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歷史版圖變遷(吉林省的歷史沿革及地方民俗雜考)
2023-07-15 10:28:11 3
吉林省境內居住著除漢族外,還有朝鮮族、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互相學習,加速了中原文化和吉林文化的融合,在漫長勞作實踐中,各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和古樸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
朝鮮族風情朝鮮族是一個勤勞、聰明、樂觀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在中國的朝鮮族有200餘萬人,其中60%以上居住在吉林省內。吉林省境內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轄的開放一些的城市鄉村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及永吉縣興光村朝鮮族民俗村等地,均建有民俗博物館、傳統朝鮮族民宅、近代土木結構草房、涼亭、紅箭門、民族商店等,目前已形成吃、住、行、遊、娛、購一條龍產業體系。
凡有遠方客人來到吉林省,可以到村民家中參觀民族生活習俗;或者根據個人喜好去朝鮮族村民家中,坐在具有民族特點的火炕上品嘗朝鮮族風味餐,吃上一頓朝鮮族的米飯、米酒、打糕、冷麵、小鹹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風味飲食。尤其是那迷人的朝鮮族農樂舞、龍鼓舞、婚禮舞、刀舞和槌衣舞備受青睞。遊客可以一睹民俗慶祝場景的盛況,參觀村民的居室和過去用過的各種生產工具,坐黃牛車、蕩鞦韆、踏跳跳板……如果趕巧,還能領略朝鮮族老人過「花甲」、嬰兒過「百天」、青年男女舉行的傳統婚禮等,其場面熱鬧非凡。當遊客親身體驗當地朝鮮族居民充滿熱情的招待時,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
滿族風情滿族人在吉林省境內的長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四平市居多,全省設有一個滿族自治縣、10個滿族自治鄉(鎮)。到了滿族自治地區,人們會驚奇地發現這裡的哈依瑪(俗稱水糰子)、黏豆包、泥牆草屋、滿漢全席,加上原汁原味的「俏皮話」以及節奏鮮明的薩滿「腰鈴」舞等許多滿族人民古樸的民族風情竟然保留完好。還有薩滿教風格獨特,滿族人婚禮也很別致,滿族民間剪紙藝術等,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藝術上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
蒙古族風情蒙古族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絢麗多姿的風土人情,蒙古族歌舞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明珠,傳統的那達慕集會是最能體現蒙古族風情的場景。在吉林省的通榆、洮南、鎮賚等縣市及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居住著16萬多蒙古族同胞。前郭爾羅斯蒙古自治縣被譽為中國馬頭琴的故鄉,2008年7月15日,當北京「奧運聖火火炬」傳到吉林松原市時,這裡集聚了2008名樂手,持2008把馬頭琴齊奏充滿激情和活力的馬頭琴曲《永恆的聖火》,2008個氣球、2008隻和平鴿同時放飛,場面甚是壯觀,創下了最新的金氏世界紀錄。
這裡的蒙古族經常舉辦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查幹湖祭湖醒網以及祭敖包、摔跤、射箭、賽馬等民俗活動更是賞心悅目。郭爾羅斯全羊席、查幹湖全魚宴、查幹湖風情宴等民族特色餐飲別具風情。目前,蒙古族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婚俗——嫁妝、擇吉日、娶親等都很有講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