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崇聖寺三塔傳說(大理崇聖寺三塔)
2023-07-07 08:36:35 3
大理,許多人魂牽夢縈的地方,是一個讓人充滿無限遐想的城市。但是,大理遠不止蒼山洱海,更不止詩和遠方,它還是一座千年歷史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名揚古今。或許,是因風花雪月的蒼山洱海名聲太盛,以至於被大多數人「遺忘」歷經千年風雨侵蝕的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雖經歷千年風雨,卻巍峨依舊。是大理的地標與象徵,也是雲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徵。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裡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在大理眾多的文物古蹟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崇聖寺三塔,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其獨特的美學價值。
大理崇聖寺三塔景區分為兩大部分:前區以三塔為中心,景點主要包括三塔、南詔建極大鐘和雨銅觀音殿;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正中間的大塔叫「千尋塔」,南北兩座外觀輪廓為錐形的小塔。後區則是被譽為「漢傳佛教第一寺」的崇聖寺。
從崇聖寺三塔景區以無人機的視角俯瞰整個景區,是一個「長方形」的景區,與千尋塔為中心軸,兩個小塔南北拱衛,正後方的寺院建築,猶如一座端正的皇家宮殿,建築群體宏大,與四周的民居建築形成雄偉壯觀的別致景觀。
歷史上的崇聖寺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經歷代擴建,氣勢雄渾壯麗,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了巔峰,因此,大理國也被譽為「妙香佛國」。當時的崇聖寺也是全東南亞唯一一個開過金光的佛寺,被譽為「佛都」;據說,大理國22位國王中有9位在崇聖寺出家為僧。
四季如春的崇聖寺三塔景區,景色宜人,氣候舒適。烈日當空,走在道路兩邊種滿了綠蔭的大樹,從兩邊向中間伸展枝葉,讓寬敞明亮的路面猶如一條綠色的隧道,為遊人遮擋住酷熱的陽光。
千尋塔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簷式空心四方形磚塔。而南北兩座小塔,是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為八角形樓閣式10級磚塔,每級塔簷上砌出模擬木構建築的鬥拱、平座和形狀各異的塔形龕,塔身有佛像、蓮花、花瓶等浮雕,層層各異。
觀音在大理人的心中地位崇高,雨銅觀音殿可以說是大理觀音文化的集中展示區,與三塔和建極大鐘,共為崇聖寺五大重器中最重要的三大重器。在雨銅觀音殿二樓上展示的是兩幅稀世畫卷的複製品。一幅是《南詔國史圖傳》,另一幅是《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卷》。
重鑄的雨銅觀音根據清末遺存照片精心複製,重11噸。傳說當時高僧們以銅鑄觀音像,及鑄至觀音像一半時,銅已用盡,正在無奈之際,恰逢天降銅雨,滿地皆為銅屑,取以鑄像,不餘不虧。於是取名為「雨銅觀音」。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以說影響了一個時代,是無數80、90後的青春記憶。其中,金庸先生著作的《天龍八部》,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如果看過應該都知道文中(影視中)的天龍寺,而文中(影視中)天龍寺的原型就是崇聖寺。
崇聖寺三塔不遠處有一個公園,坐北向南,背靠一公裡的崇聖寺三塔,公園內有一潭人工湖,能拍到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的姿態,而得名「三塔倒影公園」。幾乎來到崇聖寺三塔景區的遊客都會到此處拍攝經典的三塔倒影畫面。
櫻花已經開放的三月,是大理最美的季節之一,想要擁有這個季節最燦爛的時光,這個時候的大理自然也是不二之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