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祖國永遠跟黨走書信作文
2023-08-06 01:43:37
跟著黨走,為人類健康做貢獻!愛祖國永遠跟黨走書信作文怎麼寫,看看下面的範文吧。
20xx愛祖國永遠跟黨走書信作文一:
我在學校裡有溫馨的教室,充足的課任課、可口的飯菜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我是一名幸福的小學生,我們沐浴著黨的陽光。十八大的召開,我們就會更幸福了。
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在我國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學堂召開了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
我看見了十八大的宣傳片和手抄報,知道了中國共產黨是在各行各業中衝鋒在「第一位的」,十八大就是以共產黨為首的代表們在一起討論和總結我們的過去,在黨的帶領下,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中國共產黨是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們組成的,也是代領我們國家走向輝煌的黨。
我還知道中國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也就是用自己的特色方法,來管理自己的國家,有自己的國規,但是,必需要全國人民一起努力奮鬥,一起富起來,一起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堅持科學發展,我們一定要爭取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人民等等。總而言之,是黨帶領我們走向成功,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和黨走呢?我們未來的國家一定是繁榮昌盛的小康社會!
現在的中國共產黨,就像我們的母親一樣,已經為我們建立了伴隨我們一生的福利待遇,還要讓更多的人脫離貧困,一點一點地走向小康社會,這都是黨的功勞,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成長為棟梁之材,堅定不移地跟黨走,實現我們中國人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xx愛祖國永遠跟黨走書信作文二:
永遠跟黨走,就要堅持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跟黨走,就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對於妙府來說,永遠跟黨走,就是要矢志不渝以「做好妙府老酒就是為人類健康做貢獻(于若木寄語)」為歷史使命,為振興即墨黃酒產業和發展中國食品安全事業繼續不懈努力並做出更大的貢獻。
眾所周知,黃酒是中國的國粹。
作為中國黃酒行業一位知名專家、作為中國酒行業領軍人物、作為中國酒文化遺產保護傑出人物、作為一名釀酒高級工程師、作為一個把振興和發展即墨黃酒當成自己使命的企業家並在這個領域勤奮工作了三十三年的釀酒人,於秦峰對「國粹」的理解和對「國粹」的情結有誰能道得清,而為「國粹」所付出的艱辛和代價又有誰能說得明呢……
A確立奮鬥目標
在山東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文化散發著酒香。
在公司會議室北牆上懸掛著二十八張大幅照片,這些照片以其凝練的瞬間述說著同一個話題:關愛和感動。其中一張照片上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和一位年輕人交談著,這位老人就是中國著名的營養專家于若木,而旁邊的年輕人就是於秦峰。
這幅照片拍攝於1985年6月13日。26年前,年僅23歲於秦峰已是當時國有即墨黃酒廠的技術廠長,照片正是他到中南海看望於老時的珍貴留念。
於秦峰第一次見到於老是1983年4月初,當時,於秦峰在中國人民大學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食品營養學習班,時任中國食品協會高級顧問的於老主要負責向全國學員講授我國的食品結構和食品營養課程。
於老十分關心山東的情況,在授課期間專程看望山東班的同學並邀請到家做客。
於秦峰常常回憶起那次見面的情景:家裡地方不大,擺設清雅、簡樸,64歲的於老穿著打著補丁的蘭上衣,腳穿一雙黑布鞋。這給於秦峰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這次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接見中,於老向於秦峰詳細詢問了即墨老酒的歷史、工藝、營養及發展情況並對他撰寫的《即墨老酒的工藝、營養特點及發展前景》的論文提出了寶貴意見。
於秦峰的人生目標是釀出真傳老酒,做好一個品牌,做大一個產業。
這裡有根的因素,也有命運的安排,更重要的是信念的支撐。
