,新增重點文化旅遊重點籤約項目22個,把「百裡臍橙連崀山」文化旅遊節、「中華一家親,兩岸瀟湘聚」「百裡臍橙連崀山」攝影大賽等系列「民族團結 文農旅融合」等主題活動的知名度進一步打響,推動當地特色的臍橙產業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邵陽依託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不斷加強對民族地區旅遊資源的整合,持續加強對當地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著力鍛造精品景區景點,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和客棧。現已成功創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1個、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3個。洞口縣羅溪瑤族鄉寶瑤村作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區),同時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和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羅溪瑤族鄉、羅溪村被評為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鄉鎮和重點村等,帶動民族地區特色產業、傳統民宿以及經濟社會文化全方面發展,著力扶持一批紮根農村的鄉村旅遊帶頭人,促進各民族群眾在旅遊業發展中進一步增收致富,以文旅產業蓬勃發展促進各民族廣泛交流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