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電視劇六位演員集體道歉(狂飆裡無人問津)
2023-07-14 14:05:04 1
《狂飆》雖然大結局了,但是後勁很大,觀眾對各位主角的戲外生活,充滿興趣。
比如張頌文,網友發現他的微博像寫日記,經常會跟網友互動,而他的回覆一點都不像明星,更像是身邊的一位老朋友。
對生活的細膩感受與觀察,使得張頌文充滿了演員以外的魅力。
而他在唱歌軟體上的作品,也被網友扒出,沒想到成熟、文藝、內斂的張頌文,唱歌竟然如此不好聽。但他堅持唱,還貢獻了兩百多首作品。
早在2020年就有粉絲「勸」張頌文好好拍戲拿影帝,但張頌文開玩笑表示:得為自己的晚年多找一條路。
如此生活有趣、熱愛生活的好演員,了解他之後,簡直越來越愛了!
「大嫂」高葉也是如此,大家發現原來她演過不少經典角色,但演完戲她就「失蹤」,不上綜藝節目,也不隨便接廣告,非常愛惜羽毛。
高葉在自己沉寂的時候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我在自己的專業上從來沒有摸過魚,因為你摸過的那些魚,總有一天會變成刺,扎在你手上。」
還有劇中的瘋驢子,粉絲拿著放大鏡看劇,發現他在劇中的檔案上的年齡只有25歲。看是演員本人看上去要翻個倍啊!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第一,演員也發文「蹭蹭熱度」。
還有李響、麻子等配角,都在戲外狠狠火了一把,大家一起直播、聊天,觀眾都看得津津有味!因為觀眾對這些角色的喜愛,都已經折射到演員身上,這就是一部好劇的魅力!
可是大家發現了嗎?劇裡的一些小配角都火了,但不少戲份很重的主演都沒火,有些還出現在了官方海報上,可見分量頗重。
但觀眾對他們似乎「毫不關心」,說到底,還是他們演得沒有魅力,沒有吸引觀眾,才會如此。
一、吳剛:拍戲拖家帶口
現在在網上搜索吳剛的名字,幾乎看不到好話了。比如二月初,吳剛一家三口被拍到出門逛街,打扮潮流。
於是觀眾吐槽:他們穿得花裡胡哨的。
還有觀眾忍不住加一句:演的最差的就是這一家三口。
或許還有觀眾不知道,在電視劇《狂飆》裡,吳剛帶著老婆、兒子一齊上陣,吳剛的老婆在劇中也是演他老婆。
而且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人民的名義》裡,吳剛也是讓真老婆來扮演自己劇中的老婆。
可糟糕的是,吳剛老婆的臉也很僵硬,一看就充滿了高科技,觀眾看著非常不舒服。明明可以換個臉蛋自然的演員,為何偏偏要用吳剛的老婆?
還有吳剛的兒子嶽陽,他在《狂飆》裡飾演的高曉晨,更是「丟他爸爸的臉」。
本來吳剛的雙眼皮就令觀眾出戲,沒想到他兒子演得爛,老婆也一臉高科技,導致觀眾對吳剛本人的觀感變差了,對他老婆兒子的觀感更差。
拜託娛樂圈的前輩們,不要再幫家人牽線搭橋了,免得敗壞自己本就岌岌可危的口碑啊!
二、李一桐:多多提升演技吧
李一桐1990年出生,出道已經8年了,8年來她幾乎都是演女主,在《狂飆》裡也不例外。
之前,李一桐被網友調侃為「捧不紅」體質,她自己也深知這一點。
但沒想到,李一桐演了超級爆劇《狂飆》竟然還是不火!看來紅與不紅真是玄學,李一桐也算是娛樂圈裡的「另類」了。
配角都被扒出了陳年往事,卻愣是沒有人討論李一桐,《狂飆》播完了,她好像就「消失」在觀眾的記憶裡,還有不少觀眾連她本人的名字都沒記住。
李一桐的粉絲認為:《狂飆》中的孟鈺角色太單薄,不討喜,更不好演,李一桐能演成這樣,已經非常出色了。
但觀眾認為:孟鈺人設不討喜是一方面,主要是李一桐本人的氣質和形象,與整部劇格格不入。感覺其餘人都在演真實的掃黑劇,只有李一桐在演偶像劇。
「角色不討喜」的不止孟鈺,安欣也很單薄,但觀眾還是被張譯的演技徵服了。
如今「考古」張譯的觀眾很多,他的那些經典作品,比如《士兵突擊》《雞毛飛上天》又被觀眾翻出來重溫。
如果一個角色只有60分,但演員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把這個角色的魅力提升到80分,那TA就是成功的。反之,還得在演技上多下功夫。
別找那麼多藉口,觀眾的反饋是理智且客觀的,好好加油吧。
三、高曉晨:演技和顏值雙雙拉胯
同樣的,在網上搜索高曉晨扮演者嶽陽的名字,至今都有網友在吐槽、在憤怒。
雖然嶽陽在劇中的前半部分沒有戲份,但在劇的後半段,他的戲份是相當重的,而且對全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如此關鍵的一個角色,本來是由陳璽文來飾演,就連成年後的高曉晨,都是按照童年時的高曉晨去找的。知道真相的觀眾紛紛感慨:這才像大嫂會生出來的孩子啊!
但沒想到,原定好的陳璽文,被嶽陽「截胡」,所以陳璽文只能去演阿泰。
陳璽文在劇中只有四場戲,但觀眾也記住了這個俊秀的小帥哥,大批觀眾都在陳璽文的評論區鳴不平:如果是他來演陳璽文就好了!
雖然高曉晨的人設不太好,但至少陳璽文演技有層次,長得也帥,觀眾至少能看個賞心悅目啊!
而嶽陽呢,演技差也就算了,長得也不盡如人意,實在不適合吃演員這碗飯。
經過了《狂飆》,想必別的劇組和投資人也不敢輕易再演嶽陽演戲了,吳剛老師也消停會,別再提拔兒子了。
有大V博主說:如果把高曉晨和孟鈺的戲份再刪一刪,《狂飆》的評分還能更高!
《狂飆》很火,但不完美,總有一些演員,沒能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務。希望別的劇組在選角時,能夠優先考慮角色適配度,而不是誰更火,誰家「背後有人」。
只有這樣,好的演員才能合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觀眾也能看部好劇,愉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