1979年10月,於秦峰以優異成績考入國營即墨黃酒廠工作。這個在1949年以政府沒收偽縣長姜介甫的老酒館為基礎建起來的國營即墨黃酒廠,到1979年時雖歷經三十年的發展,但企業規模依然有限,生產沿用傳統方法,職工僅有十七人。
進入黃酒廠後,於秦峰當過文秘、踏過曲、鏟過鍋、打過耙、榨過酒,他熱情、勤學、好進,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全面系統地掌握了即墨傳統黃酒釀造的技術要領,並成為這個傳統企業最年輕的技術骨幹。自1981年起,於秦峰先後到無錫輕工學院黃酒大專班、中國人民大學食品營養系、青島第一輕工業學校食品工程專業、北京經濟大學、天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班、清華大學釀酒高級職業經理培訓班學習。
關於即墨黃酒,史料記載甚少。在學習和研究技藝的同時於秦峰多次前往江、浙、滬,詳細了解南方黃酒的歷史以及企業發展狀況,並查考明清時期多種版本的《即墨縣誌》和即墨周邊市縣的相關史料文獻,寫下了十餘萬字的工作日記,之後,於秦峰對「醪酒」和戰國時期田單大擺火牛陣、即墨大夫(見《戰國策·齊策》)、以及後來「骷髏酒」、「老乾榨」、「石上開樽有濁醪」等人文典故、歷史稱謂和珍貴遺存做了發掘、整理和研究,並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隨著《即墨黃酒的歷史淵源》等諸多以解析黃酒文化和營養分析為主的文章見諸全國各大報刊。在即墨黃酒文化熱驅動下,這個具有明顯地域特徵的傳統產品開始走向天南海北。
即墨黃酒廠初期,釀造技藝以師徒傳承為主,這種方式對傳承即墨黃酒釀造技藝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才短缺成為掣肘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規範技藝,編寫標準,推行現代技術教育。當時已走上企業技術領導崗位的於秦峰對此十分清楚,並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
1985年,於秦峰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即墨黃酒釀造技藝高度提煉,首次在其論文中提出「糗糜法」的概念,同時結合即墨黃酒傳統口授技法的特點把《禮記·月令篇》有關釀造概述的精華——「黍米必齊,曲櫱必時,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熾必潔,火齊必得,兼用六物,無有差忒」引入「糗糜法」的概念,並對其定義和特性進行了詳細闡述。他的觀點得到了中國黃酒界的普遍認同和充分肯定。
為發揚光大即墨黃酒事業,於秦峰孜孜苦學、潛心鑽研,憑靠深厚紮實的專業知識,先後在《釀酒科技》、《釀酒雜誌》、《華夏酒報》、《山東食品科技》等刊物上發表了三十餘篇技術論文;他還受國家食品工業協會委託起草了黃酒質量考評標準《國家優質食品評選標準和方法——北方黃酒部分》。這些研究成果是即墨黃酒技術規範發展和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石。之後,他又編撰完成了20餘萬字的《簡明黃酒工業生產技術手冊》,這本手冊凝結了於秦峰十年的心血,它對即墨黃酒技術人才培養、即墨黃酒技術推廣與傳播、即墨黃酒基礎理論研究和即墨黃酒工業化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於秦峰在主持企業生產工作時,大力倡導即墨黃酒基礎研究並在生產中廣泛運用新型實用技術成果,企業因此獲得了巨大發展,老酒年產量從他剛入廠時不足百噸增長到了1992年的5000多噸,企業年上繳利稅1000多萬元,企業職工人數達到1700餘人,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當時的即墨黃酒廠是響噹噹的國有企業,發展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而且開始出口南亞和日本市場,就在於秦峰躊躇滿志,懷著滿腔激情準備大幹一場時,一紙調函打亂了他的人生規劃。1993年,因組織調動,這位業界知名黃酒專家就這樣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了十五年的黃酒釀造行業。
於老得知此事後,為於秦峰題寫了「百折不撓」四個大字,它就如徹夜不熄的燭光,溫暖和鼓舞著於秦峰。
之後,於秦峰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於1993年毅然創立即墨妙府老酒品牌;2002年11月20日,時隔九年,已是84歲高齡的於老伏案兩個多小時再次為他題寫了兩幅字:「即墨妙府老酒,老樹新枝,綻放光華」和「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並勉勵於秦峰「繼承傳統,做好做強即墨妙府老酒,就是為人類健康做貢獻」。
這是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於秦峰遭遇挫折時永不氣餒、永不放棄,勇往直前的動力所在。
更多相關書信推薦: