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918事變觀後感400字
2023-08-05 08:46:38 5
我們來到了東北瀋陽,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
九一八紀念館是一座長長的石窟,裡面講述了七十四年前的一段歷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佔我東三省,炸死了張作霖,引起了少帥張學良的抗日決心。我通過照片,文物,光電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東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頂山的居民被無原無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隊的殘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東北被折騰的血痕累累。東北人民抗戰十四年,終於結束了抗戰,趕走了日本鬼子,結束了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紀念館,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們的國家強大了,還會遭到日本的踐踏嗎?不會的!振興中華,人人有責。
唱不完的悽涼的太行山,松花江、長城長;數不盡的滅絕人寰的屠殺,實驗和入侵。起伏在,原是平靜安詳的東方的土地上,在黃土的灰暗中傳來一陣陣警笛。一切的一切,都從那一天起?那一天,在東北,九一八!
昨日,上午,語文課上,窗外,一陣汽笛,讓我們為之顫慄「是空襲警報」一個聲音傳來,下意識地,我看了看表,9月16日。九點18分(是不是早忘了),立刻,我明白了,這是哀鳴,這是警鐘,1931年9月18日夜,這是每個中國人民該銘心刻骨的日子。
今天,我又一次抬頭,看看天空,現在是日出時候,天空如染血,一切都在沉默。說不盡的故事,是說不盡的災難,仿佛,我又看見,瘋狂的太陽在吞噬每一寸土地,燃燒的島國四處放火,中國,這個悠遠而又安靜的國度。此刻接受了撒旦的洗禮。天空的白雲朵朵霎時化作敵機架架,投下一顆顆罪惡的炸彈。一個孩子,他稚嫩的身體平鋪在黃土地上,他是一個女人的孩子,千萬兒童的縮影:嘴角流出一縷鮮血,而胸前已為彈片洞穿。手無力向上伸前,眼茫然的看著天,天空。一個個「太陽」在狂笑。「為什麼?」為什麼?一個孩子,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一個生命這樣被剝奪,為什麼?一切美好之花瞬間凋落,為什麼?
東方,太陽已升起,紅色的黎明照亮了黑色的夜,太陽發出萬丈光芒,撫慰著受傷的大地。天空,不再灰暗;太陽不再血紅。幾隻白鴿飛過,大地依舊安靜。歷史作證,我們贏了。昔日,穆旦在路上踟躕。踟躕為了多年恥辱的歷史。今朝,我在等待,等待紅色籠罩大地,北李有言「試看未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現在我願與九葉共呼「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篇二】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藉口,突然向駐守在瀋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瀋陽城。之後,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東北父老成了亡國奴。「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這是次日晨日軍在瀋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
又是一年「九一八」。
與標誌著全面抗日戰爭爆發的「七七事變」紀念日和意味著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八一五」紀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國恥紀念日。79年前的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炮擊瀋陽,同時進攻吉林、黑龍江各個城市。而中國軍隊採取了不抵抗政策,陸續撤至山海關內。翌年2月,東三省全境淪陷,千百萬同胞或者四處流亡,或者成了亡國奴。
有了那樣一段恥辱的歷史,知榮明恥的中國人民當然不能忘記。儘管一些日本人拼命否認其侵略歷史,掩蓋以及拒不承認他們在侵略戰爭中犯下的累累罪行;儘管一些日本人試圖以今日之為淡化昨日之為,抱怨中國人為何總是揪住過去的事情不放。但對中國人來說,被侵略,被奴役,被百般欺凌、萬般羞侮的歷史豈能輕易忘卻?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忘記過去的恥辱,則意味著加倍的背叛。
年年紀念「九一八」,這一年的情況似乎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上周,國家有關質檢部門宣布,日本進口的若干批次食品和日本生產的sk-ⅱ化妝品質量不合格。其實,中日之間貿易額巨大,進口日貨被查出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正常現象。以往發生此類問題時,大多按既定程序處理。像這次這樣公開點名,「高調」處理的方法,一方面表明,中國的檢驗檢疫工作越來越嚴格,對進口產品的質量監督越發仔細。另一方面,聯繫到日本利用所謂的「肯定列表制度」對我農副產品出口設置障礙的事實,人們感受到了一絲「貿易對抗」的火藥味。人們似乎感覺到,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在處理中日經貿關係方面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開始逐漸強硬。如果將經貿關係放在全部中日關係之中去考量,我們認為,變化是必然的,強硬是不得不然的。
9月是日本政壇換屆選舉的時候。此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在「8·15」當天參拜靖國神社,以一種極端的姿態將結束自己的首相生涯。那麼,作為小泉政治遺產接班人的新任首相將怎樣處理日中關係呢?從有關報導來看,當選新首相呼聲最高的安倍晉三迄今為止從未公開宣布屏棄參拜靖國神社,卻又透過不同渠道暗示他十分重視日中關係,希望當選首相後出訪中國。坦率地說,這種暖昧的、含糊其詞的做法,仍然是在迴避歷史,仍然是試圖讓受害者忘掉曾經的恥辱。對此,中國政府的態度毫不含糊。9月16日,我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日方應早下決斷,徹底消除中日關係中的政治障礙。或許是一種巧合,9月17日,遼寧省宣布,除瀋陽市之外,遼寧將另有13個城市首次在「九一八」當晚9時18分拉響警報,警示人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日本人不妨想一想,為什麼時隔79年之後,「九一八」紀念日的警報聲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更加響亮?中國人也應該捫心自問,在「國恥日」的時候,那悽厲的警報聲在警示什麼,又在激勵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