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驢得水有真實寫照嗎(黑色幽默背後是對人性的揭露)
2023-07-23 01:40:46 1
2016年上映的影片《驢得水》是由周申、劉露執導的一部喜劇題材的電影。儘管被定義為喜劇,但看過影片的大多數人表示他們並沒有笑出來,反而十分壓抑,就像一記重拳深深地打在人們的心口,發人深思。
影片中每個主角都有十分強烈的看似矛盾的性格衝突。首先是執著於教育的孫校長,他為小學花費了許多的心思,在危機來臨時仍然能夠十分鎮定的面對並且掌握全局,他身上最優秀的品質應該就是那份集體責任感。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位為達目地不擇手段、用十個錯誤來彌補一個錯誤、將自己的理想當成精神鴉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朋友、家人利益的孫校長。所以校長是一位怯懦的好人,看似掌握全局,實則也無能為力,看似助人為惡,實則是無可奈何。
再是由任素汐飾演的嚮往自由與家的溫暖的張一曼。影片中的張一曼天真且善良、率真且性情,她代表的是自由意識萌芽者,追求心裡和生理上的歡愉。
但她所追求的卻是超越道德底線的,明知銅匠有老婆的前提下還是「睡服」了銅匠,並在銅匠對她產生感情、保護她對抗自己妻子的時候羞辱了銅匠。
張一曼是自由性情放蕩的,但她也確實欺騙了銅匠的感情,辜負了裴魁山對她的痴情,這也註定了她的悲劇結局——剪去了心愛的頭髮變得瘋傻,差點被強姦,最後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最為典型的反轉當屬周鐵男,周鐵男自認為他的性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剛毅勇敢無畏,他可以在佳佳被欺負時挺身而出,他可以把所有的工資捐出來做獎學金。但他卻在槍響時倒下了,跪地求饒。這個鐵一般的男子最終也屈服在了權利之下。
《驢得水》這部電影荒誕、無釐頭、背離現實、沒有邏輯可言,但它卻把在遇到問題時人性的轉變展現的淋漓盡致:從老實質樸到自私無情的銅匠,從僅有的幾分善良到虛偽心胸狹隘的裴魁山……他們的做法並不能令人苟同,但他們好像又都沒有錯,他們都在以自己的利益出發,做著自認為對自己對大家都好的事情。
而影片中唯一保持本心的就是佳佳這個女孩,儘管她十分清醒,但她並沒有改變事情的走向,甚至差一點成為犧牲品,最後她選擇了離開。
《驢得水》是由一頭驢貫穿全片,以一頭驢虛構了「呂老師」,由此引發後面的一系列謊言與改變。隨著謊言的持續發酵,使故事變得愈發幽默且富有深度,為了實現所謂理想的不擇手段,人性在貪婪面前喪失了底線,其中的醜惡被毫不留情的揭露。猶如一把錘子,狠狠地砸在人們身上,讓人們對人性充滿質疑與反思。
《驢得水》這部影片極好的詮釋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話,講實假如沒有標註這是一部喜劇題材的電影,那小編絕不會想到這一層面。通過荒誕的手法突出人性的惡,看完之後令人在嗤之一笑後內心又顯得十分壓抑。總而言之《驢得水》中突出的人性以及教育意義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